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97851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的科学,逻辑性和抽象性强。有些学生望而生畏,学习起来十分困难,针对这些学生,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下列一些教学方法。一 循序渐进法 学生怕学数学,主要是畏难的思想在作怪,可以抓住畏难的这种主要矛盾,由易做起,一步一步加大难度,如:在教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由解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4=0开始例1: x-4=0解: x-2=0 ( 4可以写成2,联系平方差公式a-b= (a+b)(a-b),可对左边方程进行因式分解) (x+2)(x-2)=0 x+2=0 x-2=0 x1= -2 x2= 2 然后第一次加大难度,如例2: (x+2) -4=0解 :

2、 (x+2) -2 =0 ( 把4写成2 ,把x+2看成一个整体, 同样可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x+2)+2(x+2)-2=0 (x+2)+2=0 (x+2)-2=0 x1= -4 x2= 0 第二次加大难度,如:例3 : (x+2) -(x+3) =0 ( 把x+2看成一个整体,x+3看成 一个整体,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解: (x+2)+(x+3)(x+2)-(x+3)=0 (x+2)+(x+3)=0 (x+2)-(x+3)=0 x=-52这样由易到难,学生自然轻易的接受了二,讲练结合 讲而不练,空洞抽象,知识得不到巩固,练而不讲,没有指导思想,使学生不能明白练习的目的。尤

3、其在讲数学定义时,讲练结合尤其重要,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时,可以先讲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如果一个方程通过整理可以使右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在讲的时候可以抓住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为二次多项式。然后举例如下:例,判断下列方程哪些为一元二次多项式,为什么? 3a +2a=0 (, 符合二个特征) x+2x+1=0 (,为三次多项式) t +p+2=0 (,含二个未知数) (x+1) =2 ( ,化简为x+2x-1=0,符合二个特征) 2(x+1) =2x (, 化简为4x+2=0 ,为一元二次方程)(x-

4、2)(x+3)=0 ( ,化简为x+x-6=0.符合二个特征) 通过上述判断,学生们就会轻易的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通过练习判断,学生可以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bx+c=0(a0,a. b. c为已知数)三,对比法 数学题有难易之分,难题之所以难,在于隐含的条件不易发觉,容易的题之所以容易,在于给的条件明显,那么怎样挖掘难题中隐含的条件,可以通过同一个例题用对比法,先使这个题包含的条件明显,使学生都能做出来,然后稍做变动,使明显的条件隐蔽起来。如下例题:例1:在ABC中,ABC=30,且ABCDEF,则DEF= A D B C E F例2:在ABC中,ABC:BCA:CAB=

5、1:2:3.且ABC DEF,则DEF = A D B C E F例3:RtABC中,AC=1/2BC且ABCDEF,则DEF= B E A C D F 分析对比例1和例2,例1中ABC的度数明确规定,例2中ABC度数没有直接给出,故要根据三角和定义以及比例关系求出。解法如下:例1解: ABCDEFDEF=ABC=30例2解 ABC+BCA+CAB=180 ABC:BCA:CAB=1:2:3 ABC=1801/6=30 ABCDEF DEF=ABC=30 从解题结果可知二个例题实质上相同,只是条件有所变化。 分析对比例2和例3,同样只是题目条件不同,实质一样。例3解 RtABC中,AC=1/2

6、BC ABC=30 ABCDEF DEF=ABC=30 分析对比例1和例3,可知三者实质一致,只不过条件一步比一步隐晦。难求,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问题就迎刃而解。四,依葫芦画瓢 有些学生往往对含有字母的公式.定义比较模糊,利用这些公式.定义易出差错,这时可依葫芦画瓢教会学生。如运用完全平方和/差公式时,先写两个公式(a+b) =a +2ab+b , (a-b) =a -2ab+b ,再用公式展开具体的数如展开 (2+3) = 分析可把2看作a,3看成b有 2 +223+3 =25 再展开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x+3) 把x看成a, 3看成b得 (x+3) =x +2x3+3 =x +6x+9总之,在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易学易懂,克服学生畏难的思想,轻装上阵,快乐学习。题目: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种方法作者:唐鹏程职称:中二工作单位:郦家坪镇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