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21179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值得借鉴的IT部门绩效考核2008-09-10 06:00出处:比特网作者:论坛【我要评论1】导读IT部门因为技术上的独特性,人力资源部很难将绩效考核做得很透,信息主管或CIO必然要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或者参与建立IT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但与技术相比这可能是有挑战和难度的任务。一般来讲企业的绩效考核是由人力资源来做的,市场部门、生更产部门的绩效考核相对成熟一些,IT部门因为技术上的独特性,人力资源部很难将绩效考核做得很透,信息主管或CIO必然要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或者参与建立IT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但与技术相比这可能是有挑战和难度的任务。公司内部针对资科中心等各部门做年终考评,大家也面临着很多困境

2、,到底该怎么考核,很多人无从考核。对开发人员考核还比较好处理,测试人员的考核就很难处理,以他们发现的问题来衡量好,还是以漏掉多少程序漏洞为依据进行考核,就很难判断.维护人员的考核就能难了,开发人员比较容易用成果来衡量,维护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只是解决了运行故障问题,怎么量化他们的贡献真有难度,如果像软件公司那样拿记录表要用户签字的话,非常繁琐,一签字就有责任,用户部门比较反感。技术服务处人数相对而言比较多,有七八十人。他们比较分散,对那些人的管理,尤其是考核太难了,一般对他们的考核是双向的,他们是大区形式的。技术服务处本身是直线的,对他们没有更好的依据来做考核,是非常困惑的地方.IT架构与绩效

3、考核企业对信息化的渴求已经是一个趋势,IT架构的合理性是的进行深度绩效考核管理的基本要素,正如信息化的执行需要建立信息化战略的框架上一样,企业首先解决好IT架构问题。天宝国际集团中有三、四家都是做变压器的,即电视、音响上面的变压器。IT部门的技术人员不多,也就五、六个人,但电脑就有几百台,虽然有很多个应用系统,但没有形成一个规模。从成员、和投入上来讲,现在还差一个层次,正在进行结构调整,逐渐增加投入。天宝国际采用中心运作制,设立了五大部分:制造中心、财务中心、PMC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研发中心,部分制造中心下面还分一部、二部、三部,部有部长,部下面还有科。人力资源部由细分为:人资部分、能资部门

4、、后勤部分,IT部门是人力资源中心下面的新增加的一个科。将来也会也会变成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下面所属的所有的利润都独立分开,包括成本、材料、报废率等。天宝国际有很多都很实用应用系统,有报价系统,专门做产品迅速的报价。还有一个是配套的一些系统,像产品的分析报告,在生产之前做一个报告给生产部门。系统其实都比较简单,但是个数比较多,所以在评估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惯性。现在买的系统太死板,或者有一些功能根本没有,这也是评估ERP的时候做错进度的原因,明年ERP会继续拿出来作为一个工作内容继续寻找好的产品。汪牧青介绍了现在比较多见的架构形式:独立的IT部门或中心、在总裁或总经理办公室下面、在财务部门下面

5、,在人力资源中心下面比较少见,天宝国际的情况是将行政后勤等部门都放在人力资源中心,作用和地位与行政后勤部门相当。即便独立核算,没有直接向总裁负责的花,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大家对天宝的架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方案不符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说明老板不重视IT,咨询顾问公司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是一个多中心结构的,熊伟介绍了可借鉴的架构:我们集团分十几个事业部,每一个部就是一个中心,大部分都有十多个利润中心,包括计算机世界报,经理事业杂志、微电子世界杂志、消费电子世界报这些媒体是一些利润中心,调研机构也是利润中心,经济世界在线也是利润中心,我们五个分公司也是利润中心,这些利润中心都是平齐

