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53319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局农业发展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农业局农业开展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农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开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夯实开展根底,创新工作举措,农业经济形势呈现稳定、协调、持续开展的良好势头。 一、以粮油高产创立活动为载体,着力保障粮食生产平安今年,我局以确保粮食平安,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总产,千方百计促进粮增产、钱增收。 (一)小春生产喜获丰收全县完成小春农作物播面达37.24万亩,其中小春粮食作物17.2023万亩,经济作物16.03万亩,其他农作物4.13万亩。小春粮食作物中的小麦播面9.35万亩,总

2、产1.8万吨;经济作物中的油菜播面15.97万亩,总产3.19万吨,同比增长4.6%;其他农作物中的蔬菜播面4.06万亩,总产9.18万吨,同比增长2.8%,实现了小春粮油作物连续丰收。 (二)大春生产进展顺利全县大春生产立足播种抓早、品种抓优、技术抓新,在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立活动的根底上,重点抓好了“三抢一防,即抢收促早栽、抗旱争抢栽、抢管打根底和病虫害综合防控。认真抓好了水稻旱育秧、水稻机插秧、地膜直播玉米等示范现场。扎实抓好了“三个1万亩粮油高产创立示范片建设,即水稻、玉米、油菜高产创立示范片各1万亩。全县完成大春粮食播面59.2万亩,占方案面积20230%,其中水稻21.62万亩、玉米

3、12.9万亩、红苕8.75万亩、马铃薯11.47万亩、蔬菜2023万亩,大春生产实现了连续丰收。 二、以提升产业基地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开展认真实施“221工程,扎实抓好了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展壮大。年1-2023月,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8.3万亩,总产42.9万吨,蔬菜产值5.5亿元;已建成常年蔬菜基地面积1.9万余亩,设施蔬菜栽培面积1.6万亩;开展蔬菜专业村23个,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37个,其中6个专合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新建万亩宝泉莲藕基地,其中食用莲藕7600余亩,太空红莲3500余亩,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四川开江首届荷花文化周如期举行,带动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

4、旅游蓬勃开展。积极推进茶叶富民“双百工程,新建成温泉茶叶规模基地2个,面积到达5300亩,承办xx市茶叶“双百工程现场推进会在我县成功召开。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28万亩,年产值620230万元。 三、以根底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扎实推进3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我局在甘长线整合农业工程和资金,集中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的工程建设区,实施产业配套:一是整合“xx县2023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开展水稻工程,总投资1920万元,全部为国家财政资金。建设地点:长岭镇土堡寨村、白兔坝村、采实村。二是整合“xx县2023年稳固退耕还林成果根本口粮田建设工程,总投资512万元,全部为国家

5、财政资金。建设地点:甘长片区。三是整合“全国新增202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xx县2023年田间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202300万元,全部为国家财政资金。建设地点:甘长片区。四是整合“xx县202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总投资1350.6万元。建设地点:拔妙乡的社区、复兴村、马鞍山村、三角寨村。xx县万亩宝泉塔莲藕基地,整合了“xx县2023年省级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总投资200万元,为省级财政资金。建设地点:xx县普安镇宝塔坝村,已建设完成。开展测土配方施肥75万亩次。新建大中型沼气池2处,户用沼气池520口。强力推进农机示xx县建设工程,完成机电提灌修复改造312台套2

6、860千瓦,新增提灌设备126台套882千瓦,改造、新建机电提灌站6座(新建甘棠镇南坝子村南坝子提灌站、普安镇筒车铺村过水坵提灌站、讲治镇石家坝村肖家湾提灌站、永兴镇门坎坡村门坎坡提灌站、技改靖安乡清泉寨村黄泉洞提灌站、技改宝石乡复兴寺村山湾塘提灌站),完成提水保灌面积2023万亩。完成机耕35万亩,农机总动力达26.32万千瓦,其中完成水稻机耕面积19.7万亩,玉米机耕面积4.8万亩,小麦机收2.45万亩。 四、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着力实施好民生工程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方法,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到位。上半年,完成农机购机补贴金额22023.854万元,补贴受益农户18

7、94户,补贴各类机具2399台;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321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37万人(次),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86口。启动实施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业务培训,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 五、以强化农业生产平安为根本,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围绕农资平安和农产品平安,狠抓了农资市场的清理、标准、整顿和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确保广阔农民用上了放心农资产品和吃上平安、健康食品。一是加大了农业执法工作,建立标准的农资市场,已出动执法人员12023人次,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经营户86余家,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2起,收缴散装种子25公斤,标签标识不标

8、准种子180公斤,查获不合格肥料、农药、种子1200余公斤。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平安。完成全县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工作,为各乡镇农技站配备了农产品质量速测仪等监测设备,对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测监管水平。 六、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农田根底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更加深入,各类增产、增收新技术应用面不断扩大。从总体上看,农业经济形势开局良好,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无视的问题。 (一)农业根底设施依然薄弱,设施农业水平较低,耕地

9、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二)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订单农业开展缓慢,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后,企业和农户的连接机制松散。 (三)土地使用权流转规模不大,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效劳差,单打独斗的农户经营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和适应现代农业开展的需要。 (四)农业科技人员短缺,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信息化程度较低。 七、明年工作重点我局将围绕“四个四奋斗目标,着力在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上下功夫,在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升位上做文章,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谋新招,确保农业工作实现“全省有影响、全市争一流目标。一是突出“二个调优。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调优特色农产品

10、品质,做大做强做响特色农业产业。一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基地。切实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名、优、新、稀农产品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强力推进“园区+基地+专合社+农户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好雪峰现代农业园区、堃鑫食用菌园区、万亩莲藕基地、温泉茶叶基地、红土地紫薯生产加工基地、甘长线蔬菜产业带。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产业扶持培植农民经纪人队伍,积极寻求与大市场、大超市的“联姻合作,不断更新营销理念,改进经营手段,增强农产品流通活力。二是实施“三个推进。一是推进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结合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全面落实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引进、筛选出一批适合我县自然

11、条件且增产增收潜力较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新技术。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平安关,扩大和标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基地农产品生产档案,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快农产品质量平安认证进程。三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按照既定方案,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及经费保障,有效解决确权登记工作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序推进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落实“四个加快。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生态、低碳、效益原那么,整合工程资金,推进园区根底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我县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二是

1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蔬菜、茶叶、食用菌、莲藕、紫薯等产业,大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加快招商引资和跑工程争资金工作。大力开展“工程突破年活动,继续加大向上争取工程与资金的工作力度,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引进企业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四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培育和开展农民经纪人,全县新开展2023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示范社建设,力争新创立1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逐步把合作社建成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四是坚持“五个强化。一是强化根底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水利根底设施建设投入,扎实实施根本农田整治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现代农

13、业水稻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加强农田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强化农机化开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农机化开展意见,优化装备结构,转变效劳方式,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培育农机专业大户和引导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质量和农机平安监管,促进薄弱环节农机化开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三是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实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继续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围绕新村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四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实施“千名农技推广员培训方案,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抓好根底能力提升,提高从业能力和素质。五是强化农业工程支撑。切实加强在建工程监管工作,严格资金管理;认真研究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编制一批重点工程,积极做好工程的储藏、申报工作,搞好工程对接,争取引入一批重大农业工程,推动农业生产的持续开展,拉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