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本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6140844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陶瓷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陶瓷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陶瓷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陶瓷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瓷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基本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瓷基本知识一一古代彩陶的制作流程(图片)占代彩陶的制作流程首先使用研磨石、研磨盘 石斧,类似毛笔的工具(1)等分或分隔彩陶除个别器物外,均为圆形器物,基本是由多组纹饰构成横向展开的彩绘带,少数彩绘为纵向。所以,首先要设法将彩绘部位加以合理等分或分隔,然后再 分组绘画纹饰。由于器形各界,等分的方法也不同,竖长型器物多以横向平行线从 上到下将彩绘部位分隔;横宽型器物则以纵向平行线将器物由左向右等分。彩绘的 图案带有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和多等分,都因主题图案纹饰而定。有些图案较 为简单也易划分,如鱼纹盆,把圆周横向分为二等分,绘两组相同纹样的鱼;花瓣 纹彩陶盆是先用垂直线将器物腹部横向二等分,之

2、后再四等分、八等分,最后绘成 八组花瓣纹图案。还有些器物的彩绘部位为单数分隔,如永靖三坪出土的被称之为“彩陶王”的彩绘瓮,它以平行线将彩绘部位 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之后再分部绘彩。等分线或分隔线不仅可作为备部位不同图案的 间隔线,又成为边框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半山、马厂类型的图案繁密复杂,等 分或分隔极为精细,如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连续重弧纹彩陶瓮,需将圆周等分为 11份,可见当时此项工作的难度非同一般。因此,当时也许已经有了用来等分的 工具,否则,这11组弧线难以等分得如此精确。对于带耳的器物,这些附件都是 最方便、现成的等分点。(2) 定位仰韶文化晚期以后,彩陶出现了大量的旋动连续性图案,且极

3、富整体性,又无 法分隔,用等分法显然己不能适应彩陶发展的需要。根据此类图案的特征,首先要 整体规划布局,确定其定位点或定位圆,并划分彩绘部位。如陇西吕家坪采集的尖 底瓶,需用三个涡纹的中心圆。点作为定位点,然后再以圆点为中心,向四周引出 弧线,构成连续的漩涡纹。半山、马厂类型的彩陶,多以圆圈为主题花纹,于是圆 圈便取代了圆点,演变为圆圈定位,如半山类型的彩绘,要先绘岀几个大圆圈、葫 芦纹等,再绘其他周边补充辅助的锯齿纹等图案。马厂类型彩陶也是如此,先绘出 四大圆圈的轮廓,其后填充圆圈内的网格图案,以及周边空当的细碎纹饰。(3) 先主后次,由繁至简彩陶图案一般可分为主题纹饰及非主题纹饰。主题纹饰

4、绘在器物最醒目的位 置,其他纹饰或作为陪衬、补空,或饰在口颈部、下腹部,2起辅助装饰的作用。绘彩时,要把握重要位置,先绘显要位置的主题图案,后 绘边角的附属纹饰,以便整体达到完美和谐的效果。永靖三坪出土的彩陶瓮,上中 下分为三格,由三部分图案构成。中腹部一格最大,主题图案位于中间重要位置, 需先绘作为主题的旋涡纹,之后再于周边空白之处填画小同心圆,上下腹部的其他 纹饰最后完成。半山类型彩陶,图案繁密精致,绘画难度大,但仔细观察分析,虽 然黑彩图案占据主要空间,仍不难看岀整体图案是以红彩为骨干,红色的线条还起 着等分定位作用。黑色锯齿纹或条带、条块间隔于红色线条之中,黑红相间彼此辉 映,形成完美

5、的画而。因此,看来半山类型彩绘的绘画程序应是先用红彩勾画岀主 干纹饰之后,再绘制黑彩图案。总而言之,先绘主题图案、骨干线条,就能控制整 个画而,使布局更为合理美观。(4) 先勾轮廓,再填充自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了较多的网格纹,其外轮廓有圆形、椭圆形、葫芦形、三介形、回形条带等等,而且轮廓内填充的网格亦越来越密集精细。对于这类器物 进行分析,应是先绘外轮廓,其后再填充轮廓内的网格纹、菱形方块纹等纹饰。如 鋭鱼纹彩陶瓶,应是先勾勒鋭鱼的身躯之后再绘其躯体内的网格纹及肢体。半山类 型的葫芦纹彩陶壶,显然应先绘出葫芦的外轮廓,然后填充葫芦内的细网格纹,最 后再用其他线条纹饰将周围空当补充完善。马厂类型的

