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64029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年产4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建设项目1.1.2 承办单位:河南混凝土有限公司1.2 研究工作依据、原则与范围1.2.1 依据1、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2、该项目建议书;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4、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5、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豫发20047号);6、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豫发20074号;7、国家商业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

2、;8、国家相关产业政策;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11、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的规定、规范;12、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技术及经济评价的规定、规范;1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1.2.2 研究原则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利条件,尽量做到投资少、见效快。1.2.3 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企业的规划目标,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县工程咨询中心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河南省及全国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及市场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查,提出了年产40万立方米预拌商品混凝土建设项目报告。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

3、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本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对生产方案、规模、工艺技术、设备选择、公用工程、环保、消防安全、劳动保护及卫生、节能、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和财务经济评价、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3 研究工作概况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的酝酿过程及前期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及技术分析工作,编写了项目建议书,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参照项目建议书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规定,对项目的必要性和技术方案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1.4 推荐方案

4、与研究结论1.4.1 项目建设必要性混凝土是建筑的主要材料,建设预拌混凝土厂是建筑行业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物料的称量和进料、选择合适的配合比、测试砂的含水量并调整材料用量、显示贮仓料位、生产系统联动互锁和故障报警等。混凝土集中搅拌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设备利用率高,计量准确,将配合好的干料装入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因而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少、工效高、成本较低,又能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可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各种强度混凝土,由专用运输车送到工地进行浇筑。该项目避免了工地现场搅拌强度不稳定、搅拌不均匀、保养不规范以及现场脏、乱、差等缺点,是国家鼓励的环保投

5、资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地的混凝土搅拌以及运输水泥、石料、沙子产生的噪音、粉尘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决定了集中供应商品混凝土在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位置,与传统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较,商品混凝土具有节约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提高水泥散装率、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国家商业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于2003 年10月16日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通知指出“各地区应采取措施,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将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纳入工作日程。目

6、前,国内大中型城市已明令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我省的郑州、洛阳、安阳、开封、漯河等5城市,已成为禁止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城市,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的制约,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城市和地区越来越多,商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目前,县尚无一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致使该地区内商品混凝土使用还是一片空白,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施工时都采用自拌混凝土,与国家政策相违背。随着县经济的发展和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壮大,新城区、县城东区、南华工业园区等一批新城建的建设和老城改造,房地产建设规模将有大幅度提高;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郑州机场至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郑徐高速铁路及客运站,预计2010

7、年开工,电厂二期工程,预计2011年动工等等,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品混凝土在县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空间展。1.4.2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和生产经济规模要求,本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为:新上一条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年产预拌商品混凝土40万立方米。1.4.3 生产工艺拟建项目营运期主要从事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石子和砂子通过汽车运进各自堆场后,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各自储藏料仓,经过各自计量箱进入搅拌机,与水泥、粉煤灰、添加剂和清水混合成混凝土。水泥和粉煤灰通过螺旋输送机和吊桶提升机送入各自储料仓,经过各自计量箱进入搅拌机,与石子、砂子添加剂和清

8、水混合搅拌成混凝土。1.4.4 场址概述本项目厂址位于县南华工业园,占地19000平方米,厂门前是南华大道,公路交通便利,紧靠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及陇海铁路,四周交通便利,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企业,没有任何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建设企业。1.4.5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拟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为水泥、石子、砂、粉煤灰、添加剂及水等,其中添加剂主要成份为硫酸钠和防冻剂。水泥,石子从山东购进;黄沙,添加剂从安徽及江苏购进,粉煤灰就地取材,原料供应有保证。1.4.6 环境保护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经治理后达标排放,可以用于农田灌溉,生活垃圾等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且本项目原料、产品、工

9、艺技术、设备选型、原料消耗、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面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1.4.7 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本项目实行三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厂定员60人,其中工人45人,技术人员7人,管理人员5人,营销人员3人。管理、技术和营销人员面向社会招聘。1.4.8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在可研报告批准后,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培训、调试、试生产等,建设期为12个月,投产第一年达产80%,以后各年均为100%。1.4.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83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62万元。资金来源全部利用公司自有资金。1.5 结论与建议1.5.1 结论河南混

10、凝土有限公司40万立方米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县经济发展实际,经分析论证,该项目自然条件具备,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技术基础条件成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明显,且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该项目是可行的。1.5.2 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争取政府的支持,使企业发展有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2、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企业营销策略,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扩大销售渠道,同时应大力在全省和全国推广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形成稳定的销售对象,以防止预拌商品混凝土饮料价格的波动,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3、承办单位应提高管理水平

11、,培训员工尽快掌握新的生产技术,以保证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4、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实施的有利条件2.1 承办企业概况县地处河南省东部,属平原地区。1928年,经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批准,取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而置县。全县辖18个乡镇,527个行政村,总人口83.7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县域面积1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4万亩。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97年被国家列为生态农业示范区,2002年被国家批准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3年初被省委确定为区域性中心重点县。2.2 项目建设背景 2.2.1

12、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上市场开拓十分艰难。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2003年,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

13、。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及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大促进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预拌混凝土。 二、行业发展的拉动因素。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国家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逐年提高。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实施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基础建设。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高速铁路、南水北调等国家大型基础项

14、目的相继开工,也为近几年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还是较低,与世界各国相比,存在着差距。我国目前预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20%,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我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20002005年复合增长率为38.38%,预计20062008年复合增长率为19.28%,8年复合增长率为28.48%。未来几年混凝土行业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 三、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在中国混凝土网对2008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的调查中发现,华东、华北及华南地区占据了中国区

15、83%的混凝上量,尤为华东区特别突出,江苏、上海及浙江预拌混凝土的急速发展成为其他省市关注的焦点。2009年,整个混凝土企业呈现“井喷”的势头,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726家迅速增长至1359家,增长率从2000年的6.3%到2009年的12.28%。而到2009年则成为增长的拐点,企业增长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近年来增速降缓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宏观调控加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二是设备保有量、成新度大幅提高,搅拌站基数不断增大。2008年,混凝土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商品混凝土前十强企业的总产量也仅占行业总产量的11%。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企业层次较低等情况。行业处于买方市场,企业通过恶性竞争来求得发展,处在“诸侯混战”的时候。行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在买方面前没有话语权,企业在面对恶意拖欠等等行业潜规则时显得力不从心。预拌混凝土企业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厦门等大城市,预拌混凝上使用量较大。尤其是江苏省,2009年发展极为迅速,新建混凝土生产企业30多家,新增生产能力1000多立方米,产量也从2008年第二位一举反超上海。这些发展较好的省市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西部地区,有的省份还没有一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有的省市即使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水泥企业集团没有大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