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64071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广东高考年报.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年报 一、试卷总体评价1.“稳中略变”是今年试卷的主要特点。2012年高考广东语文试卷结构依然非常稳定,试卷的板块结构没有做任何调整,只是在小题上跟2011年的试卷比较略有变化,就是文言文阅读中第9题,原来是分成两道小题,分别考查断句和两句翻译。今年则将断句取消了,合成一道翻译题,就没有小题之分,加了一句翻译。分值也保持稳定,将断句的4分加到增加的这句翻译上来,一去一来,变化不大。对于断句的考查,广东卷考查已经有几年了,总的来说是,对断句的考查,引导高中学生细读文章,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给评卷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批改断句题需要的人力与其分值严重不成比例,评卷场多次提意见,能否改为机器评分,可能是改为机器评分不好操作吧,今年索性就取消了断句的考查题目了,令到评卷场松了一口气,他们希望下来都不要再考查断句了。还有一个略微变化的地方是语言运用板块,第22题,去年是分成两道互不关联的小题,而且难度太低,是去年批评的焦点,今年则恢复到1道题目,而且题目的难度调整得比较恰当。稳中有变,反映出语文科循序渐进的命题特点,大致上基本稳定,但是年年有一点新的推进,这是值得肯定的。试卷结构的相对稳定,考生拿到试卷不会有太大的陌生感,临场情绪稳定,更有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而个别考点和题型的略微变化,既对考生产生新鲜

3、刺激,又是考生 “预料之中”的事,不至于引起考生的焦灼。试卷中未出现偏题、怪题,内容上也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指引的范围。所以,中学语文教学界乃至社会的反响应该是正面的。2.思想上兼收并蓄,展现多元文化。2011年的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粤味很浓,成为一大特色,今年的试卷没有沿着这样的思想特色发展下去,而是兼收并蓄,展现的是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象。论述文中选的文段是罗家伦的文章,罗家伦是国民政府驻印度的大使,中共政权建立后,罗家伦直接到了台湾任职。这类知识分子,以往在我国都不是太重视的,现在能够选进考试卷作为阅读材料,确实是够雅量,展示了开放多元的学术思想。文言文阅读文段陶澍传,主要是反映陶澍在安徽、江苏的功

4、绩。古诗鉴赏题,白珽的余杭四月反映的是江浙一带的景象。实用类文本阅读,访问的对象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这种种表是思想多元化,兼收并蓄的表现。突出粤味固然有其特色,但是偶尔为之还可以,年年为之估计也有困难,也大可不必,也不符合广东思想开放的特征。选材没必要一定要突出粤文化特色,只要合适就好了。3.现代文选文规范。选文是命好阅读题的重要前提。今年,现代文阅读题的文本选取,从文体上说都很规范,文体特征比较鲜明,内容难度也符合考生的阅读水平,篇幅长短也适中,因此,考生不会有太大的阅读障碍,这有利于考生更好地思考和回答问题。4. 作文命题方式的变化有积极意义自2007年广东高中课改后的高考以来,

5、作文的命题方式大同小异,尽管在开启考生思维,让考生有话可说等方面提高了作文考试的真实意义,但在思维的高度、作文的提升等方面多少显出了停滞不前的疲态。今年作文考试采用所谓“新材料作文”的方式,既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因材料而“引发了”的“思考”,虽然审题的难度有所增大,但考生不易套作,可以考查出学生真正的写作水平,这对选拔人才是有利的。5.试卷难度控制不甚理想,平均分大幅下滑。2011年全省平均分是100.72分,今年是91.29分,下滑了9.43分,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幅度。这种平均分如过山车般的大上大下的情况,对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打击,不利于提高中学师生的积极性。而且难度控制的波幅太大

6、,让中学师生备考缺乏一定的参照,会导致无所适从的状况。难度平稳控制是比较好的一种预期。命制一份试卷,难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为困难的。难度在考生考出来后,很容易计算出来,但是在命题阶段估算试卷的难度,这是很考验命题专家的经验与水平的。从今年与去年的难度控制来说,命题组还需要提高难度控制的水平,尽量避免这种大上大下的情况。6.试卷命制技术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试卷的命制来说,有些地方不够完善,还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1)选项的文字表述问题。选项的文字长短差距太大,参差不齐,语言不够精炼。例如第8题,选项的文字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语言不够精炼,ABD项都是“陶澍”,只有选项是不同的句式,这

7、样的设计,不懂内容,也很容易选出C作为答案来。要是C项也改为“陶澍”就会好很多。(2)题目的设计问题。有些题目设计不够完善,例如第9题翻译题,第1句,文段已经对“社仓法”作了注释,但是又带出一个新的概念“义仓法”,翻译又恰好是这一句,学生给引导得有点混乱。要是在“社仓法”的注释后加上几个字:这是一个专有名词,翻译的时候直接引用即可。这样考生就不会混乱。还有就是第6题,A项的两个“为”其实都是动词,是实词,而这一道题主要是考查文言虚词,选这个“为”作为出题点就有点不是太合适。还有就是第23题,要求考生写前言,其实前言并不是考生接触多的一种文体,一般人写前言的机会还是不多的,另外,60个字的前言还