6、单耳杯,需先绘岀回形的条 带纹,再绘条带间细密的网格纹,约1平方厘米的条带间,有5条纵横交错的经纬 线组成,当时画工精湛娴熟的技巧以此可3见一斑。如若不然,线条则会粗细不一、疏密不匀,或线条弯1山以致造成重叠 等等。由此可见绘画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彩陶的质量与美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从早期的手制 经慢轮修整,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最早制陶 是没有陶轮的,大约在距今7000年后才产生了慢轮,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下游 的龙山文化才发明并使用了快轮。手制又可分为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筑成法。捏塑法仅限于少量小型器 物,以及

7、器物上的附件,如耳、足与贴附在器物上成为附加堆纹的手捏泥条等。泥 片贴筑法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泥条筑成法是包括甘肃在内的黄河流域的主要 制陶方法。模制法即以模具为依托的陶器成型方法。它的初级阶段是模具敷泥法,我国最 早的彩陶即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岀土的彩陶,就是以这种方法制成的。而成熟阶段的 模制法则盛行于黄河中游的庙底沟、龙LLJ文化。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在模具上敷 泥,后者却是在模具上垒筑泥条。轮制法是用快速旋转的陶轮拉坯成型的工艺。据李文杰先生观察,只有转速达 到每分钟90周以上,坯体才能迅速成型,低于这个速度,转轮只能用以修整坯体 的工艺。可见慢轮虽己用于制陶,但因无法使陶器成型,因而只

8、可作为辅助手段修 整坯体,所以不能归人轮4制法。根据研究成果,甘肃彩陶的成型方法主要为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筑成法。大地湾一期的陶片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即陶片分层。主要分为内外表层和 内胎层,而内胎层又可分成两层或三层,从陶片剖面就可清晰地见到各层的纵向贯 通纹理。彩陶钵形器内外表层均为红色泥质陶,内胎层为灰黑色,夹有较均匀的细 砂粒。陶片断茬处可见分层脱落现象。由此初步判断,陶坯是由不同的泥料分层敷 贴制作的。为什么可以认定是模制,有几方而的原因:其一,根据制陶工艺的常识, 泥条筑成法制成的陶胎胎壁较厚,而一期陶胎较薄,一般厚为0(3厘米;其二,一 期器型种类简单,而且许多陶器大小尺寸相同,进一

9、步证明模制的可能;其三,也 是最确谧的证据,因为发现了制作器物的内模和制作壶口的外模,均为经烧制的实心泥质模具。由此我们确认最早的彩陶成型是模具敷泥法,即主要以内模为依托, 直接将泥料挤压成泥片,一层又一层地敷贴到模具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先将内模置放在木丿贡垫板或平整的石板上,模具表而撒 上一层细干土,以便制成后的陶胎与模具分离。敷泥时将模具放置在垫板上,大头 朝下,以便操作。直筒罐、深腹罐等,因其内模器壁呈陡坡状,敷泥应自下而上, 否则如果自上而下地敷,胎心则易下坠或断裂。钵的内模器壁呈缓坡状,既可从中 央开始自上而下去敷,亦可从边缘开始,自下而上去完成。敷泥最关键的第一个步 骤是敷第一

10、层胎心泥,以挤压的方法用手使劲挤压泥料,使其牢固5地贴附在模具上不致脱落,然后再一层层地继续往上敷泥。分层所敷的泥片要 有一定的叠压关系,相互间的黏贴而要参差不齐,这样才能将先后所敷的泥片牢固 地黏结在一起。陶胎成型后脱模,然后在陶胎的内外表用手涂抹一层泥质陶土。在一些陶器内 壁发现有自下而上的手指抹痕,正说明表层是抹泥而成的。抹泥时双手分放在器物 内外,用力提拉挤压,既排除了泥层间接茬处形成的气泡,又可消除、抹平器壁的 缝隙,从而使陶胎的结构进一步紧密结合,器表也因此而变得光滑平整。彩陶中的三足器,足是用拼接安装的方法完成的。足用手捏制而成,待水分蒸 发略变干硬时才便于操作。将预先做成的足插

11、入器底钻好的孔洞中,再分别在内底 与外底贴上泥条,将接缝挤实压平,再以泥浆抹光。经对大地湾一期的陶器研究可以看出,此时的制陶者不仅利用器身的内模,而 且还利用壶领部(口沿)的外模,并且熟知泥质泥料与夹砂泥料的不同性能,在同一 器物上间隔交替使用两种泥料。这些事实表明,人们己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说 明这种模具敷泥法并非最原始的制陶方法。对于其来源目前尚不大清楚,有待继续 研究解决。但由于模具敷泥法制作工序繁复,加之坯体的形状、大小都要受到模 具的限制,因而难以制作大型器物。且制成的器物形制单调、生产效率低下,烧制 过程中又往往产生开裂及分层剥落现象,造成许多废品、残次品,因而极大地制约 了陶器