6、的;成本中心,印务就是成本中心的;还有支持中心,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部都是支持中心的,都是平齐的,管理人员都叫CIO。卢本平继续介绍了天宝在IT架构方面正在发生的转变,以前电脑开发方式以个人主义的方式为主,出现了一个局面就是系统多,维护人员接受不过来,这种局面很尴尬.以前做的全都是虚假的一面,老板看了之后觉得也没有达到真正的管理目的。现在我们有专业的顾问公司替我们做,目的是对组织架构方面进行调整,下一步做广位的分析和广位的绩效,和竞争、行政方面的东西,目前所做的都是自我评价。作为主管要去管下属,没有特殊情况,也不好意思减他们的分,或者给他打90分,原始是100分,减到90分以下,就会扣工资。如果

7、过得去的话,91分是这么多钱,95分也是这么多钱。如果有系统投诉、电脑投诉的话,就给他98分、99分.这次参会期望能多学习,为公司收集一些如何进行IT绩效考核的经验。考核的原则与方法徐锋林:实际上要知道绩效考核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的目的实际上是激励员工更好地去工作。考核要从整个公司发展的角度来制定这些方案,具体在操作的时候,不同企业有不同方法,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考核制度。我提的是两个原则性的方法,具体操作会有很多工作,原则大家都知道,具体怎么去运用这些原则就是各个企业的事情了,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去做。绩效考核归根到底是要激励员工,要把这个目的搞清楚,是实践所倡导的价值.就像

8、以前所说的“人管人管死人”。绩效考核是为了更好地去促进员工,更好的工作是最终目的,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绩效考核的目的也达到了.帮助进行会议记录的徐锋林介绍了专家在这方面的建议,他说:我刚刚去做了一场记录,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力学院的副院长孙健敏教授讲的,那次讲座的内容是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他说中国的企业存在两个误区:第一,我们习惯于把考核分数定成100分,再逐个往下减.实际上减的时候,分数很难打,这像李总说的,分数都很高,减不下来.实际上应该怎么搞呢?国外有一套做法,实际上试用下来也是合理的。所有的员工起点分都是60分,然后把公司所倡导的精神和公司所要求员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根据这个宗旨来定考核的

9、指标,有的指标可以忽视了不要,然后把公司反对哪些东西作为扣分的指标,予以强化,这样分数差距就很大了。还有一点打分只是一个目的,但是你要团结大多数,因为有一个最明显的原理孤立的都是少数人,所以优秀的不能比例很少,如果你限定了优秀的只能是10,那么就会适得其反。要扩大优秀员工的比例,可以像华为那样优秀的搞80,20的人不行,毕竟在整个企业里面捣乱的人很少,所以要扩大优秀员工的比例,这样做绩效考核才能激励员工.起点分不能定100分,因为需要扣分,大家还有一个面子问题,把起点分定成60分,我们企业倡导的一些方法、宗旨、提倡的一些东西就把这些指标分数定得高一点.比如员工的忠实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班等

10、指标,以加分的形式加进来。任何人进到考核季度的时候,大家起点都是60分,在考核的时候,公司倡导的项目就加分,公司不倡导、反对的就扣分。汪牧青分析到,我们百分制制度是假定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再从中挑毛病。60分是指普遍人,做得好就表扬,这个理念也正确。不能搞考核搞成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搞成表扬与自我表扬.在评价方法方面,可以采用360度、平衡计分卡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考核,除了主管往下评,业务部门帮助评,下级也要对上级的评,这个在考核体系里还是可以引入的。傅柳燕所在公司在评价方面采用了自评、主管评和老板评三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后的评价分,比起单独由上级评定要更合理一些,在他们的分体系中,自评占

11、30%,直接上级评分占30%,老板评分占40.大家对自我评分的做法有些担忧,可能出现不符合实际的评判结果。也有一些公司有自我评分的安排,但到不将结果合并最后的评分中去.傅柳燕介绍他们的做法是在自评部分作了很多细化,按照执行效率、态度、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一项评一个小分,最后得到加权平均分。自我评分增加进去后,需要进行后期的调整,让员工了解到自我认识是否准确,都与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发扬优点是有帮助的.是否将自评加入总的评分中,要看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如何,企业文化强烈的企业这方面的风险会小一些。滕胜具体介绍了他们的做法,我们公司也做三个评:自评、初评、复评。自评的分数评上去之后,初评只是在

