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山中学数学课程实施方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
2、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 药山中学数学发展现状分析数学学科在我们学校处于弱势,每次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从而更要求我学校的数学老师高度重视,精益求精,改变现在的现状。学校的数学课程设置为:七年级每个星期8节正课,八年级每个星期7节正课,九年级每个星期8节正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把相关的内容上完。在上课期间,各位老师都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作风,严格按照教育六环上好每一天的课,坚决
3、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如期完成学校领导交代的任务。在课后,教师按学生的能力水平分梯度的布置作业,教师按时的批阅课后作业,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学生学习也比较吃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导致教师的收获远远小于付出。二、 药山中学数学学科发展目标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
5、现象。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
6、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对我们学校而言,发展目标如下:1、坚决按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让学生感知数学、认知数学并会运用数学。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抽象能力、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七年级的学生要求建立“习惯”,其中包括学习习惯和思
7、维习惯;八年级的学生要求掌握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树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九年级的学生要求建立知识结构、寻找内在联系、梳理知识考点。4、要求学生学会初中六本书的所有内容,打好坚实的基础,争取中考数学优生人人能靠满分、后进生人人能及格。具体每个方面的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解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
8、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3、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数学思考目标:1、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合情的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2、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思维。3、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作出合理的
9、推断或大胆的猜测。4、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5、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3、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4、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与态度目标:1、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
10、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4、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5、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三、单元教学目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应知)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
11、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应会)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应会)4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1.2有理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应会)2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应会)1.2数轴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应会)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应会)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会)1.3相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及表示方法;(应会)2、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的简单计算;(应会)3、在绝对值
12、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应会)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绝对值概念;(应会)5、使学生掌握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应会)6、注意培养学生的推时论证能力1.4.1理数的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应会)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应会)1.4.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应会)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1.5.1有理数的
13、乘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应会)2.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应会)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4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应会)1.5.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应知)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应会)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1.6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应会)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3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应会)
14、第2章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整式(1)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应会)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应会)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第2课时整式(2)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应会)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培养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应会)3初步体会类比和
15、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1)教学目标1、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同类项。(应会)2、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应会)3、 会利用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应会)第4课时整式的加减(2)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应会)2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应会)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第5课时整式的加减(3)教学目标1能根据题意列出式子,会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应会)2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会)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整式表达能力,体会整式的应用价值第6-7课时整式的加减小结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