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观念.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0810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新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新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新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新观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新观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新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新观念.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新观点新教材新观点-浅谈新形式下对体育教育的思虑/新教材新观点-浅谈新形式下对体育教育的思虑作者:陆伟国务院对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这样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动素质教育的要点。”而跟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行,对体育教师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教课行为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进行深刻的研究,进行必需的角色彩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那么,新的课程标准的设计观点是什么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为要点。新理念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公布后,体育教师要转变哪些观点呢?一、教师的教育主体,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有人把过去传统

2、教育归纳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教授知识。而此刻,我们更多的重申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应成为“生本教育”。有一位老师说:“此刻再把教师比喻为焚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就不对了,教课过程应当是一盏油灯,需要师生共同添油,才能使灯烛绚烂,照亮每个人。”有人讲:“教课艺术的实质不在于教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激励。”那么教师一定自觉的让出主角或“独奏者”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班级讲课的状况下,体育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一样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品特征,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可熟到成熟的发展

3、中的学生。体育教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一致的要求,在全面身体素质方面发展;又要认可学生的个别差别,采纳多种不一样的教育举措,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充足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表现了尊敬学生的个体差别,尊敬学生的多样化,同意学生发展的不一样,采纳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建条件。应当注意到,实行个性化的课程和教课的条件正在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趋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部分教课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会,创建了亘古未有的条件。采纳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课,特别是鉴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

4、络中的教课,能够将个别化教课与整体性教课联合起来。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会,为各样不一样特点的体育教育和不一样程度的学生,开发和供给相适应的课程和自我锻炼计划,促使体育教课的因材施教二、体育教师应有激烈的使命感体育教师应增强自我的使命感,教育学生成材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体育教育不过此中的一个方面。体育教师不可以只限制于本学科的教育教课中,而应第一把自己放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上来,参加这一场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教授知识的工作中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们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已经出现了好多可谓教育家的教师

5、。我们不可以要求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每个教师都应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教育家什么样呢?1.拥有现代教育理念,认识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切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材观、质量观。2.深刻理解和仔细实践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拥有未来意识和未来目光,以造就全面发展的,拥有创新精神和创建能力的人为己任。3.擅长把教育理论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停地思虑、探究、创建,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建性活动中,表现他的职业价值。4.应当是一位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家,能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疑惑和希望,给学生以力量和启示;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同跳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获得开发,培育的不是只会念书的“书傻子”

6、,而是一个龙腾虎跃的全面发展的人。四、由知识的教授者转向学习的参加者促使者指导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此刻,教师的职责是愈来愈少的传达知识,而愈来愈多的激励思虑。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愈来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互换建议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论点,而不是取出现成真谛的。”(学会生计)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将不在按传统意义上教课纲领进行教课,过去被以为是知识教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停向师生互教互学,相互将形成一个真切的“学习共同体”方向转变。当学生在自主选择,自订目标,自由练习,相互议论时,教师其实不是悠闲的,而是踊跃地看,踊跃地听,真切地感觉学

7、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讲堂中的各样状况,考虑怎样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建优秀的学习氛围,采纳各样合适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激励,使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热忱更为高涨。自然,教师还要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恪守纪律,与他人友善相处,培育合作精神。教师除了参加、促使学生的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赐予指导,应帮助学生拟订最合适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正确门路;指导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建丰富的教课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供给各样便利,为学

8、生的学习服务;成立一个采取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讲堂氛围。五、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式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课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严格履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讲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意味着本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益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进而使体育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体育教师也成为体育课程开发的参加者。这样体育教师不再不过是体育课程的花费者和被动的实行者,真正成为体育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新的体育课程只对最后目标做出了明确要求,而对完成目标的门路和方法不再做硬性规定,这样就给了广大的体育教师

9、充分的发挥空间。每一个学校能够依据本校的地缘、资源状况确立教课项目,每一个体育教师则能够依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状况确立教课方法。这些都意味着讲堂就不单是课程的实行场所,并且也是进行教育教课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行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面对飞快发展的社会和汹涌的改革浪潮,面对思想活跃的新一代学生和迅速变换的时髦要求,沿袭固有的教课模式和方法,已注定对学生不再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每一个体育教师不停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教师更要增强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盛发达的不停动力。有人评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两强、两弱”,即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也比较强;创新能

10、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我们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课方式,爱惜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想。六、由单调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多年来,学校体育教课向来都是相对固定的几个项目分科进行的,许多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监禁在项目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余项目的知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改革现行课程的基础上,不再限制教课项目和教课方法与手段,跟着时代的发展,新兴体育、娱乐、健身项目不停浮现,体育教师一定跟上这一发展趋向,宽泛涉猎、宽泛学习,充足交融、充足研究,才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新式体育教师一定有激烈的求知欲念和宽泛的学习兴趣,常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擅长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课联

11、合起来,擅长将新知识汲取到教课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分教课内容,改良教课方法。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各个学科都应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只管我们倡导学科的整合,但也不可以让人看不出学科的特点,我们要汲取其余学科的优势来提升本学科的教课效率和教课成效,而不是冲淡自己学科的基本内容。七、由传统教课方式转向现代教课方式21世纪的信息社会所需的信息化人材的培育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鼎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课过程中的应用,“逐渐实现教课内容的表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课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足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供给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

12、是教育教课从观点、思想、理论得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天性改革。它需要教师一定具备优秀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跟着信息网络的扩充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守信息知识的本事,将学生培育成“信息化人”。这就要讨教师具备优秀的信息意识,擅长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联合起来,不停认识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宽阔学生视线,启示学生思想;同时教师还一定拥有较强的获守信息、储藏信息、加工办理信息、挑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建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表现就是教课技术的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课中的宽泛运用。教师还要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

13、信息获得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及其日趋在学校领域应用的场面,给教师的教课方式带来了新的改革。而教学方式的改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育在实践课中全面应用多媒体教课手段固然有必定的困难,但在体育理论、个性化教育方面我们仍能够有所作为。八、教师的教课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为“教是为了最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最后达到不需要教。”先人也讲:“授人以鱼仅一餐之饱,受人以渔则终生得益无量。”所以,为了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我们的体育教育必定要打好基础。1. 培育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教育学生形成优秀的锻炼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体育

14、教育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优秀的锻炼习惯,向学生灌注终生体育的观点。2. 教会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健康、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及门路。方法习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体育教育在教会学生怎样正确的评论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自我锻炼的方法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认识这全部的门路。3. 着重启示学生的智慧。新理念突出的是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不要把创新想得太难太深,我们常常听到一句流行语:给点阳光就绚烂。其实,学生就是这样,只需教师擅长启示,学生总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学生在体育教育中,言传身教,更简单产生奇思妙想,体育教师应注意察看,实时启示。不要忘掉,体育教育不过教育的一方面,体育教师也是教育家。方才我们更多的是从讲堂教课方面谈了谈体育教师怎样更新观点,适应现代化的教课。那么,从教师方面,我们面对新世纪,又应做些什么准备呢?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次不停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