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57365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方案大全.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监测项目 市纬七路东进二期(高桥门石杨路段)建设工程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7.02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 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1三、监测设计依据1四、监测目的及意义1五、监测内容31.监测项目32.测点埋设3六、监测原理及方法5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52.沉降监测63.水平位移监测7七、监测点布置81.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监测82.坡顶水平位移监测8八、监测控制基准、监测频率及重点监控措施91.监测控制基准92.监测频率93监测周期调整94.重点监控量测措施10九、监测计划及拟提交成果101.监测施工计划102.提交成果11十、监测质量保证体系111.监控量

2、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与信息反馈112.质量保证措施12十一、监控量测组织13十二、组织协调及安全文明监测141.现场组织协调方案142.安全文明监测保证体系14十三、质量保证 组织体系15十四、监测日报表16十五、点位布置图18 跨运粮河桥涉河工程堤防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 工程介绍纬七路高桥门石杨路段设计采用三幅路,中间匝道西接高桥门立交,两侧辅道从友谊河路环岛出发,共同向北跨运粮河,全长943m,跨运粮河桥段位于运粮河口上游约1.2km,桥梁轴线与河道轴线呈56.5交角。根据“宁水许可【2016】31号”,本次涉河工程位于运粮河口上游约1.2km,西至桥范围线以西100m,东至桥范围以东5

3、0m,全长约273m,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清淤273m,堤防加固546m,边坡和桥墩防护等。堤防工程总体设计:(1)堤身设计堤身结构:采用土堤结构。堤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1.5m,北岸堤顶高程13.2m南岸堤顶高程13.00m。堤顶宽度按8m统一整治。二 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据勘探揭露,工程区主要地基土层为堤身土及堤基土层:填土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堤基从上至下分布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黏土、轻粉质壤土、重粉质砂壤土、粉质黏土、粉土质砂等。依据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判别,本段堤防堤岸工程地质条件分类3类;稳定性较差岸坡。详见地质报告。三、监测设计依据(1)建

4、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1-2001)(3)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 12-2005)(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16)(6)市纬七路东进二期(高桥门石杨路段)建设工程跨运粮河涉河工程工程设计图纸(7)施工技术方案四、监测目的及意义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地下构筑物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机理、施工条件以及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性,岩土工程迄今为止还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技术,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的反

5、应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现场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监测可谓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用相对精确之数值解释表达的一种定量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对工程设计经验安全系数的动态诠释,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必需条件。在预先周密安排好的计划下,在适当的位置和时刻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监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工程师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使施工处于最佳状态,实行“信息化”施工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先进可靠的手段,建立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合理的监测控制系统,确保该基坑工程及其周围环境在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通过监测工作,达到以下目的:(1)监测土体及已有建筑物的位移

6、量及变化速率由于土体成分的不均匀性、各项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2)指导施工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结构内部及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跨运粮河桥涉河工程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3)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通过对周边土体及建筑物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等一系列相关环节,确保跨运粮河桥涉河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保障业主利益及相关社会利益。(4)工程监测重点以及风险源控制:基坑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尤其需要重点对待:(1)距地下工程1倍挖深或埋深以

7、内的浅基础建、构筑物;(2)古文物保护建构筑物;(3)软土、粉土区域距地下工程1倍挖深或埋深以内的建、构筑物;(4)既有铁路、河堤、桥梁等;(5)对变形要求高的重要设施,如高压电塔、变电站内的设施等;(6)与施工结构斜交或正交的压力管、燃气管等;(7)施工需要影响到承压水变化的区域200m或更大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管线等。本工程区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水工建筑物主要为桩号Y1+200处跨运粮河桥一座及地铁10号线、13号线地下盾构穿过区域。五、监测内容1.监测项目根据跨运粮河桥涉河工程已有的设计要求,结合以往经验、现场环境及施工组织安排,制定如下施工监测项目:(1)支护体系监测坡顶水平与垂直位移土体

8、深层水平位移(2)周边环境监测跨运粮河桥监测日常巡视2.测点埋设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根据相关设计规范与规程及跨运粮河桥涉河工程设计方案,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需进行以下的监测项目。(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主要了解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同地层深度处的土体水平变位情况。测点布置:在基坑(堤防坡顶)两边,间距50m埋设水平位移测孔。

