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622569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郑湛泷日本自由贸易战略浅析目录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基础分析在亚洲缔结FTA对日本的影响及主要障碍分析农业保护在日本亚洲FTA战略中的体现基本结论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基础分析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作用所谓FTA是指两个或更多国家之间的契约安排,规这些国家相互给予优惠的市场准入。目前亚洲兴起的FTA内容不仅包括货物自由贸易,而且还涉及服务、投资、政府采购、人员流动和知识产权等多项领域的相互合作。这种广义上的FTA又被称为“经济合作协定”。 FTA对以WTO为代表的世界规模的自由贸易体制能起到补充作用。与以WTO为代表的世界规模的自由贸易体制相比,其更加灵

2、活的特点,将可能缩短缔约国谈判的时间,加速区域间的自由贸易化;新兴的FAT除货物贸易外,还涉及投资、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合作,起到对WOT体制的补充作用。FTA 的法律依据 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由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遇组成。其“最惠国待遇”是指在货物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法律依据主要是被纳入WTO法律框架的GATT第24条和根据乌拉圭回合确定的GATS第5条,FTA可以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其成立的条件主要包括:(1)不提高对区域外的贸易壁垒(2)区域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所有贸易壁垒(3)全部谈判在10年内完成。FTA的

3、经济效应通过降低区域内关税,直接促进成员国间贸易,即静态效应。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间接促进成员国经济成长,即动态效应。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交易条件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指,消除FTA加盟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区域内贸易增加。该效应使区域内进口国的消费者比FTA建立前可以更便宜地得到各种商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由于区域内出口的增加,也刺激和扩大了全体成员国的经济。贸易转移效应指通过FAT的建立,将原来TFA区域外的进口转变成从区域内成员国进口的效应。而加盟国之间贸易量的增加,扩大了对非加盟国的影响力,从而使加盟国的交易条件得以改善的效应,称为交易条件效应。所谓动态效应主要包括

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效应和资本的累积效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效应还可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因区域内贸易的增加而扩大了国内市场,即市场扩大效应因进口引进外资的增加而活跃了国内市场,即促进竞争效应因FTA的建立,各成员国间更易相互交流或引进先进经营方法和技术,即技术扩散效应FTA谈判时,各成员国因彼此间相互制约缓和了国内限制、甚至对国内制度进行改革,即制度革新效应。资本的累积效应,可从墨西哥应付货币危机的能力上得到充分的说明。墨西哥先后于1982年和1995年两次遭遇货币危机,与1982年相比,1995年的危机之所以能够得以较快克服,经济及早走上恢复的道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加盟了NATFA。入盟

5、使它得到来自盟内其他成员国的大量投资,较快地积累了资本增强了应付危机的能力。当然,根据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只有区域内产品才能享受到FTA区域内的关税免除待遇,而对区域外产品则给于严格的限制。这种区别促使区域外的企业为加入该自由贸易区域内的同时,使企业改变以往增加出口的做法,代之以增加直接投资在区域内建厂生产。这种动态效应被称为投资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日本的FTA战略日本在战后一直奉行多边主义的贸易政策,强调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日本认为,参加地区贸易协定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20世纪90年代后,自由贸易协定的盛行使日本感到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由贸易

6、协定本身的性质在发生变化,即在成员国互惠的同时,更具有开放性质。自由贸易协定已成为一国贸易政策的有效工具。参加自由贸易协定能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形成更大的谈判力量。此外,中国加入WTO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影响的扩大,更使日本产生了危机感。这一系列原因使日本改变了单一的多边政策,朝区域合作方向发展。日本外务省2002年10月制定了日本FTA战略,正式提出了日本对FTA的基本立场、谈判和签署FTA的基本原则、选择主要谈判对象的原则、选择主要谈判对象的具体标准和FTA战略的重点。日本在亚洲地区的TFA战略总结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分别与韩国、东盟老五国缔结双边FTA;第二步是

7、以东盟老五国双边协定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加入条件,吸收其他东盟国家加入,以完成与东盟整体的FTA关系;同时日韩FAT形成后,日韩共同探讨扩大地区合作范围的可能性;第三步是以日-韩FAT和日-东盟FAT为轴心,吸收中国加入,最终实现“10+3L”亚洲自由贸易区的长期目标。在亚洲缔结FTA对日本的影响及主要障碍分析在亚洲缔结FTA对日本的影响经济效应方面,日本与亚洲缔结FTA,在降低关税方面潜力很大,可以获得更大的贸易促进效果。从单纯平均关税税率来看,欧盟为43.1%、中国为10%,韩国为16.1%,马来西亚为14.5%,菲律宾为25.6%,泰国为25.8%,印度尼西亚为37.5%根据日本的测算,如

8、与东盟建立FTA,2020年东盟对日出口额将增加206.30亿美元,日本对东盟出口额将增加200.22亿美元,将分别比1997年增加44.2%和27.%5。由于贸易扩大,日本与东盟GDP年均增长率将分别提高0.07个和1.99个百分点。其次,日本可以利用各种资产如金融、技术以及其它生产方面的优势,建立与FTA相应的高效机制。另外,日本社会老龄化、出生率下降的现象日趋严重,劳动力不足将会是日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新兴的FTA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方面的内容,还涉及服务、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这对于缓解日本的劳动力不足的压力、维护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促使原本在FTA方面落后的日本制定了F

