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619317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呼唤“主动权”的回归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 既然是“主人”,则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审视当前的小学教学,不难发现:学生真正享有的主动权少之又少,教师过多地占有控制权、支配权,学生较多的是被动接受权、被动适应权;与之相应,学生的“主人”意识非常淡薄。因此,数学教学呼唤着学习主动权的回归,呼唤着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就是要倡导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确立“以学为本”的观念,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

2、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一、把探究权还给学生 只有让新知识成为学生“探究”的所得、“创造”的所得,这样的教学才是生动的、鲜活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同时,对于教学来说又是一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为此,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激发探究欲望,尽可能地提供探究的机会,确保自主探究的机会,确保自主探究的时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猜想、验证、想象、创

3、新的过程。凡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解决的,教师决不暗示。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改变传统教法,即教师一人实验演示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最有可能跟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又关系?卫生么?”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认为只有在保证底面相等和高也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结果最能反应出圆锥与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试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地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得出的结果,学生不会忘,而且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探索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二、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会学习、善学习是信息化社会公民的基

4、本素养,“学会学习”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具有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学的能力,只有在自学的实践中才能培养与形成起来。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讲”代“思”以“讲”代“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总是乐于将知识掰开揉碎了“喂”给学生,总是喜欢充当学生的眼睛剥夺学生的自主权而满足于口耳相传。表面上看,教学效果很好,教学很省事。事实证明:这两种做法都无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这样的教,学生不是越教越聪明,而是越教越“懒”(习惯于从教师那儿获取知识),越教越“笨”(学生不会思考、不会提问题、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对此,我们提出:把先学的权利还给

5、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学习。采取的基本做法是:1、组织课前先学。以一组精心设计的预习题引导自学,初步理解新知,并且提出预习过程中的问题。2、小组交流再学。在组织大班交流和教师讲解前,先安排小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懂?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完成第二次自学。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通过课前预习、课内小组交流,学生的疑难点集中在单位“1”的理解上。接着,教师就单位“1”的认识组织大班交流,并适时点拨、讲解,使学生理解: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三、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

6、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该理念落实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练”、因材施“考”,体现在学生这一头,就是要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减少统一性与刚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例如,在习题的解答上,我们重视让学生理解习题的不同解法,但不强调所谓的“最佳”策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解法。又如在习题的提供上,我们精心为学生设计练习“套餐”、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一般分为A、B、C三类:A类以仿例题为主,B类以变化题为主,C类以开放、实践、创新题为主。此外,教学中还可以放还、需要放还给学生的“主动权”还很多,如:操作权、评价权、争议权,等等。显然,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不是一“放”了之,对于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且要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及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同时,也只有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才能完成由课堂主宰者向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