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6798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DOC 26页)(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李老家乡第三初级中学 20154.28 学校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一、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依托学校的自身优势,开发以“国学教育书法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超越课堂,走进历史,走进历史,走进自然,在广阔的世界里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

2、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过程,提倡自主,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二、 实施措施1、 加大学习与培训力度,提高课程意识。重视组织有关老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培训,使担任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 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2、 抓好课程实施各教师认真制订好“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过程中做到独立选题

3、,自主活动,展开过程,尝试探究,重视交流,在活动过程中注重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积累。3、 加强课程管理通过多种途经检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督促和帮助各教师真正落实,了解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将平时了解与专题检查结合,督促教师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 加强研究和交流通过各种形式交流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经验,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动手能力。三、 组织分工经研究,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领导组,由范东彪校长任组长,丁金钟主任、袁金超主任任副组长,成员:任春丽、蔡金花、袁永灿、李法兵。学校领导由丁金钟主任分管该项工作

4、。四、 活动内容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本学年我校安排紧下综合实践活动。1、 中国书法艺术知多少2、 广播操活动3、 古诗文背诵4、 认识我们的学校5、 保护绿色家园6、 安全教育 7、 拔河8、 小学 生唱歌陈堡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为了有实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依托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开发以“乡土特色为载体,感恩教育为起点,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超越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问题、解

5、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2)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6、,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3)学生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农田、走进敬老院,亲近、考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丰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小公民。2各年级课程内容及目标 年级活动板块建议活动主题实施要点年段目标三年级人与自然1认识天气2校园绿化情况调查与科学、思品课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1通过调查、访问,走向田间地头,了解陈堡的特产,感受家乡农产品种

7、植情况,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图书,学会给图书包上亮丽的书皮,整理书包和班级图书箱,维护班级图书的干净整洁,让浓浓的书香陪伴学生快乐成长。3让队员们参与种植、浇水、修剪、收获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精神,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使队员们在活动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学习环保的知识与行动,提高环保意识。人与社会1走进陈堡特产2秋天的田野借助陈堡特产、地域展开。人与自我1我们都来爱护书2班级小主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开学后与班级开门红活动结合。四年级人与自然1.千姿百态的桥2.寻找春天 了解认知桥的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

8、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让学生了解桥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研究桥,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桥模型,在活动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通过寻找春天让学生发现美,培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环保行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3.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人与社会1关注身边的垃圾2节水行动有你,有我环保教育,落实行动,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人与自我1课间十分钟2班级图书角与班集体建设结合。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五年级人与自然1.我与蔬菜共成长2家乡水环境调查.通

9、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了解蔬菜对于人类的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常吃蔬菜的好习惯。了解家乡水环境的变化。1通过参观蔬菜市场、蔬菜种植基地以及收集各种蔬菜的资料并进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2让学生通过关心母亲,为母亲做事,来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3关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宣传节俭是美德的思想,倡导低碳生活,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通过开展水环境调查,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增进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人与社会1感恩母亲2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与校园安全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人与自我1我们的零花钱2社区我

10、的家与低碳环保教育、社区服务相结合。六年级人与自然1我们需要新鲜空气2走进中国饮食文化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实际烹饪等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1通过调查空气污染的程度,让学生了解清新空气的重要2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提高综合分析、数据统计的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资料信息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观察、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研究老年人的愿望与困难探讨出关爱老人的方式。在活动中感受到老年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子孙后代付出了很多,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通过采访老师、同学,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感受小学生

11、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珍爱生活,感谢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情操。人与社会1关注留守老人2难忘小学生活采用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老人们的生活。与元旦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人与自我1网络生活你、我、他2你快乐吗?学生快乐指数调查关注生活,学会生活,从生活中感受智慧的力量。三、课程实施1课程组织及职责为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到位,学校建立领导小组、教研组等活动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规划、指导,教师的培训,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事务。教研组主要负责做好本组教师备课、上课和活动资料收集整理等活动。同时受领导小组领导,研究并确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学校、

12、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 (1)领导小组成立以镇关工委相关领导为顾问、学校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订相关条例,检查陈堡中心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实施。 (2)教研组组长:时来全成员:朱雷云周淑华 金月琴 姚长梅 陈春生 唐月华袁有礼 2课程管理 (1)活动基地建设:为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学校建立相对固定的学生活动基地。学校校园内的绿化带、镇敬老院、陈堡镇高效农业园区、陈堡镇工业园区等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提供活动舞台。 (2)活动主题选择: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中设置了三大活动板块,各年级每学年共有6个活动主题

13、可供参考、实施。指导教师原则上每个板块的主题都要进入课堂,开展活动。为了尊重班级实际情况,指导教师在完成学校规定的主题外,根据班级特殊情况,既可以在学校规划表中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主题,也可以自己开发主题,设计活动内容,但在实施前要上报教导处。 (3)活动实施要求:活动前,各个班级的负责老师制定指导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报于教研组。任课老师要根据课程的三个实施阶段,认真开展活动,教导处不定时进行检查。 (4)学生活动成果:各班要注重对学生活动材料的收集与积累。具体方案实施的成果每月上交一次,教研组长收缴并检查。收集的资料包括:活动的影像资料(包括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

14、感悟、反思等写成的活动日记或小论文,小组活动记录表等。学校开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室,以备活动资料的整理、收集、展示与学习。 (5)教师活动考评:采用教师自我总结和教导处听课评课两结合。任课教师每月一次的优秀案例及活动总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指导情况,写出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每一个月都要进行活动总结。学校将根据课时计划,每月定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课进行听课与评课。另外不定期地进行抽查。(6)考评制度跟进:学校建立相应的课程考评制度,对在该课程中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进行一定奖励。 (7)资源开发并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每一个主题活动资料都要

15、装订成册,供下一年活动参考使用。 3课时安排:为了便于课程正常实施,学校每周安排2课时。4教师安排: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的兴趣和特长,配备了一支“兼职+特长”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兼职职教研员1名(朱雷云)。主要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管理、协调、科研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担任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教学任务。兼职教师名(周淑华金月琴 姚长梅 陈春生 唐月华 袁有礼)。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各阶段活动的规划和指导、活动小组行为的监督、活动安全的管理以及活动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和管理。 5.实施策略: (1)制度先行,保障课程实施学校对于课程实施在师资配备、考评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基本的课程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评。推动任课老师的专业发展,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