9、测点埋设:对于设置在土壤中的测斜管,在基坑实施前根据现地实际情况钻孔。在土质较差地层钻孔时应用泥浆护壁。钻孔作业的同时,在地面将测斜管用专业接头连接好,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在管内充满清水,钻孔结束后马上沉入孔中,随后在测斜管与钻孔的空隙内填入细砂或水泥和膨润土拌合的灰浆,其配合比取决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地质情况。刚埋设完的几天内,孔内充填物会固结下沉,因此要及时补充,以保持其高出管口;管口一般低于地面10cm左右,以免遭受损坏。测斜孔由轻型钻探钻机钻进成孔,测斜管刻槽方向对准基坑方向,上下用盖子封好。 图5-1 测斜管安装示意图(2)堤防坡顶沉降、位移监测基点埋设:将基点埋设在沉降影

10、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内,基点应埋设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以利于观测。并且埋设至少三个基点,以便基点之间互相校核;基点的埋设要牢固可靠。施工开始前,将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以取得原始高程。图5-2 基点埋设示意图沉降点埋设:堤防边坡沉降监测选用沉降管进行测试,沉降板由一根直杆(直径约2030mm的钢管或自来水管)和6006009mm的沉降钢板组成。直杆用三根斜钢筋焊接在沉降板上。墩台立柱沉降监测可选择在墩台结构面上打一水泥钉或直接在混凝土面上刻“十”字,并用红油漆标记,作为测点。图5-3 沉降标的制作与埋设样图六、监测原理及方法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孔底为假设不动点,以孔顶平面位移值作为测斜修正

11、值的测斜方法。使用活动式测斜仪采用带导轮的测斜探头,测试时,探头在管底稳定数分钟(主要是消除探头与水的温差),待读数稳定后,按0.5m点距由下往上逐点进行读数,采取0、180双向读数。在开挖前,完成测斜数据初始值标定工作,选取收敛较小的一次观测数据为该孔的初始值。原理简述如下:测斜仪按0.5m点距由下往上逐点进行读数,即将测斜管分成了n个测段,每个测段的长度li =500mm,在某一深度位置上所测得的两对导轮(500mm)之间的倾角i,通过计算可得到这一区段的变位i。计算公式为:某一深度的水平变位值i可通过区段变位i的累计得出,即:设初次测量的变位结果为,则在进行第j次测量时,所得的某一深度上

12、相对前一次测量时的位移值xi即为:相对初次测量时总的位移值为:图6-1 测斜原理图计算时假定管底作为基准点,由下而上累计计算某一深度的变位值i,直至管顶,然后再根据测得的该点桩顶位移对水平变位值进行修正。但是不论基准点设在管顶或管底,计算变位值i总以向一侧变位为正,反之为负。将在结构中同一测斜管的不同深度处所测得的变位值i,点在坐标纸上连接起来,便可绘制出土体的水平变位(H1i)曲线。2.沉降监测沉降监测要求:本次观测使用DSZ1高精度自动安平水准仪(配有测微器),配合铟瓦钢尺,基辅读数法观测。在周围适宜处选埋3个测量基准点,其中1个为主点,2个为辅点,用于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基准参照点。按国

13、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引测其高程,并定期进行联测,检测基准点的稳定情况。每次测试时,将沉降监测点与基准点之间形成一条等闭合线路。各测点初始值均取三次测试的平均值。观测结果采用计算机进行严密平差计算,保证水准路线闭合差0.6(mm)(N为测站数)。沉降观测点是固定在建(构)筑物上的测量标志,布设在能反映建(构)筑物变形情况的特征点上。沉降观测点与工作基点、基准点构成沉降监测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精确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6-1 沉降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1.00

14、.300.600.80DS1型仪器,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观测之前对所使用仪器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校正,观测按照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使用统一仪器和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的要求进行观测,精度严格遵行规范要求。注意事项:(1)初始值的观测一般取23次的数据的中值,每次初始值观测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2)在监测数据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通知有关各方,同时加密监测频率,防止突发事故,直至采取有效措施。(3)沉降基准网的维护作业:对沉降基准网进行定期校核,防止基准网本身发生变形,以保证沉降监测成果的正确性。3.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视准法(方向线法):沿基坑边选定的方向线的两端,埋设两个永久控制点,也称端点,然后在基坑边沿这两端点所连成的直线(即方向线)上设立一排点(称照准点,即测点),定期观测这排点偏离固定方向的距离,并加以比较,即可求出这些测点的水平位移量。首先,在基坑两端设A、B两端点,端点尽量埋设在不动位置上,并经常检查端点有无移动。在基坑边方向线上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立D1、D2、D3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