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48341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名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乘法分配律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四年级课时:2提供者:张润君单位:城西区虎台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本堂课我通过口算、读算式、写类似算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概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字母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3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积极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

3、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式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贯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师时而参与学生的探究时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点拨,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视听领域里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六、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埋伏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

4、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根据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二、新授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

5、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七、教学评价设计课堂成果评价表上课态度上课收获学习中的改进评估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八、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九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的教学

6、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本堂课我通过口算、读算式、写类似算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概念。这是我本堂课唯一感到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把课堂的主体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们都很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是不足之处颇多。 一、本课堂我的教学程序是:先让学生口算,再出示情景图,根据情景图上所给的信息列出算式:(42)25=425225并且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读读这个算式(意图是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然后再让学生去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乘法分配律)写完之后再板书几个同学所写的算式

7、并选取期中一个同学的算式让他说说算式的左边为什么等于右边(62)5=6525);而且我还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意图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们都能反复去感知乘法分配律),通过刚才的几道程序,然后再让同学们去总结这类算式左边和右边的特点,得出乘法分配律,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原以为这样上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事与愿违,在要同学们独立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时,发现有小部分同学并不会写,所以本堂课后面部分上得就不怎么顺畅了。课后向刘司一老师请教得知,原来我的教学程序上出现问题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算式,体验乘法分配律,最后再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二、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同学对乘法分配律特点的认识比较模糊。 三、在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我只是一笔带过的把乘法分配律通过课件再展示给学生们看了一遍,没有反复强调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导致学生没有较好的掌握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用语不够简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