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11140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三角多个城市濒临破产因前些年大跃进式投资先使未来钱,加上土地过度开发、中央收紧调控等原因,珠三角经济目前正陷困境。截止2010年末,广东省官府负债5891.76亿元。曾经“富可敌国”的东莞市,多镇已破产。两位数负增长 镇官:等收尸曾号称是中国最富有城市的东莞市,曾是中国“世界工厂”的样板,但该市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仅2.5%,广东全省倒数第一。东莞沙田镇更出现-11.6%的两位数负增长。东莞各镇官府债台高筑,东莞市有关负责人称,东莞有20个镇街债务超过可支配财力,全市近六成村收不抵支。樟木头和常平两镇因有大量港商投资、数以万计港人居住,被誉“小香港”。如今樟木头镇年财政收入不足4.36亿,负债

2、高达23亿,理论上已破产,沦为“东莞希腊”。常平镇官府年收入不足10亿,负债22亿。常平镇官员陈桂明指,东莞很多镇财政都到“最危险时候”,官府濒破产绝非危言耸听,若市官府不出手相救,“最后还是要市里来收尸”。曾因推出户籍人口“25年免费教育、免费坐公交巴士、免费体检”等举措令外界艳羡不已的石排镇,该镇年收3亿元,但负债高达31亿元!与东莞相若,珠三角多市都面临债务危机。珠三角企业倒闭持续,涉及行业包括电子、纺织、制衣、制鞋和玩具等。最近最引人关注的是冠越玩具公司倒闭。有不愿具名的港商更指,地方官府债务危机,波及投资者。“经济不好,原本应减少收费,国家不但不减,反而加收,且经常要你赞助项目,变相

3、掠夺。”港商指,珠三角现时厂房大量空置。媒体预言,如此下去珠三角将变空三角。广东全力推进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原计划各市今年应集资70亿元,但截至7月底集资不足18亿,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也面临筹资困难。“世界工厂”倒闭潮不止进入2012年,中国作为跨国公司加工基地的地位也开始动摇;加上企业倒闭潮不止,昔日“世界工厂”的中国,难再辉煌。运动产品巨商阿迪达斯(adidas)早前宣布,今年10月31日将正式关闭其在中国唯一直属工厂阿迪达斯(苏州)有限公司;明年4月之前,陆续解除部分在华代工厂代工协议;此举将涉及30万工人失业。世界通讯巨商摩托罗拉日前也首次裁减中国员工,人数多达700人,涉及软、

4、硬件设计等技术部门。有专家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倒闭率为10%,明年将达15%至20%。大规模的企业倒闭,加上在华跨国公司大裁员,不但冲击中国经济,更对中国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地方官府债台高筑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中国最近一系列经济数据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准备失望吧”。最新公布的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下九个月新低,而此前的进出口、新增人民币贷款、钢铁价格等都反映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态度。地方官府的大规模刺激计划本质“虚伪”,是为吸引投资者的幌子,而地方官府债台高筑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福布斯表示,周四公布的8月PMI初值下滑至47.8,创下九个月最低点,并连

5、续十个月低于50。低于50的PMI指数被认为是看空经济前景的指标,而中国下一批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很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下行风险。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是给中国经济发出的又一个预警信号,并表示不用汇丰PMI预览指数就可以证实中国经济复苏已陷入停滞。7月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0%,创2009年12月以来新低(除2012年春节);新增人民币贷款远低于市场预期。8月钢铁价格一直在下跌,已接近2009年来的低位,反映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的钢铁需求疲软。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也在持续走软。上证综合指数7月累计下跌2.6%,中国财政部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趋平,都反映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态度。路透社及CNNMon

6、ey都表示这再一次给中国经济的现状亮起红灯,预示工业活动萎靡恐将拖累中国经济。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依靠土地销售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地方官府普遍面临预算紧张的状况。金融时报表示,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可能就是地方官府的债务问题。虚伪的刺激计划金融时报更质疑中国城市近几周争相推出的刺激计划,其中包括广东、长沙、重庆、武汉、宁波、贵州等。广东计划投入人民币1万亿元,长沙计划投入人民币8,292亿元,重庆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七大重点产业,累计投入人民币1.5万亿元。金融时报表示,这些城市的领导们在谈论刺激计划时十分虚伪。据了解内情的经济学家、分析师及官员表示,各地官府放出如此惊人的数据只是希望吸引外资、国有企业以及私有企业投资,并获得北京的注意,而并不代表这些城市真的计划在未来投入巨额资金。野村控股公司(Nomura)经济学家告诉金融时报,“你不能够把这些数据当真,因为它们被地方官府夸大了,地方官府只是在比数字大小,以此吸引更多投资。”事实上,地方官府已经发现2008年大规模经济刺激投入使得财政资源剧减而地方债务居高不下。在上一轮刺激计划中,地方官府从国有银行借贷百亿元,投资道路、公寓楼、公园及其它基础设施,但是大多数都没有经济效益也无法帮助官府还债。为解决遗留巨额贷款,许多地方官府不得不违规进入信贷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方官府试图新一轮刺激计划来迷惑投资者只会产生反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