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28329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学 校东兴中学主备教师王全新参备教师马鸿图教材分析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根据这种情况,我觉得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尤为重要。该文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文章中的志趣美是原因之一,这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作为教材来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品味文章佳处,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这

2、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把握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教 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 具多媒体学 具课 时1课时课 型新课其 它程序教师

3、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文导入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

4、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介绍作者,同学间互相补充、完善。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文学常识。初步感知疏通文意有任务的朗读全文。生字注音:缥(pio)碧 急湍(tun)夹(ji)岸 轩邈(mio) 转(zhun)泠泠(lng) 嘤嘤(yng) 鸢(yun)飞戾(l)天 经纶(ln) 窥(ku) 柯(k)学生朗读完成后,进行节奏划分再一次朗读。1词语解释:俱:全,都。净:消散尽净。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从:顺,随。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绝:独特皆:全。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甚:胜过。若:好像。 竞:争着

5、。上:向上。反:通“返”,返回。窥:看 。 轩邈;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千转不穷;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无绝:就是“不绝”。绝:停止。2.一词多义:A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猿则百叫无绝(断,停,停止)B上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边)C无 直视无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不)D百 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E直 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F负 负势竞上(凭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3.词类活用:A、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B、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C、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

6、,飞奔的马)D、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朗读节奏。同桌间可以互相探讨,能够正确朗读。注意写景的句子,要读出感情。小组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能正确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理解一词多义。 小组选派代表完成分配给本组的翻译任务,本组或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补充和纠正。让学生积累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训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品味分析文本1.从标题形式来看,这是一篇书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试找一下作者要告诉朱元思什么?明确: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写了这里

7、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主要目的是: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朋友归隐山林寄情山水。2.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奇山“奇”在什么地方?明确:高、险(峻、峭、陡)3.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异水“异”在什么地方? 明确:急、清4.景色描写夸张、比喻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运用。 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请从文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或从不同角度描写的语句,并加以分析。学生合作分析讨论,在教师适当引导下完善答案。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发现景物特点,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分析

8、掌握文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深入拓展研读八年级上册的三峡与本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小组合作完成本题目。锻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文、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课后小结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 吴均总分静清澈:缥碧 千丈见底 直视游

9、鱼动听觉:泠泠泉声 嘤嘤鸟鸣 千转蝉声 猿声不绝视觉:高山寒树 轩邈 高山成峰湍急:甚箭 若奔奇山异水奇山异水配套资源一: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课件所在网址配套资源二: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二、学习重点:理解文中的难词、句,掌握写景文字内容。三、学习难点:1.对景物的感悟。2.本文的语言特色。四、学习方法:提前预习、分析讨论、总结五、学习过程: (一)、回顾所学诗文,写出几

10、句写景诗句。 (二)、反复诵读课文,争取能进行背诵,整体把握文意。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韵yn 柯k 飘pio荡 轩 xun 邈mio 泠lng 嘤yng 缥pio 碧 横hng 柯k 窥kui 鸢yun 和h 鸣 戾l 天 急湍tun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注意重读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奔”二字上。)不好断句的是: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

11、言要简洁而生动。(三)理解课文1.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全文可分三层,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第二层分写 “异水”,以 写水流舒缓处,以_写水流湍急处。第三层再写“奇山”,以_、_、_、_、_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先总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正面描写异 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侧面描写 清澈 (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对偶比喻)

12、(清、急) 后分 夹岸高山千百成峰 (视觉)(拟人) 奇 山 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听觉)(对偶)(高、寒) 横柯上蔽有时见日 (视觉)(对偶)鸢飞戾天者窥谷忘返 (感觉)(比喻、对偶) 参考答案:理解课文 1.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文。 山水小品是指文章内容,而骈体文是指语言特点。 2.一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 竞 轩邈 争 直 泉声 鸟声 蝉声 猿声配套资源三:九年级(上)语文与朱元思书达标检测题基础巩固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碧( ) 急湍( ) 窥谷忘反( ) 泠泠( ) 轩邈( )经纶世务( ) 横柯上蔽( ) 嘤嘤( ) 在昼尤昏(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从流飘荡: 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负势竞上: 千转不穷: 经纶世务者: 水皆缥碧: 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3翻译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