9、TA战略,并将其重点放在了亚洲,但是日本在制造业方面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国际竞争力(工业制品平均关税1994年就已下降为1.5%),以及在世界上自由贸易程度之高,并没有使其在亚洲的FAT谈判顺畅无阻。相反,农业保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拖了日本贸易自由化的后腿。农业方面,日本农产品平均关税为64.9%,大大高于美国的10.9%和欧盟的15.7%,保护程度相当高。在亚洲,日本与韩国、东盟、中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与这些国家建立FTA农业问题将难以回避,因此多年来一直依靠政府补助金和贸易保护的农业成为日本在亚洲缔结FTA的主要障碍。日本保护农业的现状分析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0、,农业生产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规模经营小且兼业农户比重增大。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商品率高。农业劳动力减少并加速老龄化。粮食自给率低。日本有自给生产能力的粮食和畜产品仅限于大米和鸡蛋。日本主要的农业保护政策日本农业保护政策主要体现在税制、补贴和控制进口等3个方面日本每年的农业补贴总额在4万亿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2800亿),农民收入的60%来自政府的补贴。2000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己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同期的农业产值只有1.1%,农业补贴超过了农业产值。农业保护在日本亚洲FTA战略中的体现日新FTA的缔结1999年12月,日本、新加坡成立了政府官员、学术界和企业界组成的联合研究

11、小组,对两国间成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合作领域以及双方从自由贸易区可获得的潜在利益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如何灵活处理农业、林业、渔业等敏感行业进行研究。2000年10月,双方开始进入政府协商阶段。经过12个回合的谈判后,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了日新新时代经济合作协定,标志着日新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成功。农业在新加坡经济中的地位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转贸易非常发达,历史上新加坡曾经经历过四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这四次调整,新加坡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迅速壮大,如金融与商业服务在GDP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11.5%,增加到1993

12、年的28.8%,而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农业和渔业的发展空间愈益缩小,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1960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1993年降至0.2%。新日贸易缔结新日新时代经济合作协定的分析这份名为日本新加坡新时代经济合作协定(简称JSEPA)在关税部分规定对现有两国货物关税削减98.%5。新加坡承诺对日本所有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日本承诺将现有的,对新加坡进口产品关税税目34%的实行零关税提高到77%。由于日本对农产品的敏感性,在这方面的减让并不大。日本一开始与多个国家进行了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这些国家是新加坡、韩国、智利和加拿大。但最终促使日本首先选择了新加坡。

13、其中农业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农业在新加坡的经济中比重较低。JSEAP的签订,对日本来说,其突破无缘于农业,而在于改变对FTA的态度、参与FTA的开端。而且,日本有意通过与新加坡的FAT,在国际上表现其在农业方面的强硬姿态,在以后的谈判中获取更有利的地位。日本与韩国的FTA战略关系早在1998年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访问日本后不久,就提出建立日韩TFA的建议。之后,韩国贸易部长在吉隆坡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向日方提出成立日韩经济关系研究小组,研究内容包括日韩FTA可能产生的效应。但由于来自两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尤其是韩国,因为它与日本有长期贸易逆差)日韩FTA发展进程受阻。2002年,双方达成日韩

14、双边投资协定,保障双方投资企业在对方国的利益,但此时真正的双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仍未开始。直到2003年12月,也就是在韩国提出建立日韩FTA的五年之后,日韩双方才正式就双边FTA展开正式谈判,并决定在2005年确定日韩TFA的进程时间表。韩国农业的现状日韩农产品贸易日本与东盟的FTA战略关系日本一直将东盟看作外交战略的重点,对于平衡亚洲的战略关系意义重大。日本同东盟经济上互补性较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东盟传统的农业国居多,日本是他们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对象国,因此农业问题成为谈判桌上的“烫手山芋”。与马来西亚的农产品贸易与泰国的农产品贸易日本与中国的FTA战略关系日本在FTA

15、战略中表示,鉴于亚洲最终将以中日韩和东盟为核心实现经济联合,因此,从长期战略考虑,日本将着眼未来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日本认为:中国刚刚加入WTO,当前的主要课题是建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国内经济体制。为此,日本将密切注视中国履行WTO协定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和日中经济关系的动向,并根据WTO谈判和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进展情况综合考虑,确定相应得日中自由贸易方针。与日本的农产品贸易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如前所述,日本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业人数占全国总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现象十分显著,这都严重限制了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地域辽阔,耕地、林地、水资源都较为丰富,农村劳动力资源也极为丰富。农产品供给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出口额不断增加。由于农业生产资源察赋的差异,中日农产品贸易形成了中国净出口农产品,日本净进口农产品的格局36。依照资源察赋国际贸易理论,一国应出口本国资源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资源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所以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完全符合资源察赋贸易理论,日本从中国进口农产品会使其本国公民的消费福利增加。一旦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屏障取消,中日间农业实现自由化,日本消费者将会有更多机会享受到中国丰富且价廉的农产品资源,而同时也将给日本的农业以冲击,甚至“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