12、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陶器的大量需求,在不断 的生产实践中制陶工艺逐步发6展,以致这种较为落后的制陶方法被随之而来的新工艺一一泥条筑成法取而代 之。泥条筑成法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手制成型方法,在新石器时代是使用最为广 泛、时间最为长久的陶坯成型技术。这种方法是先将泥料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筑成 坯体。在甘肃境内,从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直至青铜时代,始终以 泥条筑成法为制陶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说,甘肃彩陶除大地湾文化之外,基本都使 用这种制作技术。应当指岀的是,在仰韶文化早期,上述两类方法共同使用。圜 底的钵、盆多为彩陶,仍然釆用模具敷泥法。它们的陶片仍是分层的,因此

13、证明与 大地湾一期制作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则在于此时各层陶质一样,均为细泥陶,各层 之间结合得更为紧密牢固。大量使用的平底器、尖底器,则改用泥条筑成法。在平 底器内,有时留有泥条之间的接缝,在尖底瓶内底,可见一圈圈盘旋的泥条痕。到 了仰韶中期,圜底器基本消失,泥条筑成法最终完全替代了模具敷贴法。由此可 见,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泥条筑成法又分为盘筑、圈筑两种方法。盘筑是将泥条一根接一根地连接起 来,呈螺旋式筑起坯体;圈筑是把泥条每根首尾相接,做成泥圈,再用泥圈摞垒成坯体,因而胎壁内侧往往留有泥条 的缝隙。两种方法中以盘筑法多见,马厂期彩陶有时也使用圈筑法。具体操作时有倒筑和正筑两种手段。倒筑是

14、从上部往下部制作坯体,先筑器壁 后筑器底,用于尖底瓶等;正筑法是先制作器底后筑器壁,用于平底器。器底是事先制作成的泥饼,再从器底外侧边缘用泥条筑成器 壁,俗称“天包地”。有时将器底制成浅盘状,从内侧接续器腹,俗称“地包 天”。这种制作是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台上来完成的,泥条一根接一根,根据需要不 断续加或垒筑添摞。器壁各部位的变化,依傑捏泥条的手指控制并改变造型。手指 向内或朝外就能扩大或缩小器物的直径。向内倾斜,器壁直径逐渐增大形成腹部; 向外倾斜,器壁直径逐步缩小形成肩部;与工作台垂直,器壁直径不变,形成直腹 或颈部。因为器壁的薄厚取决于泥条的粗细与手捏的力度大小,所以,在泥条筑成 坯体的整个

15、过程中,手的操作技巧起着决定性作用。彩陶是造型美与装饰美结合的 统一体,造型的完美和谐全凭工匠高超的技艺。造型美是指器物的外轮廓线美、形 象美,其首要条件是各部位间的比例协调。底径、腹径与口径的比例,腹径与通 高、器身高与领(或口沿)高的比例等。下腹部的倾斜度不同,器物的造型就不同, 如仰韶中期的1山腹盆,倾斜一度较大呈曲腹;马家窑类型的平底瓶,倾斜度小因而 呈长直腹;半山类型的彩陶瓮,倾斜度大呈圆鼓腹。不同的造型竟显岀不同的优美 曲线,以及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陶坯制成后,需进行适当的修整,这样可使器物各部位规整而美观,口沿及外 表变得光滑,造型也更加匀称。修整时用类似骨匕的片状物,刮削掉多余

16、的泥料; 还可用陶垫等块状物垫在内壁,用以调整器物的1山线;或用手增补泥料,进行加 工,使陶胎达到最佳形态。造型完成之后,要对陶胎进行拍打滚压,才能使泥条相 互黏合得更加紧密牢固。双耳尖底陶瓶在仰韶文化中,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在一些陶器口沿留有轮旋的痕迹。大地 湾、王家阴洼等遗址出土的陶罐、葫芦瓶,底部出现修整时产生的正心涡纹,都足 以证明慢轮的存在。正心涡纹是将坯体倒扣在陶轮上,用工具从中央往边缘修整器 底时逐渐移动而产生的纹理,它不同于快轮制陶分割器底时所产生的偏心涡纹。虽 然至今尚未发现陶轮,但在大地湾却发现了从仰韶早期到晚期成系列的制陶转盘。 转盘为夹砂陶,既厚且重,直径大多30余厘米。早期转盘中部隆起为一平整的工 作台而,晚期转盘则在盘中央倒扣一陶盆。仰韶晚期的一套器物,出土时就正好表 现了制作中的情形:陶盆倒扣在转盘上,转盘中间有一圈凸起的圆形泥棱,正好将 盆固定于转盘之内。操作时转盘置放于陶轮之上,直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