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阅读.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4932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说明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说明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说明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说明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说明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说明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说明文阅读.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考纲解析】在中考中,说明文阅读的常规要求是:1、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明确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准确概括中心意思。2、了解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三种说明顺序,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3、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七种说明方法,能从文中找出这些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主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阅读常常设置以下考点:考点1 :弄清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的主要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标志。一般来说,从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事物;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

2、、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就是事理。考点2 :理清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说明事物的文章常采用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常采用逻辑顺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要找出体现说明顺序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有时一篇文章,可能兼用几种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但理解顺序对理解结构有帮助。说明事物按空间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到内,或由整体到局部,常采用并列式结构;说明事物发展过程,工作程序,以时间为序,前后相互承接,常采用承接式(连贯式)结构;另外还有总分式结构,它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它常用于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 考点3: 辨析并理解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等。 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列数

4、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画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节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

5、目了然。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说明文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新课标)而不是能说出几种说明方法、什么说明顺序就能解决问题。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层意和段意 归纳内容要点时应准确把握文段的中心句及说明的内容。如果有中心句,可以直接摘取中心句;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可以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另外,归纳段意时还可以找出段落中表示句子终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问号、省略号等,在这几层意思中进行“合并同类项”概括出段落的要点。 考点5

6、: 品析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重点词语的理解包括理解指代性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重点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重点句子是指那些对理解文章起着重要作用的句子,一般是指表达段落或文章中心意思的中心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结构复杂的长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或说明方法的句子。品析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应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切忌孤立、片面地分析。考点6: 体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甚至以模糊词语来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特别要注意表示时间、空间、数量、频率、范围、

7、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有关词语,它往往起修饰限制或补充作用,平时可以用删除法和换词法比较体会其准确性。 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可以以平实见长,也可以以生动活泼见长,平实和生动就是说明文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在有些说明文尤其是科学小品文中,作者会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考点7 :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 能够筛选、提取出关键信息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能力。筛选就是一分为二,一部分选取,一部分淘汰。首先要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筛选、提取信息就有了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弄清所需信息的内涵从而决定取舍。筛

8、选、提取出的信息不一定完全,往往还要加以抽象、概括、调整、组合,这是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完善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成为完整而有条理时表述。考点8 :联系实际生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有时候,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或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等有关常识,推测某一新的发现、认识的前景,这就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测和想像。这种推测和想像必须以原文的有关信息为基础,不是凭空进行的,要有理有据。 【命题回顾】下面2005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上的说明文阅读题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对记忆进行分类的方案,其中一个分类方案就是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在我

9、们的一生中,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许多事实。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联合国总部在美国等等。我们还储存了许许多多关于过去经历或事件的记忆。例如,早餐我喝了牛奶,昨天我听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讲座等等。这种对事实、事件以及它们间相互关系的记忆被称为陈述性记忆。 非陈述性记忆又可进一步分为多种类型。第一类非陈述性记忆是由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和敏感化)形成的记忆。第二类非陈述性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的记忆,它指的是:如果你在某一场合无意识地看见或听见过某一刺激的事,这一刺激以后再次出现时,你辨认出它的速度会明显加快。第三类非陈述性记忆是联合型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形成的记忆。第四类非陈述性记忆被称为

10、程序性记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学习一些运动技巧,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学习弹钢琴、骑自行车、系鞋带等等。这些关于技巧或习惯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与非陈述性记忆的第一个明显区别是: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回忆获取陈述性记忆,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被记忆的内容,而非陈述性记忆则不行。但是,不通过有意识的回忆,我们照样可以操作已经学会的技巧。例如,你也许不能清晰地记起第一次骑自行车的情景(记忆的陈述性部分),但当你踏上自行车后,你立刻知道该怎么操作了(记忆的程序性部分)。陈述性记忆与非陈述性记忆的另一个明显区别是:陈述性记忆容易形成也容易遗忘,而非陈述性记忆通常需要多次的重复和

11、练习,但一旦形成则不容易忘记。想像一下记忆某次旅游时的情景(陈述性记忆)和记忆如何滑冰(程序性记忆)之间的不同,你就容易理解这两类记忆之间的差别。 因此,记忆有着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记忆在不同的脑区形成,并在不同的脑区储存。脑的特定部位受损 , 。1、本文主要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2、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其中一个”能否去掉?为什么?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填写下列表格。 陈述性记忆 记 忆 非联合型记忆 1 2 3 程序性记忆4、阅读第段,概括“非陈述性记忆”的三个特点。 答: 5、根据上文内容及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为文章结尾处补写句子。 脑的特定部位受损 , 。 (参考答案:1、分类别

12、、举例子、作比较 2、不能,因为“其中一种”表示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不止一种分类方案,去掉就不准确严密了。 3、非陈述记忆 启动效应的记忆 联合型学习形成的记忆 4、不能通过有意识的回忆获取记忆 不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被记忆的内容 需要多次地重复和练习,但一旦新城就不容易忘记。 5、将影响某种类型的记忆形成,并影响相关记忆内容的储存。) 下面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上的说明文阅读题 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6日公布了科学家进行大象行为研究的结果。负责这一研究的科学家乔伊斯普尔认为,大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记忆力,它们会在遭人类虐待多年后对人类进行报复。 科学家介

13、绍说,他们最初在乌干达发现,那里的象群数目从未减少,它们的食物种类更是日益繁多,但六象挡路和践踏村庄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举动看起来似乎并无任何动机缘由。 通过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们推测,20世纪7080年代偷猎者大肆捕杀大象的行为叮能给当年的幼象们造成了心理阴影。在人们的肆意捕猎中,幼象们因为父母被捕杀而沦落为孤儿,它们可能还目睹了亲人惨遭屠戮的情景,受到精神创伤。此后,落单的小象不得不跟着经验欠缺的“少女妈妈”将就过活,加上缺乏成年象的成长指导,这一代小象们长大后极易发生 “青少年犯罪”。 研究表明,缺乏长辈榜样指引的幼年动物对同类以及其他动物都存在暴力倾向。南非阿多大象国家公园就是一个例证

14、,公园90的公象都是遭同类袭击而亡,这一数字是正常数值的15倍。 科学家认为,大象在饱经人类长年虐待后,很可能因此“记仇”,并袭击人类的居住区。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乔伊斯说:“也许野外管理者们认为,击毙一些所谓的问题大象比舒缓人们的愤怒更简单轻松,于是射杀了这些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对大象家庭成员的影响,这极有可能造成暴力的恶性循环。”1、本文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中“青少年犯罪”的含义,并指出这一词语使用的好处。 答:3、阅读本文“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句子,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参考答案:1、2、3、) 命题趋势: 从选材上看,科技文阅读材料坚持以课外为主,内容上多为社会热点和新的科学发现。 从设题点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试题更为关注的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学科思维。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引起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与重视。 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