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610292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1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分析【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现象观察、思考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能澄清对人权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初步形成客观完整的人权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知识目标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结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到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

2、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宪法与我1、 教师课前搜集材料和视频。2、通过学生的参与的学校组织的学法活动导入,以图片形式引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思考对宪法的初步认识,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情。(大家眼中的宪法什么样子?)在此基础上,播放视频宪法影响我们的生活,(看一段视频。思考:宪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从个人经历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但是宪法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从出生那一刻便保障我们的各项权益。从而引入本框题的内容。宪法在我们身边,时刻

3、保障公民的权利。导入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板书)二、 探究交流 (一)设计思路:这一部分通过三个活动完成,分别是诵读宪法内容分析人权成就措施-践行宪法精神。通过诵读宪法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宪法的哪些规定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理解立法方面的努力,并从中感受宪法的威严,在读的过程中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学案上一系列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材料,从而理性认识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存在于条文上,还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人权具有真实性。至此,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宪法的两个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认同宪法价值。第三个活动承接前两个,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中

4、学生如何在行为上参与政治生活,为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 (二)具体步骤: 教师讲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提出问题: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靠什么来保障?如何保障呢?进入活动一。 活动一:诵读宪法内容 感受主人地位1、 学生: (1)自读宪法文本P8-25。通过这部分的阅读了解我国现行宪法在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方面的相关内容。对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有初步认识。(2) 对应课本P3-5,小组交流探究相关宪法条目。这部分的选取一方面找与本框题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联系知识,进一步理解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另一方面为后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奠定基础

5、。(3) 小组展示交流成果。每小组带有仪式感的齐读一条宪法,并且引导学生从情感价值、知识等多方面解读。2、 教师: (1)课前准备PPT展示任务、问题等。(2) 课上与学生共同诵读宪法、交流探究。(3)对学生的探究归纳适时适当地进行评价。(4)归纳理论知识宪法通过确认国家性质,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等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内容展示:小组1:读宪法第1条,找代表解析:这一条阐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并介绍了我国的根本制度。点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教师讲明,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小组2:读第二条,解析:这一条对

6、应课本第4页最后一段,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教师结合课本P4探究与分享: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图1: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预算执行情况 图2: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决定方案图3:通过基层村委会参与民主管理 图4:通过选举选出人大代表代表我们管理国家事务小组3:读第六条,解析:规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应课本第4页第一段,从经济上保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小组4:读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等权利。小组5:读第三十九条,规

7、定了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劳动权,休息的权利,受教育权2、这么多权利说明了什么?权利非常广泛3、宪法第二章只是提到权利吗?还有义务,如受教育,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小组6:读第二十九条,规定了武装力量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 播放海军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向英雄致敬。从守卫海防到海外撤侨,从远洋护航到打击海盗,人民海军快速发展,走向深蓝。三军战士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都在默默付出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活动二:走进生活品味幸福生活分析人权措施1、学生:(1)看图并了解相关

8、故事、情景,思考问题,回答问题。(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并勇敢地上台展示成果。(3)通过一系列分析,了解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了解到减贫是人权事业进步的显著标志。 2、教师: (1)PPT展示图片和资料。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相关资料。 (2)引导同学了解图片背后的故事,并适时提出问题。(3)对学生的回答适时适当地进行评价。(4)归纳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就巨大,在维护人权的法治道路上我们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任重道远,各个国家机关以及公民还应继续努力。通过材料、图片、视频等的展示引导学生明确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真实性,人

9、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增强。3、内容展示:环节一:朋友圈里的幸福。教师列举朋友圈,并引导学生列举一下自己感受到实例。分析说明人民生存与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也折射出国家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巨大成就。环节二:白皮书里找措施。教师补充材料,法治是人权得以实现的保障,2004年,我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作为宪法的原则。开创了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各国家机关也在努力着并提出问题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一、完善人权立法。 推进民主立法,使每一项立法反映人民意志。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修改教育法,促进教育公平。制定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明确行政权力

10、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执法言行,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保障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三、司法机关提升人权司法保障水平。 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合法权利。四、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公布百名外逃人员红色通缉令。五、国家加强法治宣传。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人权保障意识。确定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普及人权和法治观念,弘扬宪法精神。学生讨论,填表。 主体措施要求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国家公民环节三:精准扶贫话自豪教师播放

11、视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将人权保障贯穿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等各个环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些成就中最突出的就是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创造了世界人权发展新奇迹。活动三:课后拓展反思如何践行宪法精神? 人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保障,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是属于你们的,衷心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为振兴中华而奋勇拼搏。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道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懂得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我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