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56220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基坑监测方案 模板(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周边建筑物及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第一章 总体概述 1.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监测目的 1.4 主要监测项目 1.5 测点布置原则 2.5.1 监测布点基本要求 2.5.2 监测点布设原则 2.6 监测频率及周期 3.6.1 监测频率 3.6.2 监测周期 4.7 监测控制标准 4.第二章 现场安全及监测方案 7.1 安全文明施工规则 7.2 监测工作的前期准备 7.2.1 收集资料 7.2.2 现场踏勘 7.2.3 编制施工监测方案 7.2.4 监测仪器的检定与标定 7.3. 主要监测项目及方法 8.3.1 沉降观测 8.3.2 水平位移观测 1.0.3.3 沉降观测方法

2、及数据分析 1.43.4 地下煤气管线测点布置原则 1.63.4.1 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 1.73.4.2 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 1.83.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8.3.5 锚杆(索)拉力监测 1.9.3.6 预警事务处理 2.2.第三章 资源配置及质量控制 2.21 仪器及人员配置 2.2.1.1 投入本项目仪器设备 2.21.2 投入本项目人员 错. 误 ! 未定义书签。2 质量控制 2.3.第四章 相关资料 2.4.1 提交资料 2.4.2 请甲方协助的相关问题 2.4附图 1 基准点布置示意图附图 2 监测点布置示意图第一章总体概述1工程概况略2编制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3、范 GB/T12897-2006;(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TJ08-2001-2006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3监测目的(1)使建设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了解 工程各部分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安全;(2)可以及时了解开挖过程中围护体系的实际状态,对比分析 设计条件与现场实际的差异,以便及时修正设计;(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接受反馈实测数据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 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建筑物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化发展趋势;(4)对可能发生危及拟建建筑物本体和周围建

4、筑安全的隐患进 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主体和相邻建筑的安全。4主要监测项目该工程变形检测项目主要由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 测;煤气管道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 测;及锚杆(索)拉力监测四部分组成,具体监测项目:(1)基坑西侧三栋六层楼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2)基坑西侧煤气管线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3)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4)基坑锚杆(索)拉力监测;5测点布置原则5.1监测布点基本要求(1)监测按经批准的监测设计图纸及方案进行测点布设;(2)测点布设的先后顺序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与围护结构体系完 整情况进行,一般首先选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5、,结合建筑结 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应顾及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 同时,点位应易于保存,标志稳固美观;(3)测点布置于能够反映施工影响的典型部位,能够切实反映出 工程安全状态。(4)平面与高程均采用北京地方高程系统。5.2监测点布设原则(1)周边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周边环境监测布点原则监测r_工法具体要求周边建筑物 沉降观测布点部位沉降观测点标志应稳定、明显、布局合理,同时所设 观测点具有代表性并便于资料分析。建筑物的四角、 拐角处及沿外墙;高低悬殊或新旧建(构)筑物连接 处、伸缩缝、沉降缝和不同埋深基础的两侧;不同结 构的建筑物分接处等均设点,对不同地基、不同地质 条件的接壤处应设点。

6、框架(排架)结构的主要柱基 或纵横轴线上;受堆载和震动显著的部位,基础下有 暗沟、防空洞处。布点间距直墙地段每1020m设置一观测点或每隔23根柱 基上。周边建筑物 水平位移监测布点部位在建筑的外墙墙角且垂直于基坑方向上。布点间距同一监测面监测点不宜少于3个测点。基坑围护桩顶 水平位移监测布点部位基坑周边桩墙顶,中间、阳角处变形较大的地方。布点间距沿基坑周边桩墙顶每隔1520m布设一点。煤气管线的沉 降观测、水平位 移观测布点部位在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布点间距沿燃气管道每隔1525m布设一点。锚杆(索)拉 力监测布点部位锚杆端部。布点间距沿主体基坑支撑体系每40m布置1点,

7、在同一竖 直面内每支锚杆均应布设测点,并与新兴基础公 司所布设的监测点错落有致。6监测频率及周期6.1监测频率(基坑西侧三栋六层楼的沉降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基坑西侧燃气 管道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周期 计划表观测次数观测阶段频率1基坑开挖前观测2次平均值作为沉降点观测初始值211基坑开挖深度w 5m (约10天)每1天观测1次1226基坑开挖深度5m10m (约15天)每1天观测1次27 41基坑开挖深度10m15(约15天)每1天观测1次42 61基坑开挖深度15m (约20天)每1天观测1次62 68开始底板浇筑后w 7天每1天观测1次69 78底板浇筑后7

