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25589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培养守纪律的常规习惯。 纪律是成功的关键。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养成好习惯的保证,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石。家长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才能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 1、课堂纪律:在课堂上我们是这样要求的“铃响进教室,学习用品齐。端端正正坐,认认真真听。看书要仔细,提问多动脑。发言先举手,回答要得当;态度要大方,声音要洪亮;说话要说完,听话要听全。读书流畅响,正确有感情。写字三个一,整洁又规范。天天好好学,成为栋梁材。”(写字姿

2、势非常重要,一尺一寸一拳头三个一一定要做到。每天写作业家长要时时提醒“写字注意三个一,左手按本右手写”。除了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更重要的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宁可让孩子写好少写,哪怕暂时学习成绩不很好,也不能让孩子养成潦潦草草的坏习惯。) 2、课间纪律:在课间我们是这样要求的:“老师下课出教室,课间不闹不喧哗。打架骂人要杜绝,文明游戏都喜欢。不走花坛走正路,不能爬窗不踢墙。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不乱丢。保持环境整洁美,决不随地大小便。课上课下守纪律,养成习惯益终生。” 另外,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好习惯不再细说。 小学

3、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俗话说:“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家长要善用表扬的武器为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发现不好习惯及时指出来。好习惯养成了,是一辈子受用的。素质教育实际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俗话说:

4、“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家长要善用表扬的武器为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发现不好习惯及时指出来。好习惯养成了,是一辈子受用的。素质教育实际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 “请”、 “您好”“谢谢”、 “对不起”、 “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

5、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集合做到 “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二)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 “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 “人格力量”。细化目标: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三)尊重他人的习惯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细化目标: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

6、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四)守时惜时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五)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细化目

7、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六)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

8、写乱划乱贴。(七)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细化目标: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八)勤于动手的习惯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细化目标: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九

9、)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细化目标: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十)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细化目标: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

10、,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内容及方法幼小、小初衔接工作研究好的行为可以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塑造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生。学习、做人无不如此,成绩的高低、品德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又取决于成长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大人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大人的行为。这时候,老师、家长除了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之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

11、渐塑造孩子完美的性格。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怎样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呢?周弘教授在对他双耳全聋的女儿的教育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锦囊妙计:用教孩子说话的方法培养孩子,把孩子当天才来培养,对孩子学业上的暂时落后要宽容,要赏识孩子哪怕是在别人看来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要将孩子的现在与过去比较,用放大镜去找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行”,哪怕天底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也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而自豪。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

12、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记者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了美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要养成那些好的行为习惯呢?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现主要就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内容及方法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3、:一、学习计划制订的辅导: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天学习的内容都不同,如果没有计划,就会手忙脚乱,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时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二、课前准备的训练:从星期一开始,每天早晨自己穿衣、整被,洗脸、梳头,吃饭、刷牙,带齐课本、作业、文具,衣着整洁、精神百倍的去上学。课前要做好物质、知识、心理三方面的准备,即准备好当堂所需书本、文具、

14、练习册等;思考上节所学或当堂欲学内容;暗示自己一定能学好新知识。三、预习方法的辅导:预习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四、听课方法的辅导: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2)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或标重点符号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

15、忆。(3)多动脑。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4)主动练。在课堂上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做到有问题不过午(晚)。五、复习方法的辅导: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学科知

16、识的体系。课后复习的方法包括:(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3)整理笔记,对课堂记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老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分配复习法,指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之后在时间上每隔一定时期回过头来再复习,只是在时间间隔上逐渐拉长。比如上一单元讲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一周后再复习,两周后再回头简略地复习,一个月或一季度后再复习。事实表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六、写作业方法的辅导:通过写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