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05243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整理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 从自由与秩序角度看我国互联网信息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 互联网以空前的自由和开放的精神改变着人们的交流 方式,使人们的活动空间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扩展到了电子屏幕里的虚拟世界. 在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随着 “宽带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 我国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大, 网络已经深入到了我 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一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 一方面使人们的表达自由得 到了充分的实现, 但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尚未成熟, 这种表达自由往往 陷入无序和混乱之中,进而影响健康的网络秩序,损害国家和社会成员的利益.

2、因此,如何处理好互联网信息传播自由和传播秩序之间的关系, 是当前人们不得 不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1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 “自由不在于梦想中摆脱自身规律而独立, 而在于熟悉这 些规律,从而能够有方案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效劳. 人们获得自由的途 径,不是在意识中摆脱规律的限制, 而是在于通过不断的实践熟悉客观规律, 利 用客观规律为自身效劳, 从而获得自由.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 自由和限制是 相反相成、相互促进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是绝不存在的.在人类 社会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秩序的重要性, 并在不断完善秩 序的过程中追求自由.在互联网信息传

3、播中,同样要处理好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要把自由限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使自由成为有秩序的自由, 使秩序成为自由的保 障.从根本上说, 自由是秩序的目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每个人都通过一定的 社会关系形式同其他人发生联系, 这种联系是多样的. 人们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 会对其他人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的, 也可能是间接的. 影响的结果可能促进事物的开展和人的活动, 也可能阻碍事物的开展和人的活动. 因此,人们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的同时, 必须考虑自己权利的行使对他人及他 人的利益产生的影响.否那么,就会由于侵害到他人的自由而受到抵抗.因此,可 以说,秩序是自由存在的前提.与

4、此同时,秩序也是实现自由的重要手段,外表 上看,人们對秩序的遵从好似使自己的 自由受到了损失, 实际上秩 序正是以这种限制自由的方式来保护自由, 人只有通过对秩序的服从才能得到法 律和道德的保证,才能抵御他人对自己自由的干预. 所以说,自由是秩序的目的.在开展进程中, 秩序是自由的保证. 人类从产生时起, 就在不断地克服大自 然的种种限制, 追求自由.人类为了不受随着季节变化而使猎物减少的这种困扰 的影响,学会了饲养,为了能够自由的选择居住的地点,学会了建造房屋,这些 都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表现. 但问题是如何保证猎物能够平均分配, 如何保证自己 的房屋不被外族侵占呢?只有秩序, 通过秩序的标准和

5、强制的功能, 才能使猎物 不受个人私欲的影响而平均分配, 使房屋能在本族人的保护下不被占领. 阿克顿 认为:“没有平安保证, 自由就等于零, “只有当人们学会遵守和服从某些法 那么之后,自由才开始真正出现. 此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只有存在于社会中并与他人发生联系, 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孤立的、 不与他人发生联系的人是不存在的. 而社会关系的存在, 需要秩序的保证才能进 行下去,一个混乱的社会是不会有多少社会关系可言的. 所以说, 秩序是自由的 保证.2 互联网信息传播在国家层面的协调与冲突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开展, 人类社会开始对互联网高度依赖, 互

6、联网信息系统正在我国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为人们参 政议政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但同时如果这种自由没有秩序的限制, 又会对国 家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危害国家平安.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对于推进我国的政治社会化的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社会是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一种交往共同体, 是 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中介的网络共同构成的相互交错或平行的交往大系统. 网络 不同于现实社会, 由于它的虚拟性使得人们可以不受身份和等级的影响, 平等地 进入这个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国家对个人行为的限制被明显地冲淡, 信息交流 的快速和即时使得国家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

7、审查, 这使得不同地域, 不同行 业和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上自由的发表自己对社会、 国家以及所 有事物的想法和感受, 包括自己对政治制度的意见和不满. 这些都有利于政治回 归社会,回归公民,提升了我国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另一方面, 虽然互联网有利于促进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但如果对这 种自由不加限制, 很容易造成恶意政治言论.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快、 范 围大,使得恶意政治言论一旦形成, 会瞬间转变成为恶性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本 来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群体性意见, 这种群体性意 见与政治言论相结合,成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 xxxx 监督、参政议政的一条 新途径.而恶性网络舆论那么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传播者利用互联网信息的表达自由 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手段. 这种恶性网络舆论一方面威胁国家和社会秩序 的稳定, 冲击我国现有的社会治理体制, 另一方面丑化我国的国家形象, 影响对 外开展.由于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难以确定, 一些信息受众极易受到影 响和煽动,成为国家平安与稳定的极大隐患.3 互联网信息传播在社会层面的协调与冲突互联网出现以前,人们的交往范围仅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地区, 受到这种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