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72255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7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隆县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概要1第二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5第三节 主要结论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7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7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24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28第一节 自然条件28第二节 社会经济情况32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35第五章 生态环境建设方案37第一节 总体布局37第二节 工程方案39第六章 污水处理工程方案47第一节 污水处理规模47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51第三节 工程方案设计67第七章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79第一节 农村污水处理方案79第二节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案93第三节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案95

2、第八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96第一节 环境保护96第二节 节 能99第九章 项目管理及建设计划101第一节 项目建设管理101第二节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02第十章 项目招标方案103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4第一节 投资估算104第二节 资金筹措106第十二章 效益评价107第一节 生态效益107第二节 社会效益110第三节 经济效益112第十三章 综合评价及结论114 II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武隆县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业主:武隆县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四、建设地点:武隆县白马镇、长坝镇五、项目建设规模与

3、内容1、河道整治综合整治河道11.3km,其中白马镇至长坝镇段河道5.8km,郭溪沟河段河道5.5km。河道疏浚15k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6平方公里,采取坡耕地综合治理、植物措施、草场建设、滑坡治理等多种措施,其中:坡耕地综合治理:土地整治1000亩,山坪塘整治10座,机耕道10km,生产便道20km,引水渠3km,排涝渠4km,蓄水池100座。林业植被工程:人工造林19000亩,其中生态林5000亩,经济林40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草地及草食畜牧业:人工种草400亩,草场改良1000亩。滑坡治理:白马镇希望小学库岸滑坡治理300m2。3、长坝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00

4、0立方米,建设格栅井、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湿地等污水处理构筑物4965立方米,综合设备用房60平方米,厂外污水收集系统40千米。同时还包括厂区管网系统、自控系统、厂区道路、围墙大门、绿化工程等配套工程。六、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4003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10365万元,苗木及设备购置安装费364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97.34万元(其中土地费用200万元);预备费1037.26万元。七、资金筹措1、申请上级专项资金4200万元2、自筹资金9803万元八、项目建设背景重庆直辖以来,武隆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发挥旅游资源十分富集的优势,坚持把做大盘强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

5、略任务来抓。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大力发展,武隆旅游逐步壮大,旅游业渐渐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武隆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并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水陆交通和优质的旅游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旅游大县。审视武隆,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大的财富。密布全县境内的260多处旅游资源十分珍贵、全国少有!“十二五”期间,武隆县将坚持“旅游富民”战略,加速“绿色崛起”,强力推进旅游大宣传大营销、旅游景区大开发、旅游项目大建设,开启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宏伟新征程,加快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走“绿色崛起”之路,力建“中国武隆公园”,给武隆生态

6、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走“绿色崛起”之路,以流域治理为单元,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为主线,实行生物、工程等多种措施相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石梁河综合治理步伐,切实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遏制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继续恶化趋势,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创造良好条件。九、效益分析1、本项目的实施,造、封、管、节相结合,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食畜牧业、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等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平方公里,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2

7、.3万吨,增加蓄水量54.2万立方米,从而在项目区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以林草植被为主的生态体系,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生态效益明显。2、由于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有效减轻洪涝、泥石流、干旱、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有利于保护当地农田、交通、村庄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大大削减了排入石梁河的污染物质,减轻了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使乌江、长江的水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提高城镇卫生水平,保证水体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的环境效益。4、项目实施社会效益显著,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劳动生产率;三是为区域内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

8、就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可吸纳当地群众5000人直接参与工程建设,人均增加劳务收入4000元;四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五是为加快城镇化步伐提供了条件;六是加快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步伐,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5、随着工程的实施,由于环境质量的提升,自然条件的改善,必将促进白马镇、长坝镇等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综合评价,通过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可产生间接经济效益1686.5万元。通过对保护石梁河域水系,提高水资源利用价值,促进沧沟、桐梓等乡镇旅游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对促进对外开放及经济建设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十、项目实施计

9、划:2012年10月2014年9月。第二节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2、武隆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3、武隆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4、武隆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5、武隆县林业“十二五”规划;6、武隆县水土保持规划;7、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8、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国家和地方关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林业生态方面的标准及规范。11、项目业主就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相关基础

10、资料;二、研究范围通过对石梁河流域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结合武隆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方向,论证了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确定了项目建设规模和技术措施,并对投资进行估算,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作出论证结论,供业主和决策部门参考。第三节 主要结论重庆直辖以来,武隆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发挥旅游资源十分富集的优势,坚持把做大盘强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大力发展,武隆旅游逐步壮大,旅游业渐渐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武隆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日俱增,并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水陆交通和优质的旅游服务,成为名副其

11、实的中国旅游大县。审视武隆,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大的财富。密布全县境内的260多处旅游资源十分珍贵、全国少有!“十二五”期间,武隆县将坚持“旅游富民”战略,加速“绿色崛起”,强力推进旅游大宣传大营销、旅游景区大开发、旅游项目大建设,开启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宏伟新征程,加快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走“绿色崛起”之路,力建“中国武隆公园”,给武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武隆城乡发展需要,保护环境,助推“中国武隆公园”建设,提出实施本项目。通过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其建设规模适度、建设标准合理、技术措施可行,尤其在统筹城乡改革

12、创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方面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操作上的可复制性,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实施。- 11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一、武隆县概况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万亩,县城建成区5.1平方公里。东邻彭水,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距重庆市区128公里,处于重庆“一圈两翼”的交汇点,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是千里乌江一颗璀璨的明珠。武隆县现辖26个乡镇,40.84万人。全县交通

13、便利,水陆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辐射渝东南和黔东北的重要交通、商贸枢纽。国家一级干线渝怀铁路与渝湘高速公路横贯武隆全境,拥有国道319线,省道203、303、904线以及武隆到贵州道真、务川省际高等级公路。武隆港为重庆市重点港区,乌江航道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规划中的重庆三环高速路、南涪铁路也经过武隆,仙女山旅游机场正在稳步推进。武隆的森林覆盖率47%高于重庆绝大多数区县,资源丰富拥有原材料的保障,众多的水能、风能保证充足的能源供应,更为重要的是,武隆具有独到、浓厚、准确的城市经营意识,投资环境及区位在周边各县中非常突出。加上最近几年大力发展新型环保工业及绿色农业等产

14、业,武隆可持续发展潜力非常巨大。2011年,武隆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58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16.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41亿元,是2006年的6.3倍,年均增长4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7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建设投资规模空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3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3.1倍,年均增长24.2%。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30元、5792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87.2%和1.36倍。外经外贸实现零突破:2011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5733万美元;利用外资五年累计622万美元。

15、金融支撑能力提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2亿元,贷款余额达91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9倍和4.3倍。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全县万元GDP能耗减少为0.99吨标煤,五年下降28.3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5.6%、3.5%。 尽管“十一五”期间,武隆县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仍有五大发展难题亟待解决:一是武隆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武隆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经济总量与“一小时经济圈”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次产业结构仍是低水平下的结构优化,整体竞争力不强,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工业“短板”问题突出,旅游国际化水平任重道远。二是城镇带动能力弱。武隆山地多,平地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城镇连片开发建设的难度大、成本高,县城、中心城镇对其他乡镇、农村的带动能力有限。三是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域产业通道、联网公路欠缺,农村公路断头多、等级低,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仍未全面解决,居民饮水安全、生态修复和地灾、污染防治压力大。四是资金、土地、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