8、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这个要求有点苛刻。(3)阅读文段选材的问题。今年的文言文阅读文段,选取的是清史稿陶澍传,这个传记基本上是浅易的文言文,但是涉及的专有名词比较多,使得阅读的知识积累重力增大,不利于考生的阅读。(4)参考答案的示范性问题。对于一些主观题,命题专家给出答题示例,这是很好的,但是一些示例并不是很好,例如第23题的示例,未能显示出前言的文体要求,只能算是一段导引的语言就是了。二、试卷的设计1.试卷结构2012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继续保持过去五年的试卷结构,全卷共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考生需回答必考内容的18道小题和选考内容的3道小题。试卷模式相

9、对稳定,部分题目略有调整,第9题取消了断句的考查,增加了一句翻译,第22题语言综合运用题,变为一道综合性的试题,不再分小题。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型和非选择题型。选择题部分,第1题,考查汉字字音;第2题,考查词语;第3题,考查病句;第4题,考查句子衔接;第5题,考查文言实词;第6题,考查文言虚词;第7题,考查文言文段信息筛选;第8题,考查文言文文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第12题,多项选择题,考查对论述文文段文意的判断;第13题,单项选择题,考查对论述文文段文意的推断。合共占分32分。非选择题部分,第9题,考查翻译;第10题,考查对一首元代诗的鉴赏;第11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第14题,考查对论述文段

10、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第15题,考查运用论述文中的理论来分析具体事例;第16题,考查散文中描写的意图;第17题,考查文章中的“我”的思想感情倾向的分析;第18题,考查对文意的个性化理解;第19题,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第20题,考查对作品中重要语句意思的理解;第21题,考查对文段中重要语句的个性化理解;第22题,考查不同语言风格的转换和招聘启事的写作;第23题,考查前言的写作;第24题,考查作文。其中,第16、17、18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做题,第19、20、21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题。考生需要选择其中一组试题作答。2.双向细目表题号考点能力层级分值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区分度1字音A31.2670

11、.4221.4820.5562词语E31.7280.5761.4830.3443病句E31.9520.6511.430.3144句子衔接E31.530.511.50.2945文言实词C31.3110.4371.4880.4316文言虚词B31.550.5171.4990.1967信息筛选C32.5670.8561.0540.3028分析概括C31.9580.6531.4290.359翻译B105.4160.5422.1430.67510古诗词鉴赏D72.6080.3731.8770.54911名句默写A64.5540.7591.6550.63212论述文阅读B54.260.8521.4220.

12、31413论述文阅读D31.3820.4611.4950.41614论述文阅读B42.320.581.3530.46215论述文阅读C42.6120.6531.1610.54116文学类文本阅读D41.6790.420.8630.50817文学类文本阅读D43.7280.7461.2670.55118文学类文本阅读F73.2580.5431.5270.58219实用类文本阅读C43.6760.7351.110.36820实用类文本阅读D52.1810.5450.9310.40821实用类文本阅读F62.6940.4491.2320.53422语言综合运用E64.3790.730.9910.38

13、623语言综合运用E63.110.5181.4310.48824作文E6038.20.6376.5730.7233.知识、能力要求考查的分析第1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答案为A,题中各带点字的读音分别为:A.清雅(qn)/菁华(jn),旖旎(y)/绮丽(q),处所(ch)/惩处(ch);B.桅杆(wi)/宫闱(wi),聒噪(gu)/恬静(tin),模具(m)/模范(m);C.歧视(q)/跻身(j),橄榄(gn)/鸟瞰(kn),角斗(ju)/角色(ju);D.赝品(yn)/鹰犬(yng),殉情(xn)/徇私(xn),参谋(cn)/参差(cn)。A项符合题干要求

14、,为本题答案。该题全省平均分为1.267分,标准差为1.482,难度0.422,区分度0.556。第2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答案为A。A.泾渭分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B.肆意:任性或任意。C.忤逆:叛逆,不孝敬父母;违抗,冒犯之意。D.颐养天年:出自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指保养年寿。结合语境,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BCD均使用恰当,只有A使用不恰当。A项应为“一清二楚”。该题全省平均分为1.728分,标准差为1.483,难度0.576,区分度0.344。第3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答案为B。A项句式杂糅,研究发现的是后文的三种情况,而“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语是前文的中的三种情况,此“三种情况”既已经作为“研究发现”的宾语,则不可再作引起的主语,可在最后一句前加上“这”。B项没有语病。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本句应将“即使”调至“茶叶”的前面。D项逻辑混乱,前文讲得是防汛的问题,后面却来个“抗大旱”不对应,应将“抗大旱”去掉。另外,“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逻辑顺序不对,应该是“预警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