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04774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式单层单跨厂房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资料(抄写任务书中的内容)、结构选型:建议选用的结构形式:1、 屋面板:选自G410,见图20板重: 1.3kN/ m2 (沿斜面)嵌缝重:0.1kN/ m2 (沿斜面)2、 天沟板:选自G410,见图21 3、 天沟重(包括水重):17.4kN/根4、 天窗架:形钢筋混凝土天窗架选自G316。天窗架及挡风板传到屋架上的重量见图225、 预应力钢混筋凝土折线形屋架选自G415,屋架轴线图尺寸如图23所示。每榀屋架重60.5kN。 图 236、 屋盖支撑:选自G415重量为:0.05kN/ m2 (沿水平面)7、 基础梁:选自G320,bh=250450mm

2、, 每根自重:16.90kN 8、吊车梁:选自G323,见图24每根自重:50kN轨道及垫层重:0.6kN/ m 9、连系梁与过梁,截面与尺寸见剖面图。10、柱间支撑:选自G142.111、基础采用单独杯形基础,基础顶面标高为:-0.6m。12、柱子尺寸: a)、柱子高度:上柱高Hu =11.47.8=3.6 m下柱高Hl=7.8+0.6=8.4 m(基础顶面标高-0.6m)柱总高H = b)、柱截面尺寸:建议上柱为方形截面,bh=400400mm,下柱为工字形截面,bhh f =400800150mm,牛腿尺寸、柱下端矩形截面部分高度尺寸见图25。柱截面几何特征值为: A1 =1.6105

3、m m2 I1 =2.1310 9 m m4A2 =1.775105 m m2 I2 =14.3810 9 m m4、荷载计算:(均按标准值计算)1、 永久荷载(见图26)、屋架传给柱的永久荷载G1k(A轴或B轴承受)。 a)、天窗架传下的永久荷载(包括天窗架上的屋面板、嵌缝、找平层、防水层、挑檐以及挡风板和天窗架自重)为: b)、屋面永久荷载(包括除天窗架以外的屋面板、嵌缝、找平层及防水层):c)、屋盖支撑重:0.05 69 =2.7 kNd)、屋架自重: 0.50 60.5 =30.25 kNe)、天沟重: 17.40 kN G1k= kNG1k对上柱轴线的偏心距e1=0.20.15=0.

4、05 m、柱在标高11.10 m以上连系梁及墙体重G2K 连系梁重:0.3 0.24625 =10.8 kN 墙体重: 4.51.76 =45.9 kN G2k=56.70 kNG2k对上柱轴线的偏心距e2=0.2+0.12=0.32 m 、吊车梁及轨道重:G3K G3k= G3k对下柱轴线的偏心距e3=0.750.4=0.35 m 、柱自重:上柱自重G4k= G4k对下柱轴线的偏心距e4=0.400.2=0.2 m下柱自重G5k= (0.2+0.4+0.62)0.40.825+6.60.177525+0.20.4225+0.220.50.425=44.68 kN2、 屋面可变荷载:Qk、屋面

5、施工活载:Q1k=、雪载: Q1k=由于降雪时一般不会上屋面进行施工或维修,因此设计时雪载和屋面施工活载不必同时考虑,仅选用两者中的较大者,即选:Q1k=、屋面积灰荷载:Q“1k= Qk= Q1k+Q“1k=3、风荷载:(由学生完成) 风载高度变化系数:柱顶以下为Z1,按柱顶高度H=11.4+0.15=11.55 m取值;柱顶以上为Z2,按屋面平均高度H=11.4+0.15+0.5(16.9211.4)=14.31 m取值。Z1= q 1= q 2= Z2= F w= 4、吊车荷载:Pk min=Tk=Y1= Y2= Y3= Y4= Dk max=Dk min=Tk max= 、 排架的内力分

6、析:1、永久荷载作用下: 永久荷载G1k G5k这些集中力并不作用于柱的形心线上,而是偏心的,为了便于计算柱顶的不动铰支反力,现将这些偏心力转换成作用于柱的形心线上的力和力偶:、 计算作用于柱的形心线上的力和力偶,见图27G1k+G2k=G3k=M1k= G1ke1=M2k= G2ke2= (可按近似作用在柱顶考虑)M3k= G3ke3=M4k=( G1k+ G2k+ G4k)e4=M1k+M2k= M4kM3k=、利用附录10计算柱顶不动铰支反力RA ,Ri =MCi/ H2(见图28)=Hu/ H=3.6/12=0.3 n= J1/J2=2.13/14.38=0.148由附录10中的计算公

7、式可求得:C1 =1.971;C3=1.181RA1 = C1(M1k+M2k)/ H= ()RA2 = C3(M4kM3k)/ H= ()RA= RA= RA1+RA2 = ()、柱顶剪力VA(VB)的计算由于荷载与结构都对称,故排架无侧移,就不必进行剪力分配,柱顶不动铰支反力即为柱顶剪力,即:VA= RA= () VB= RA= ()、绘内力图于图2、在屋面可变荷载QK作用下: 3、在吊车竖向荷载(Dk max、Dk min)作用下: 4、吊车水平荷载(Tk max、)作用下: ()柱顶支反力Ri =C5 Tmax由附录10中的计算公式可分别求得:当Y=0.6Hu=2.16时,C5 = 当

8、Y=0.7Hu=2.52时,C5 =再用内插法求得当Y=2.4m, 即当Y=0.67 Hu时的C5 =柱顶支反力RA = RB =C5 Tmax= R =2 RA = ()柱顶剪力VA = VB =绘出M图(N=0柱底剪力值标在M图中即可5、在风荷载作用下: 、 内力组合:内力组合通常列表进行,希望同学们将前面计算出的内力(标准值)结果填完内力组合表1,然后根据表1的数据完成内力组合表2(设计值)和表3(标准值)的所有内力组合。内力组合表 1截面内力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屋面活载吊车荷载风载Dmax在A柱Dmin在A柱Tmax作用左风右风项次-Mk1.5212.99-61Nk280.4500-Mk-

9、35.8112.99-61Nk334.0500-Mk34.5103.87-290Nk378.7300Vk8.3710.82-34.25说明弯矩M以柱左侧受拉为“+”;轴力N以受压为“+”;剪力V以沿杆端顺时针转为“+”内力(设计值)组合表 2 (注:荷载分项系数G可能取:1.0、1.2、或1.35; Q取1.4)截面内力+Mmax与相应的N、V-Mmax与相应的N、VNmax与相应的M、VNmin与相应的M、V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M1+2G=1.354.87N443.25-MN-M1+0.9(2+3+5+6)G=1.2593.391+6G=1.0473.89N89

10、2.64378.73V70.0568.12-截面内力(标准值)组合表 3 ( 注:荷载分项系数G取1.0; Q取1.0 )截面内力+Mk max与相应的Nk、Vk-Mk max与相应的Nk、VkNk max与相应的Mk、VkNk min与相应的Mk、Vk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Mk1+0.9(2+3+5+6428.71+6348.35Nk771.71378.73Vk51.2351.05、 柱截面设计 1、上柱配筋计算: 选取内力组合表-截面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一组内力,按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所选取的内力为:M = N= 柱的计算长度: l0=2Hu=23.6=7.2m材料强度: fc=14.3 N/mm2 fy=300 N/mm2受压区高度: X=N/b1 fc b=0.55365=208.8mm 2 as=235=70mm取受压区高度: X= 偏心距: 1= 2=12=e= e= 选用 ( 2、下柱截面配筋计算:下柱的配筋沿柱全长应配相同的钢筋,比较柱截面-、-的内力后得知截面-的内力起控制作用。-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