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39321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期中复习练习物态变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 ( )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淮安市06)6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 A.雨 B.露 C.霜 D.冰 (淮安市06)28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19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填写序 号)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_ _ 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图19_(填一条即可)(泰州市2006)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

2、象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泰州市2006)24请写出图11中各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温度为 (2006年安徽省)17 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北京市2006)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北京市2006)3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

3、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 min。(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广州市2006)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广州市2006)1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

4、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泰州市2006)25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0246810时间/min9095100温度/图12(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3点即可) ; ; (2006年安徽省)1 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基本技能。图中所示是一只工业用

5、温度计,此刻它显示的温度是_ (黄冈市2006)25 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缸是沙石材料制成的,比热较小,有散热作用B 、水的比热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热量C 、水缸中的水不断蒸发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D、水缸周围的水蒸气在缸外壁液化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黄冈市2006)2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

6、形成的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

7、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_。(1分)(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_。(2分)(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 _。(3分)(2006宜昌市)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D.冬天,湖水结冰 (2006年宜昌市)8.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

8、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2006宜昌市)25.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_ 时要_热(填吸或放).(嘉兴市2006)9、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

9、了(莱芜市2006)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莱芜市2006)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 _ 的缘故.(乐山市2006)34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乐山市2006)55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

10、会冒“白汽”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丽水市2006)24.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绵阳市2006)15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

11、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2006南通市)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2006南通市)15.为合理利用资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2006福州市)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2006福州市)9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2006福州市)27(4分)在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中:(1) 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20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 )(2)当水沸腾的时候,小明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1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