8、天28天每2天观测1次79 85底板浇筑后28天50天每3天观测1次86 92底板浇筑后50天基坑回填每10天观测1次备注:上表中未含基准网联测次数 6次;如遇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四周大量积水、长 时间连续降雨或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应进行加密测量。锚杆应力监测周期计划表观测次数观测阶段频率1锚杆测力计安装后观测2次平均值作为锚杆应力观 测初始值25基坑开挖深度w 5m每1天观测一次621基坑开挖深度5m10m每1天观测一次22 36基坑开挖深度10m15m每1天观测一次37 64基坑开挖深度15m底板浇筑7天内每1天观测一次65 77底板浇筑7天底板浇注完成20天每2天观测一次77 87底板

9、浇筑20天底板浇注完成50天每3天观测一次88 95底板浇注完成50天结构出土 0.00每10天观测一次备注:如遇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或建筑物出现裂缝等 情况应进行加密测量。说明: 以上监测周期为计划监测周期,具体安排可根据现场实际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尤其在基坑开挖深度10m施工期间。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确认到达基本稳定后可以适当延长观测周期。 6.2监测周期自该工程施工前二周起,布设监测基点。各监测项目在施工开始前取得初始值,施工开始后按要求的频率进行监测,当基坑回填土完 成后结束,施工影响安全的因素消除,监测对象变形趋于稳定后,停 止相应的监测工作。7监测控制标准

10、监控量测控制指标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基坑周边建筑 物、燃气管道的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和 锚杆(索)拉力监测控制指标;本工程的监测控制标准按下表为准。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监测项目监测内容报警值(控制值)预警值变化速率绝对值支护桩顶变形水平位移量 23mm/d2530mm20mm锚杆轴力变化轴力 1020KN/d0.85倍设计拉力0.75倍设计拉力周围建筑物变形沉降量 12mm/d20mm15mm倾斜率 0.1%H/d倾斜率0.2 H %0.1%西侧煤气管线变形沉降量 12mm/d20mm15mm周围路面变形沉降量 12mm/d30mm20mmH 为建(构)筑物

11、承重结构高度。注:建筑整体倾斜度累计值达到2/1000或倾斜速度连续3天大于0.0001H/天(H为建筑承重结构高度)时应报警。倾斜度 a = (h1-h2) /L式中hl、h2为建筑物1、2两点的沉降量(mm;L为1、2两点间的距离(mm。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警报,并应对基坑 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 )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上表的监测报警值。(2) 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地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 沙流、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 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 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 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

12、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出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 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 根据当地工程检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负责预警快报:当综合判断风险程度达到报警值时,进行快报, 快报联系方式可利用电子邮件和电话通知方式送达业主及相关单 位。同时参加预警事务处理,提交修正设计参数及专家论证所需的 相关监测资料;跟踪预警事务处理情况。业主及相关单位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建设单位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办公电话邮箱施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第二章现场安全及监测方案1安全文明施工规则(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 识教育和环保教育。

13、2)外业负责人为本项目的安全员及文明监督员。3)接受建设单位(或受其委派的单位)及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 检查。2监测工作的前期准备2.1收集资料接到任务后,收集监测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最 新变更、土建施工方案及本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具体联系方式等基本 资料,此外还要尽可能多的收集需要监测的风险工程的详细设计资 料,包括地基、基础类型、基础埋深等,并做现场调查核实。2.2现场踏勘在室内资料熟悉理解后,去工地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条件、环境,并对各周边建筑物已经出现裂缝等情况进行拍照留底。根据现场条件研究监测项目选(埋)点与量测的可行性,为编写具体的监测 方案做好准备。2.3编制施工监测方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与现场踏勘情况编制变形观测方案, 提交给甲 方、监理、设计方以及施工方。2.4监测仪器的检定与标定监测仪器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3.主要监测项目及方法3.1沉降观测3.1.1布置原则(1) 基准点布设形式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原则,基 准点应远离变形区的冻土层以下的原状土层中或稳固建筑物、构筑物墙上,便于观测和保护。按照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沉 降观测拟埋设4个水准基点。具体位置根据实地情况而定。标石可以 选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或墙脚、墙上水准标志。墙上水准点标志采用 20mm长200mm勺圆钢,顶端做成球状,固定在墙体上,外露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简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