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52521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内容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逐步迈入了健康、持续的快速开展通道。在此过程中,大量项目型、应用型的高素质软件项目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科院校作为软件项目师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专业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联着软件产业开展,有关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对软件项目专业建设现状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根底上,重点就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实践进行了研究。【关键词】软件项目;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目前,我国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存在人才适应性、实用性差等问题,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成为顽疾,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人才

2、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然而,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水平,限制了软件产业开展,其创新与优化工作至关重要。一、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遍及化开展,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大肆扩张,并取得了一定功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保障体系缺失。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体系化项目,需要大量的保障根底作铺垫。现阶段而言,大局部本科院校应时代开展需求,逐步开设了软件项目专业课堂,并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机制。然而,我国软件项目本科

3、专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不足与软件产业及相关技术开展变化的有效弹性配合,体现了多阶段逐级过渡的特性,很难实现理论、实践与项目的循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软件项目专业人才培养拘泥于书本知识灌输,无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别与全面开展的考查,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升。究其基本,造成此类现象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建设与渗透缺乏。在软件项目教学实践中,局部教师固守传统思想,本身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足应有的创新素质与优化意识,在办法选择上显得过于拘谨,无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开展。因此,保障体系缺失是影响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二)产学联盟滞后。软件项目

4、本科专业建设并非高校一方的责任,其社会价值决定了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配合。事实上,软件项目人才培育与相关企业人才需求不足反复性地对接与持续性地跟踪,使得本科院校教育逐步脱离了经济市场的导向,所培养的毕业生人才必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其根本价值沦丧。新时期,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决定了,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必须走产学研一体化开展道路。目前,很多本科院校与企业建立的产学联盟还停留于外表,并未深度挖掘软件项目专业建设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未真知灼见、长治久远。有些企业过度“计较对合作育人的本钱投入,专业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力色彩,参与软件项目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在此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引导职能,合理介入校企合

5、作,为其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及资金支持是当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没有健全的管理措施,校企双方的权责就不能得到有效拷问与执行,一旦发生纠纷,势必会影响两者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产学研一体化也因此走向尽头,不利于软件项目专业建设的完善与深入。二、促进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策略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实践成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列几种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一)优化课程设置。学科是高校生存与开展的基石,同时还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根底。一个健全的专业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撑持,否那么势必沦亡。因此,本科院校在软件项目专业建设之初,就需要综合考查自身现有的学科实

6、力,有针对性地做好铺垫工作。具体而言,本科院校要树立良好的市场意识,并以此为导向,明确软件项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合理配置相关学科,设计完善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科学体系,实现人才的全面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社会价值。为适应软件产业开展对多元人才的需求,本科阶段应放宽口径,不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需要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夯实毕业生理论根底的同时,拓展其知识面,使之深入了解某类系统软件及其应用领域。一般而言,软件项目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软件数学类课程、软件根底类课程、软件系统类课程、软件项目类课程等内容,着重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对于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学生的考评也应关注其软

7、件数学知识、根底知识以及项目知识水平,全面考查其综合素养及能力,并据此决定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方向。(二)加强师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主导,既是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的对象,又是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的参与者,其表现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最终工作功效。在高等教育遍及化阶段,本科院校面临着巨大的人才引进压力,需尽量在短时间内优化整个师资团队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等。在此过程中,本科院校要致力于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其理论知识素养及专业技能构成,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使之提供良好的教学效劳。简单来讲,本科院校应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方案,以职业培训为主、

8、脱岗培训为辅,根据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需求,分清轻重缓急,优先开展特色学科,为广阔教师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分享有效经验,从而为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强力撑持。同时,本科院校还需建立完善的鼓励制度,保证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资源充分,给予表现优异的教师适度职位晋升、薪酬增长等奖励,鼓舞他们自主创新,树立其良好的职业开展愿景,从而使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本职工作上。(三)推进校企合作。本科院校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其基本目标是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只有其自身才分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是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方向的决定者。政府方面应充沛发挥引

9、导职能,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支持校企合作,明确双方承当的责任和义务,帮忙两者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而企业方面也需要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对自身开展的重要意义,可就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提出可行性倡议,也可与校方专家共同协商专业课程设置,将行业最新开展动态引入到软件项目专业教学体系当中。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本科院校需树立良好的市场意识,将软件项目专业建设紧密联系市场,结合自身实践,走特色开展道路,以效劳于地方产业经济开展。同时,校企双方还应整合可以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积极打造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为软件项目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气氛。总而言之,

10、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实践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作出的探索可能存在缺乏,未来其实践工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希望业界更多专家和学者持续关注我国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实况,全面总结其现状及问题,并深度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促进软件项目本科专业建设对策,从而推动软件项目专业创新优化开展,为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开展提供强力人才撑持。【参考文献】1唐剑梅,钟世芬软件项目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8,8:15172陈静媛,陈婧,王伟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8:60613吴海涛软件项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天中学刊,2008,6:133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