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兰金)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03895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兰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兰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兰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兰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兰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安全上好体育课随着国家对国民体质的日益提高,孩子们的健康就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事。为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健身塑体环境,国家为各中小学配备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在校内课程设置上比重也越来越大。但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在运动过程当中经常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几乎每一起事故,校方都负有部分或全部责任。而学校往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谁出事谁负责。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这便注定体育课事故远远高于其他学科。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

2、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下面谈谈体育课中预防伤害事故的几点措施:一、分析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根据调查发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身因素(1)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如:在体育课前,没有准备好运动服装或者运动鞋,运动装备不符合要求,容易产生安全问题。(2)学生的好强和逞强行为。在运动中(特别是男生)有好强和逞强行为,没有听清教师的讲解,就贸然练习

3、,容易产生安全问题。(3)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心理素质差,耐挫能力差,遇到挫折产生畏惧、胆怯心理,做动作缩手缩脚,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4) 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如:学生对参加运动的安全意识低下,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2教师因素(1)准备活动组织不充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准备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2 ) 活动规则没有讲清楚。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前,没有讲清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学生贸然参加活动,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3)课堂纪律存在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较低或者任由学生违纪行为的出现,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干扰,容易产生安全问题。(4)教学内容过难、

4、要求过高、运动负荷过大。教师课前缺乏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导致教学内容过难、要求过高,容易产生安全问题。(5)场地器材的布置不合理。教师课前没有根据学校的场地和教学内容,合理的布置教学的场地和运动器械,导致学生安全问题的出现。(6)保护帮助不到位。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清楚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导致保护帮助不到位,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7)运动器械长时间缺乏检修。因为多年没有检修,运动器械松动或者损坏,导致学生安全问题的出现。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1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学生的既往病史,如脑,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内脏器官是否有不适合运动的病史,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健康状况。2. 重视安全教育

5、首先, 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其次,加强学生的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健康与安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关系,以及一些常识性的自我保护知识,并且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中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和预防方法。3充分的课前准备(1)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备课。课的内容要科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及不同年龄儿童少年生理特点,使教学内容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就一堂课而言,也应尽可能使内容全面,有上肢活动也有下肢活动,有速度练习也有力量性练习等,避免一堂课全是一个内容,甚至几次课连续上一个内容,使学生局部肢体负担过重,也不利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6、。练习内容手段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年龄特征,如过重负重练习在年龄小的学生就不适宜。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积极参加体育活动。(2)了解学校场地和器材情况,合理布置教学场地器材。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的布置和选择好教学的场地和器械。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械情况,避免不合理的教学场地与器械对学生安全的影响。(3)严格课堂常规,课前检查学生的服饰和学生的健康状况。课前要求学生穿轻便服装,软底鞋上体育课,不得佩戴、携带有碍活动的物品,尽理消除产生安全问题的隐患因素。了解学生课前的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的学生另行安排,以防发生安全事故。4充分的准备活动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锻练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

7、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5严格的课堂纪律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严格的课堂纪律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安全、有序开展,使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更加充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安全。课前让学生明白课堂纪律,得到学生的认可;面对学生的违纪,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机智处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6 重视做好整理活动。课结束前的整理活动,对加速疲劳的消除,促进体力

8、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要重视做好。7. 运动量要合理。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一般以平均心率能达每分钟120140次(或130150次分)为妥。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而有所差别。8.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学生不良的心理原因造成的,如对单双杠的畏惧心理、支撑跳跃的害怕心理等,或者因为身体素质差而导致练习中多次失败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对运动项目产生畏难、恐惧心理,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安排基础

9、较好的学生率先练习,以激励他们的勇气,通过降低要求和标准、教师的保护与帮助等措施,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从而逐渐克服不良心理,提高自信心。9有效的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的意义在于消减学生在练习中的困难,使学生体会、掌握动作要领,避免练习中学生的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学中,教师应该讲明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和要求,使学生明确保护帮助的方法和技巧,激励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确保运动中的安全。10明确的活动规则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必须让学生清楚,学生在明确的要求和规则下进行练习,同时获得教师在知识、技术上的指导,获得有

10、效的学习。学生如果对活动的要求和规则不明确,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对抗性强和游戏性活动中。所以,明确的要求和规则是学生安全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11加强技术教学,提高运动技能。技术教学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点部分,学生的技能提高来源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技术动作,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动作的练习。非正确的动作,往往是技术教学中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正确技术的教学和掌握,促进学生良好运动技能的提高,避免因为非正确动作而导致学生安全问题的产生。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安全事件1、先行救治。在课堂教学过程

11、中,一旦发现突发安全事件,任课教师要在第一时间要以“救治受伤人为先”的原则,先送受伤者,由校医处理后再送到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要有医生、有关教师陪护。对于不能随意移动、搬动的特殊伤病员,须立即通过校医及时赶到现场处理,防止伤势和病情加剧。2、马上报告。在送受伤学生到医务室的同时,尽快报告政教处或校办公室、教务处等部门。政教处应尽快派人到场作好送人到医院的准备,同时通知校长或其他校领导。3、稳定秩序。在送受伤学生到校医室的同时,教师要招呼就近人员,控制局面,尽最大努力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接到求助后,有关同志应立即通知班主任。4、综合处理。接到报告的学校领导必须放下其他工作,立即召集政教处、教务

12、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救护,同时立即向校长报告,必要时还要向“110”、“120”和医疗部门发出求助信息。5、善后工作。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组织人员看望受伤学生和家长,在学生病情稳定后,尽最大可能组织人员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同时积极联系学生投保的保险公司,为学生办理好医疗保险等事项。四、结论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学校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保障学生们在校内能够安全、快乐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们讲授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时刻关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要跟家、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出现应急事件能及时、迅捷的进行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