12、自评上面做一些调整,很多主观都变了。根据他自己来做一些判断,后来逐渐把自评改成了内部评,没有自我评,做一个内部交叉评定,然后再来初评和复评。要我来给自己打分的话,我觉得这个月自己打的分要比上个月高一点,结果真的高一点.其实做部门主管都有这样的心态,不是说他对评价会很主观,如果你觉得自己评定还可以,你就这样评下来,经过加加减减之后,最终分数反而比表现好的还高一点。大家对评分方法进行了讨论,傅柳燕认为每一种绩效考核的办法都有优点和弊端.有的比较软性、有的比较硬性,也有软性和硬性相结合。我觉得目的性最重要,最终能够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和对自己的监督。腾胜则表示,绩效考核最主要的问题是如果你做出来的东西不

13、能正式的反应问题,像IT电脑部门这种,大家认为技术性很好。评定让有的人感觉到不公正,不能体现出价值,但不作绩效考核更难管,与大锅饭一样是不行的。我们基本上从这几个方面做,作绩效考核时,先强调我们的要求,我们做考核不根据技术来的,首先根据你的服务,第二是预防,第三是完成的工作量或技术水平.大家如果都达到一致了,评定起来就比较容易接受.不是我是技术高手我的分数一定高,企业里面的IT不是需要很高的高手,也留不住这样的高手。案例分享:来自天音通信的肖刚进行了沙龙中最完整的案例分享,他说我是天音通信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听大家都知道是卖手机的,在广州、深圳做一些零售,大家都街上看到一些店面.我们主要以摩托罗

14、拉的产品为主,还有索爱等一些大品牌作全国性的批发,每年四百到五百万的销售,利润在100个亿左右。我们总部在新闻大厦,在全国有30几个分公司,100多个办事处。整个IT的架构是由总部集团建立起来的,下面还有两个子公司,一个是零售,一个是售后服务,手机维修。两个子公司相对独立,有自己的IT部门,总部对IT部门做一些规划和服务,有一些重要的服务可能放在我们这边比较好管。我们这一块IT部门有20多个人,目前分成两块:一块是开发,主要针对公司内部的业务系统,二次开发以及具体客户需求做的小系统;另一块是运营管理,后台机房、用户日常电脑故障.在明年还有一个二级行政部门出来,应用于管理整合。目前绩效考核这块没

15、有自己特殊的方法,30多个分机构都是根据整个公司的考核指标来走的.我们每个分公司都有一个兼职的IT人员,每年有两次培训,做当地分公司的IT维护人员.这个人员的考核是每个月考核一次,由IT部门做出业务考核,针对整个IT的环境,比如分支机构,服务器的管理,相对重要的核心业务系统、CRM系统的维护,还有一块是日常的电脑系统,收发邮件或常见的小问题等,每个月我们会对反映过来的回馈量作一个综合的总结。比如分公司那边有10万个用户忘了邮箱的密码,我要对分公司的维护人员每个用户减一分,具体有一个惩罚。我们每个月对分公司的信息兼职人员做考评以后会有一个奖惩,第一名有多少奖金,第二名有多少奖金,因为他是一个兼职

16、,这一块只是奖没有罚的。到年底的时候会根据12个月,他的绩效考核来评定年度的,这个情况中间会大一点,这块是对分公司信息管理的考核。对于总部,现在分两块:一是开发,我们主要跟项目走,现在用户部门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增加一个模块,这个开发在项目立项的时候,项目经理说必须明确项目考核方案,要像老板要算清5万块钱的奖金,具体在每个阶段怎么分发、怎样考核,要有一个明确的做法,具体项目做得怎么样,会记录到年终来进行考核。我们按季度、按月来做,都是统一到年底考核。开发这一块有一些项目做完了,还有一些资金分配,有一些项目定的计划,完成的情况,具体的投入比如我原来要开发的这个项目,计划要20万,结果花了30万去做了,这就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运营这块相对不是特别规范,这方面很难量化,基本上也是在推动ITSM这一套东西,效果不是很好;还有一块是前段的维护,如果有热线电话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