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702889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尊敬的市、县教育局领导: 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年9月。建筑面积43300平方米,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77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经类、机电类、电子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及管理效劳类五大专业群近20多个专业。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培养目标满足市场,毕业生出路效劳市场办学思路,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效劳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开展为目标,以培养素质为中心,立足实际,着眼农村,克难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开展之路,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近

2、万人,成为县“科教xx县区教育兴农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不顾旅途劳顿,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十月。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此,代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你来表示热烈的欢送。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开展的市、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涉农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 县是全山区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 2023.23万户, 2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开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缺乏,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

3、农村经济的开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自1983年建校起,学校立足县情,本着“效劳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相继开办了农机、园林、林特、食用菌等专业,并逐步打造成我校的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90年代后,学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求,根据需要重点开设了果林、茶林、种植养殖、农学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山区经济开展需要的毕业生。年,根据国家专业设置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需求,依据学生及家长的志愿选择,学校增开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年秋季招收涉农专业学生144名,年秋季280名。 二、学校具备开办涉农专业的条件 1、师资力量。目前,我校有教职工1

4、77人,专任教师153人,学历达标率94%。涉农专业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人,均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近几年,学校根据专业设置需要,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法,从县农业局聘请了2名专业农技师兼职授课,缓解了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问题。 2、课程设置。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地域、气候特点,采取征订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方法确立课程科目。比方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和文化课,有方案地选开局部专业技能课,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切合实际

5、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富有外乡化、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在课程落实上实行“三表即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监控制;在常规管理上,坚持教研组月查、教务处普查、学校领导抽查制度,确保教学高效。 3、实习基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种植优质烟叶、绿生茶叶,栽培天然木耳、香菇,大力开展生态经济的开展战略,这为我校涉农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开阔学生眼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积极争取,多方联系,在以往建立土门蔬菜大棚种植、茶叶等基地的根底上,又与集团、镇核桃产业基地等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见习场所。今年,我们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

6、同。这样,学生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场地,学生实习、实践率达20230%,真正到达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 4、学制管理。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孩子早日学成回家创业,尽早脱贫致富。面对实际,我们实行“2+1模式。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根底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重点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到达现岗操作标准。“2+1模式产生了三大效益:一是解决了特困生就学问题;二是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培养了农业科技带头人。学生撰写的经验论文边学习边脱贫,再学习再致富在教育与职业刊物发表。 5、社会环境。

7、我们重视鼓励引导学生扎根农村,回乡创业,成长为科技带头人,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学校开展。林特专业的毕业生李知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开办了食用菌加工厂,学校组织对口师资跟踪进厂指导,使其年产值达60万元,成为我县菌类生产的民营大户,在他的影响下,所在村组的乡亲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菌类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是98级农科专业毕业生,三年的职校生涯,勤奋好学的他夯实了专业根底知识,学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方法。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出色的管理才能,仅5年时间,他就走上了农村领导工作岗位,成长为村的党委副书记、湖北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学校累计为村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

8、人800余名。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学校开展的大环境,上中职学校,读涉农专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的愿望,学生的选择。 三、思考和展望 我校立足“三农开展,放眼农业市场,大力开办涉农专业,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前进途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如随着党的“三农政策的不断深入,需要培养大批各方面的优秀专业人才。目前,我校专业师资水平、教育经费、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实习基地等跟不上开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涉农专业的全面开设与开展。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今年7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3的公布,更为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快速迅猛开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们将依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开展大局,坚持办学思想不动摇,因地制宜,克难勇进,紧盯市场,趁势而上,积极探索效劳“三农的新途径,开好适合农村经济开展的新专业,为促进经济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奉献。 内容总结1涉农专业检查工作报告 尊敬的市、县教育局领导: 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2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开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缺乏,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开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