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6669829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古诗词赏析题 (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古诗词赏析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凉 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复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

2、项是( )乡村四月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渭城 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B、这里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C、诗的一

3、、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D、诗的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4、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的画上题写的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的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的景物,如鲜嫩的蒌蒿、短壮的芦芽、逆水上游的河豚。 D、第一句中的“三两枝”说明时间是早春。5、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一、二两

4、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 B、“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也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D、这首诗文字浅近,想象独特,写景逼真,展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卷。6、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渔 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渔歌子是题目,这首词的语言通俗流畅,清新自然,具有民歌风味。 B、“鳜鱼肥”表明这是垂钓的大好季节,“青箬笠,绿蓑衣”标示了渔父的身份。 C、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

5、春汛时期的自然景物,刻画了一位怡然自得的垂钓渔翁。 D、这首词托物言志,借渔翁的生活表达自己摆脱官场羁绊后,热爱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情趣。7、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破阵子 辛弃疾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

6、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8、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出 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出塞,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塞,边疆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 B、“龙城飞将”古人对汉朝防守边疆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代称英勇机智的统帅。 C、“胡马”指古代北方民族的军队。胡,古代对北方民族的通称。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9、对下面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 A、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瓜洲,怀念金陵住所的诗,一般认为是作者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时所作。 B、“绿”意为“吹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表现力。 C、“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音为jin,中间。这句诗交代了两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 D、这诗借春风、明月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10、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敕勒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时敕勒族的民歌,描绘出我国北方草原的奇特风光,全文意境清丽。 B、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川意为平川、平原。 C、末句中“见”同

8、“现”,呈现露出来,“见”字突出了北方草原的草长势茂盛。 D、“穹庐”、“四野”、“苍苍”、“茫茫”等词语勾勒出草原的辽阔苍茫,也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11、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A、这首诗为七言绝句,抒发了自己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情感。 B、一、二句意为:石灰石从深山中被人们用多少次的锤敲凿挖才取出来,经过烈火焚烧后好像很清闲。 C、三、四句意为:面对粉骨碎身石灰石完全不怕,只求得为人们留取青白,高度赞扬了石灰的品格。 D、全诗以“石灰”为意象,写了石灰的品格,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12、下面

9、一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作者于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

10、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表示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13、对下列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欲渡黄沙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这诗句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是诗人于天宝三载初离朝廷,离开长安时所作。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排济出京的遭遇感到不平。 B、所选诗句的前两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所选诗句的三四两句,引用了两个典故,表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D、所选诗句

11、的最后两句中“云帆”指航行在大海里的船只,因水天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14、对下面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首联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础。 B、颔联意似悲而旷达之胸襟可见,以此慰勉友人。 C、颈联的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则虽各处天涯,亦如同比邻一般。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D、尾联系由前三层逼出既是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则自当于别时不效儿女之态。以此作结,恰当好处。15、对下面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中军置洒饮归

12、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车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而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16、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 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

13、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A、这首诗描绘了初春小池的清丽可爱,表达了作者欣赏时的喜悦心情。 B、“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泉眼”指泉的出水口,“细流”指泉水流得细小、舒缓。 C、“树阴照水爱晴柔”描写是晴光下小池澄澈柔美的景象。 D、后两句是佳句,也是名句,景物形象鲜明,一个“立”字极写了小池的美丽。17、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A、这是一首描写、歌唱西湖的诗,清代王文浩说:“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一、二两句描绘了晴天和雨天的西湖都是美丽的。 C、第三句中

14、的“西子”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 D、“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的描写了不管什么时候的西湖,总是合适好看。18、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 D、结尾两句诗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更是美不胜收。19、读下面诗歌,做题。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