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979507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三篇】【篇一】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学习目标】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重点】如何通过对普通事物的描写来展示乡下人家的朴素,和谐,安详的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本单元的#课件# 导语提示: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

2、,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并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提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2、开火车读:瓜藤、棚架、屋檐、装饰芍药、凤仙、时令、率领捣衣、搬到、归巢、和谐催眠、觅食、鸡冠花、大丽菊别有风趣、天高地阔、耸尾巴3、理解时令、率领、芍药、捣衣、图片理解芍药、风仙、大丽菊。注意多音字冠、率。4、开火车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听后谈谈自

3、己的感受。5、学生互评朗读的情况,并回答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铅笔作上记号。6、交流听后的感受。引出中心句。7、齐读中心句。8、理解中心句的中心词独特、迷人: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那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赶快来默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并试着给这些风景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1、学生回答:作者写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教师归纳并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中鸭戏水院落吃晚

4、饭夜听催眠曲3、给这些风景分分类:(分成静物图、动物图、人与自然图)教师小结:作者安排这些风景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种暗含的顺序,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才能捕捉到。四、品读1、2小节1、默读12小节,把你认为写的优美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待会儿我们来交流。2、学生默读,感悟。3、交流感受:屋前搭瓜架:别有风趣是什么意思?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别有风趣的装饰?(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引到后半句的石狮子和大旗杆,体会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男女生合作朗读,齐读。门前中鲜花:理解朴素中带着华丽,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为什么能用在一起,谈谈自己的理解。屋后春笋冒:用探好在哪里?能用别的什么词替

5、换?朗读训练,背诵训练。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组静物画,的确,通过找句子,谈感受的方法我们感受到了(屏显,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下节课我们学习动物画这一组内容。六、指导书写生字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篇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题1.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指导看图。(1)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2)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2.导入这样自然亲

6、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l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3.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小组长汇总。4.全班交流教师#课件# 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

7、些生活场景?(2)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1)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指导点拨。(2)小组为单位轮读一至六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

8、的美1.教师#课件# 导语: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美,品味美。2.合作学习,感受美。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试着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抓住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感悟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纯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体会作者拟人的写法,感受生动语言的美。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美。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课文主旨。(1)齐读这一自然段。(2)讨论探究: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

9、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三、读背说写,积累语言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你能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四、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感悟)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篇三】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件教学目标:1、会读准5个生字,会把率、巢等14个生字写正确,写端正。2、能抓住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瓜藤满架、鲜花竹笋等场景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3、背诵自己喜

10、欢的部分,积累课文优美的句段。4、能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教学突破口:选找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意图:兴趣是的老师。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农家风景画,让学生陶醉其中,紧接着引出课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段写了什么?2、交

11、流反馈生字掌握情况,并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率、巢等生字。3、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你能找出来吗?【意图:学生自由阅读全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受,初步领悟这篇文章是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话来写,尤其紧扣独特、迷人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具体描写,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把它放在篇末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乡村风景反复诵读,并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策略一: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瓜的独特装饰。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2、从哪里读出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再读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

12、怎样的画面?3、对比品味乡下人家的独特装饰。【意图:作者选择了农家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瓜、藤、叶,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的独特装饰。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策略二:反复诵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花,屋后种竹的独特美。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2、从哪些语句你读出了门前屋后的独特、迷人之处?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品味探字拟人妙用,感受竹笋的调皮与生机。【意图:作者选取了乡下人家门前鲜花和屋后竹笋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呈现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此环节教学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鲜花绽

13、放、雨后春笋的独特风情。】策略三:自主诵读,感受其他段落中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独特之处。【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诵读课文中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等其他画面的独特之处。感受乡下人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领悟到课文每个段落都是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来写的。】四、美读品味,积累语言1、创设情境,配乐朗读课文。2、用诗的形式诵读课文。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4、推荐课外阅读描写乡村风光的文章【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能够试着背诵积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此环节以诗的形式诵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美读品味,感悟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田园诗情,积累了优美句段。】五、领悟写法,练笔延伸1、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抓住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通过对比、拟人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2、出示画面,学生练笔3、交流反馈,相互评议【意图: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意在落实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