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19124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6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抵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A10.30秒B10.59秒C10.88秒D10.18秒7以下事例中,不可以说明声波传达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激烈的振动,用来冲洗钟表、眼镜等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将药物击碎后与空气混淆形成“药雾”D依照隆隆的雷声,我们可以判断出大雨将至8以下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2、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盛夏,荒野里雾的形成暮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BCD9小欣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以以下图,观察图中情况可知,她要研究蒸发快慢能否与A水的温度相关B水的表面积相关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相关D水的质量相关10保温瓶中装有1000g、0的水,此后放进100g、-2的冰,盖好瓶塞,则A水质量变大B冰质量变大C冰、水质量不变D冰、水温度均无变化1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址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行程时间图象)以以下图,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

3、过4s,甲乙相距8m12以以下图,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激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消融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以以下图,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cm,机械停表的读数是_s,体温计的示数是_。1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行程时间图象)以以下图,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v甲_v乙(选填“”、“”或“”),S

4、。15晓丽在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16实验室里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规律制成的。17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严禁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淆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开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质气温为_。18观察图中甲、乙、丙三种声音在同一示波器上的波形图可知:它们的音调_,响度_,音色_。(选填“相同”或“不一样样”)19跟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

5、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快速吸热_,使空气温度急剧降落,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成小冰晶,冰晶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碰到暖气流就变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三、实验研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0如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 在BC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状态,消融过程用了_min。(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_。21某小组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选填“左”或“右”)图。(2) 依照实验记录的数据,作

6、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说明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能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能否连续沸腾。(4) 水沸腾时,杯口周边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假名称)形成的。22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1) 实验时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10.90m,又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终归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6s。(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

7、24s,那么小车在斜面上半段的均匀速度v2_m/s;在斜面下半段的均匀速度3_m/s。v(保存两位小数)(3) 依照计算结果可知,小车做_运动。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23以以下图,是一辆汽车在甲地和乙地之间来回行驶的图象,纵轴表示走开甲地的行程,则:(1) 甲、乙两地距离多远?(2) 整个过程中的均匀速度是多少?(3) 由乙地返回甲地的均匀速度是多少?24某司机驾驶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巅峰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巅峰的距离有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流传的速度是340m/s)2017年秋

8、季学情调研答案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ADBACDBBBC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1.25337.536.6148m15振动音调16热胀冷缩173018相同不一样样不一样样19升华凝华三、实验研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0(1)固液共存3(2)22021(1)B左(2)99小于(3)停止加热(移开酒精灯)(4)液化22(2)0.110.23(3)变速(加快)直线四、计算题(共12分)23(6分)(1)由图象可知,纵轴表示行程,最大数值为S170km70km,所以甲乙两地距离为:(2分)(2) 甲乙两地来回的距离为:S22S1140km,所用时间为:t1140min7/3h,整个来回过程中的均匀速度:s2140kmv160km/ht17(2分)h3(3)由乙地返回甲地所用时间为:t2140min60min4/3h,由乙地返回甲地的均匀速度:s170kmv2452.5km/h(2分)t2h324(6分)声音经过的行程为:S1v1t340m/s4s1360m(2分)汽车的速度:v254km/h=15m/s,经过的行程为:2215m/s4s60m(2分)Svt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巅峰的距离为:S(S1S2)/2(1360m60m)/2650m(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