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950304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第1课 卫灵公第十五第1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15.15。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并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意思。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讲解。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听录音跟读,读准字音。 2.理解意思。(1)学生自悟。(2)讲解意思。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2、。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3.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 通过诵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第2课 卫灵公第十五第2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卫灵公第十五15.16-15.30。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并掌握意思

3、。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意思。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讲解。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听录音跟读,读准字音。 2.理解意思。(1)学生自悟。(2)讲解意思。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译文】:孔子说:“君

4、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3.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4.学生自由练读。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第3课 季氏第十六第3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季氏第十六16.1-16.14。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并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意思。教学方法:朗读、背诵、讲解。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师范读,正音。 2.理解意思。(1)学生自悟。(2)粗知大意。 孔子

5、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3.学生读文,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4.

6、学生自由练读。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第4课 阳货第十七第4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阳货第十七17.1-17.15。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内容,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意思。教学方法:朗读、背诵。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 2.理解文章意思。(1)学生自己体会意思。(2)粗知大意。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孔子曰: “唯上知与

7、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3.学生读文,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4.学生自由练读。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通过诵读,你有什么感受?第5课 阳货第十七第5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阳货第十七17.16-17.26。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内容,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

8、学难点:理解文章意思。教学方法: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2.理解文章意思。(1)学生自己体会意思。(2)粗知大意。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者不过是愿望太高,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不羁;古代骄傲的人不过是难以接近,现在那些骄傲的人却是凶恶蛮横;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

9、,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3.学生读文,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

10、。4.学生自由练读。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通过诵读,都明白了哪些道理?第6课 微子第十八第6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微子第十八18.1-18.1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内容,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意思。教学方法: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2.理解文章意思。(1)学生体会意思。(2)师指导了解大意。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为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

11、文】:柳下惠做了司法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能离开这里吗?”他说:“如果以正直之道侍奉君主,到哪里去能不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用正直之道侍奉君主,何必还要离开祖国呢?”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译文】齐景公讲到怎么对待孔子时说:“像鲁国国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可以像季氏、孟氏之间那样对待。”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于是离开了齐国。 3.学生读文,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4.学生自由练读。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通过诵读

12、,你都理解了吗?第7课 子张第十九第7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子张第十九19.1-19.25。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内容,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意思。教学方法: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 2.理解文章意思。(1)学生体会意思。(2)师指导了解大意。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文】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

13、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文】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

14、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3.学生读文,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4.学生自由练读。5.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二、熟读背诵。 1.自由读文。2.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三、课堂小结。通过诵读,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第8课 尧曰第二十第8节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尧曰第二十20.1-20.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内容,掌握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诵并背诵。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意思。教学方法: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 2.理解文章意思。 (1)学生体会意思。 (2)师指导了解大意。 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