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97590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第1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原因.(2)熟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特点,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3)分类归纳和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领域和影响,从而以表格的形式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2、过程与方法:我将运用讲述法、故事法、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法、问题探究等多种方法进行讲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和探究,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认识和分析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原因,进程和影响,学会比较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认识和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领域和成就,

2、掌握归纳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使学生感悟到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激发学生们为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努力学习.同时让学生们想想当时的中国国情是怎样,工业革命对中国造成了什么怎么样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发明的重要成就和影响。难点:对垄断组织的理解和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联系现实: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乘坐的公共汽车、汽车是以什么作动力的?(汽油,它是由石油炼成的)同学是怎样上学的?(骑自行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关键部件是钢制成的(有踏板和链条

3、的脚踏车的自行车也是第二次工业时期发明),电动车是以电力作动力的。师: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电力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的产生和钢铁时代的到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成就呢?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一百多年后,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

4、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主要条件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提示:从政治、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着手)学生讨论后,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原因)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

5、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电动机的问世发电厂的出现以及输变电技术的完善各种电气产品的发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的戴姆勒和卡尔本茨以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90年代,德国的狄赛尔设计了一种更为高效的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内燃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研制成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学工业的发展在石油和煤中提取化学物质作

6、原料,制成了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在建筑和制造业中,钢铁取代了原来的木材和铁。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师:请同学们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思考一下,就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进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一些主要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年代内容国别发明人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1779骡机英国克隆普顿1785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1785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1807轮船美国富尔顿1814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

7、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

8、、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从发生的国家数量而言)。(3)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轻工业与重工业)(4)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它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

9、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第二次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促成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

10、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分。工厂规模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补充: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2、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巨大调整,产生了垄断组织;3、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思考: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谈谈工业革命给你带来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课堂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使资本主义列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它们疯狂地对外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