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43277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自我认知、就业等多方 面的巨大压力,而我校大学生又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不足、自律性差等问题,他 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不稳定的因素。如 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辅导员是工作在我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 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 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其开展思想政治工 作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结合我校大学生的一些情况,介绍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 理问题。从而使工作在一线

2、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们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够 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加以干预.其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很多学生从小没有离开过家,第一次远离家乡 ,达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家都过着衣 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下远离家人独立生活,在独立自理方面有所欠缺。主 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显得孤僻、自卑,情绪比较低落、抑郁、焦 虑、恐惧等,也会伴有身体上的不适,如食欲下降 ,睡眠障碍等。初期表现为对 周围的事情和环境显的比较烦恼,社会行为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不 与人说话等).2、学习问题.

3、大学的教育方法与以往中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上大学之前目标比 较明确高考,进入大学后,虽然我们学校是企业化管理,但对于学习的要求 并不像高中一样,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自律性不足,本身学习的兴趣不浓烈,进入 校园后觉得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与幻想中的大学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落差 . 有些学生适应不了这种方式,会产生迷茫感。我校学生目前学习上的主要问题是 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听讲、 睡觉玩手机、抄袭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且多抱怨 ,认识不到自身的问 题,只认为在校没学到东西,而不认为是自己没有学的缘故,或是觉得不是自己 想学的,干脆放弃不学。还

4、有部分学生缺乏目标,而产生迷茫感,不知道自己学习 是为了什么,进而产生上述行为。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 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 ,也成为 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部分学生第一次远离家乡 ,面对来自不同家 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一些大学新生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些人相处,且大部分为 独生子女,比较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 ,有个别的人 比较我行我素,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新生带来许多 烦恼。这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占很高的比例。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

5、难以和 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 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有部分学生由于在现实的 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会在网络上寻求需要,造成了现在很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 和手机,这些是由人际交往问题衍生出来的其他问题.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少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 免的。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异性交往较以往开放,对性意识也比较早熟,有些同学 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有的学生受习惯心理影响,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 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也有的同学过快地将同学 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

6、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也有的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 由此而产生情感冲突。恋爱问题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 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产生恋爱问题的学生大都会出现因人际关系失调 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情绪低落抑郁、注意力分散 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自慰困扰 ,以及由婚前性行为、 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 成长经历、家庭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

7、社会时,他们往往感 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 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 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 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平衡和适应。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 在对待他人的心

8、理困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 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 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 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2、不要急于“诊断。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 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 么病。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很多都是“成 长中的烦恼,实在不必自己吓自己。3、转移注意.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 重。所

9、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 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 于心理健康的。4、调整生活规律。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 给自己整个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5、不要讳疾心理咨询。对于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也可寻求专家咨询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三、个体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的一般原则与措施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2、自尊自爱。3、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放弃偏见,求助心理医生。6、积极实践,将上述观念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及时调整心理生

10、活与反应。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 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 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 ,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 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 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 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 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

11、,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 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 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 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 ,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 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 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 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 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 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

12、在一起,极 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 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1、环境、角度的变化引发心理冲突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 期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 人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在家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 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问题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 次,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 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它 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

13、,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这是入学适应的第一步,也是适应社会 生活的重要一步。其次需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在不同环境下能够客观地评价自 己及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并认识到优、缺点是每个人都有的,应当发扬优点,克 服缺点,而不应因为缺点的存在就自卑或自暴自弃。2、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 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加 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 ,因 而产生挫折感,伴之而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就是焦虑 .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

14、 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 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应建立正确而适度的学 习标准,确立适合的抱负水平,避免由于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过度焦虑。另外应 提高自学能力,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良好的学习措施,有效提高学 习成绩.如焦虑严重且持续较长,则要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排除.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现代 化家电的普及,计划生育带来的城市家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他们不善于交际。另外在大学中,人际 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

15、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化。 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 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人际关系不良的同学,首先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克 服认知偏见.此外要加强个性修养,战胜自卑、羞怯,纠正虚伪自私等不良个性特 征。再次要掌握一定的交际原则和技巧,以便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确保学习和 生活的正常进行.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 了恋爱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及学习和 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恋爱困扰主要是对

16、两性交往的不适,性冲动的困扰及 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不宜提倡 ,但也不可 压制,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应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正确对待自己和恋人,在因恋爱而发生情绪困扰时 ,应及时进行情绪疏通,使消 极情绪得以合理渲泄,以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维护心理健康。5、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 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 己能力不足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 的压力。这种压力又以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渲泄出来,如乱砸东西,酗酒打架,消 极厌世等.因此,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应进行职业辅导,调整择业心态,选择适 合于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应了解自我,包括对自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 智力、兴趣、态度、气质、能力等)的认识,这方面可以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验工 具,诸如气质调查量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