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613643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00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施工工艺一、施工工艺流程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1有碴轨道整体作业流程图”。图4-5-1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图二、工艺说明(二)道碴生产、存贮及运输图4-5-2道碴生产图4-5-3存碴场、老K车运碴图4-5-4老K车卸碴(三)底层道碴摊铺图4-5-5底层道碴摊铺(四)长钢轨焊接图4-5-7长钢轨存贮图4-5-8长钢轨吊运图4-5-6焊接生产线(五)长轨铺设、道岔铺设图4-5-10道岔铺设图4-5-9长钢轨铺设(六)分层补碴整道、动力稳定图4-5-11整道作业图4-5-12动力稳定(七)工地钢轨焊接图5-1-13工地钢轨焊接(

2、八)应力放散与轨道锁定图4-5-14应力放散图5-1-15线路锁定(九)轨道整理及钢轨打磨图4-5-16路容整理(十)轨道检测及验收图4-5-18轨检车动态检测图4-5-19小轨检车静态检测第三节施工准备、施工测量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主要是通过施工测量来控制线路直线顺直、曲线圆顺和高 程的,施工测量主要分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一) 一般规定1、秦沈客运专线平面控制按3带布设一级导线控制网,采用GPS与国家一级导线 点联测平差;高程控制测量以黄海高程系统为基准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沿线布设水准网,点 位布设及测量精度均应满足GPS网及水准网的技术规定要求。2、GPS控制测量1)GPS控制网应

3、按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中C级 网的要求布网、施测,点位精度不低于四等三角(导线)点精度。2) GPS控制网应沿线位按点对进行布设,点对间以附合导线加密,点对宜垂直于线 位,点对间距离45km,点间距约400600m。3)GPS点应选择利于保存的点滴并埋设固定标志。GPS点的点位除满足GPS观测要求外,还应适合常规方法联测的需要。3、精密导线测量1)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5-11的规定。用附合导线形式。注:n为导线的角度2)精密导线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采3)精密导线选点卜数表4-5-11精密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表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km)

4、测距 中误差 (mm)测距相对 中误差测角 中误差()角度 测回数距离 测回数方位角 闭合差 ()全长相对 闭合差5005131/3000052往返各210。n1/15000图4-5-20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相邻边长不宜超过1: 3,短边不宜短于250m,困难情况下不应短于200m。B、相邻点之间的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0.5m,以避免旁折光的影响。C、点位距线路的距离宜为50100m,以便放设中线。D、重要工点的起终点附近应设置导线点。4)水平角用方向观测法观测,与GPS点联测时应增加一倍测回数。5)边长应往返观测,每测回应读数二次,测回间应重新照准目标。6)精密导线观测应满足表4

5、-5-12的要求。表4-5-12精密导线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表测角测距仪器等级测回间 较差()2C变动范围()仪器等级一测回读数差(mm)单程测回间较差(mm)往返较差(mm)竖直角指 标差()J812I572 (a+b.D)12注:a为测距仪固定误差;b为测距仪比例误差;D为平距,以千米计;7)精密导线的距离改化高程面应与GPS控制网一致。4、水准测量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五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5-13的规定。表4-5-1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高差中误差M (mm/km) 线路长 度(km)仪器型号水准 尺观测次数附合路线闭合差(mm)7.520DS3单面往返各130 L

6、注:L为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以千米计2)水准网应沿线路布设附合路线或结点网。3)水准点不远于2千米设置一个,重要工点附近应设置12个水准点。4)如水准点密度不能满足要求,应采用五等附合水准的方法在勘测水准点间加密, 并在此两点平差。5)水准点应设在稳固的建筑物或结构物上。6)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水准路线若分测段进行施测,平差前应按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较差用下式计算每千 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叫=丁 H晋式中:M为高差偶然中误差(mm);2分别为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R为测段长度(km);n为测段数。7)水准网可采用结点平差或其它严密平差方法。(二)路基验收、交接桩

7、及线路复测按设计所交的控制桩进行全线贯通测量,其内容包括导线点、左线中心线及水准点 的复测。导线点与中线复测采用J2全站仪,按一级导线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复测,角度闭 合差为WS10,边长相对中误差为d/ds 1/40000,水准复测采用水准仪按三等水准 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往返闭合差fh路基2顶七。面高程及路基宽度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 复测。(三)曲线测设钢轨铺设前,应先进行曲线测设放样,在曲线五大控制桩(直缓、缓圆、曲中、圆 缓、缓直点桩)的基础上,用全站仪采用拨角法或极坐标法在线路直线每隔50m、缓和 曲线每隔10m、圆曲线每隔20m加密测设,放样时在本测站的最后一点应与下一测站进 行检核,以保

8、证线路连续,在放样精度满足要求时方可铺设。(四)测量成果中线贯通测量见表4-5-14、水准点测量见表4-5-15。表4-5-14 中线贯通测量成果分析表山海关至言绥中北绥中北至葫芦岛南葫芦岛南至DK174角度差距离角度差距离角度差距离()(mm)()(mm)()(mm)长度统计个数平均值平均差均方差表4-5-15线路水准点复测成果分析闭合环刀K准范围测点数量允许差父桩高程相对高最大差评价起点终点二、轨道材料进场质量检测轨道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控制轨道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 到轨道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各种轨道工程的原材料进场应进行严格控制把关,控制好源 头的质量,杜绝不合格品

9、上道,确保工程质量。(一)原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图(见图4-5-21)原 材 料 进 场按GB2828进行批量抽样检查1 r合格不合格图4-5-21原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图(二)原材料进场检验及质量控制轨道工程的主要原材料有:IIIB型轨枕、III型弹条、橡胶垫板、绝缘轨距块、轨道 板、道岔、岔枕等。各种原材料进场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验收办法进行抽样验收检验, 30240703.doc242检查数量和合格判定数根据批量大小按GB2828确定,合格的接收,不合格的拒收,退回 厂家。抽样样品中不合格品剔除作标识另行堆放。下面详细介绍以上各种原材料的进场检 验及质量控制(每批抽样数量不得超过5万件,批量超

10、过5万件时应分批检查。进场检验 只能对外观尺寸进行检验,其物理机械性能一年送检一次):1、IIIB型轨枕1)检测方法:采用专用检测工具及通止规进行检查。2)检查验收项目、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见表4-5-16。表4-5-16 IIIB轨枕检查验收项目、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表类别(计分)检验项目样本数 N检验数N判定组数AcReA轨枕疲劳强度6601轨枕静载抗裂强度39混凝土 28天强度TB10245-94混凝土脱模强度N01断丝根数202000B轨枕横断面高度206067上排钢丝至轨顶距离204045上下.两排钢丝间距204045外侧两排钢丝间距204045轨底坡度与设计坡度的偏差20404

11、5轨枕轨底缺陷204045轨枕表面裂纹202012C轨枕长度20203031轨枕轨底外缺陷2020预埋件堵孔数2020轨枕端部破损2040轨枕底部凹花2040两轨底外侧预埋件距离(1683)NN同一轨底内外侧预埋件间距离(171)N2N预埋件台面至枕面高度(28)N4N预埋件孔顶至枕面高度(35)N4N注:表中A类检测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B、C类为进场检验项目。进场检测时按GB2828 一般检查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4.0,进行一次随机抽样,具体抽样数由每批轨枕 根数按GB2828确定。例如:每1000根抽取轨枕根数由检查项目确定。具体方法如下:如检查28mm尺寸, 每根轨枕4个铁座,每个铁座

12、2个测点,有一个测点超差则该铁座该项目不合格。1000 根轨枕共计4000个铁座计4000个项点,按GB2828 一般检查水平II,合格质量水平4.0, 依次抽样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200个测点(50根轨枕)进行检查,Ac 14, Re 15; 如有15个项点超差,则该批轨枕该项目检查不合格。表4-5-17 III型弹条质量检查项目、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表(一次抽样)编 号项目名称检查数 量技术要求检测工具检查 水平合格质量 水平 (AQL)1中肢与跟端连接圆弧顶 点至跟端最低点距离根据批 量大小 按GB 2828 确 定52 1.5mm专用检具-1I2.52中肢与跟端连接圆弧顶 点至趾端扣压点距离35 1.5mm专用检具-1I2.53中肢与跟端连接圆弧顶 点至中肢末端距离97 3 mm专用检具-1I2.54弹条长度1103mm专用检具-1I2.55弹条高度63 3 mm专用检具-1I2.56中肢中心与趾端边缘的 距离53+1.5-1.0mm专用检具-1游 标卡尺I2.57中肢中心与跟端边缘的 距离46+1.5-1.0mm专用检具-1游 标卡尺I2.58弹条直径20 0.2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