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74420.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93474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减排744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节能减排744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节能减排744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节能减排744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节能减排744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减排744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减排74420.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节能减排听过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一课,我了解到节能减排是我们大家的义务,是全社会的责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下面就我学习所得做一汇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欲望,而渐渐的,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以及整个世界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或许人们都认为,仅仅是一个人,不可能产生多大的问题,可是却不知道,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这个问题也讲无限的放大。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 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污染,成为了现在的让所有人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2、快速发展,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是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而后在人们的求知欲下,一些另类因素的产生更使得环境污染更为严重。人类的发展与欲望的促使、使得周围的环境都渐渐的因此 而改变,沙漠化,滥砍滥伐,水污染,稀有生物面临灭绝,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更重要的是温室效应的巨大影响。渐渐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这些现象的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更是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为了避免更糟糕的事情发生,节约能源是现在解决目前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节

3、约能源简称“节能” ,所谓“节能”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解释,是指加 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 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 汽车尾气排放等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 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由于个体的认识不足或者忽视,致使一个水、电等白白的浪费掉、树木被无情的砍伐,其实,并不是没有人看到环境越来越差,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危害, 而是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

4、谓浪费。殊不知,水、电、气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毫无顾忌的浪费, “挥霍” ,而到后来,损失最大的,确实增加的子孙。而且,人们最不关注的,就是积少成多这个真理,没人都认为少浪费一点无所谓,却不知道,每人一点点,才导致了环境的危害如此之大。依我个人的看法,现在地球面临危害的几个重大问题就是;电力,建筑,能源。而节能,应主要从这几方面做起。1、 电力节能,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因为这是减少地球现在危害的重要步骤之一,从我们身边的小事说起,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这都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要知道, 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这样

5、,不但能节省更多的电力资源,同时还可以预防温室效应。相应的不止电灯,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电器来节省我们的电能,在不必要的时候不用他,电能的节省,将为我们节省更多的资源。 2、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同时也是建筑物中节能潜力最大的部分。现在的建筑物,节能的发展潜力很大,因为,总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应用于各个建筑物, 例如,空调采暖的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最大比例,而且不必应用的一些照明与空调,都将耗费 大量能源,而一些本可以用太阳能取代的电,热,等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因为每个建筑物 都将拥有一些浪费资源的错误,所以说,建筑节能,在节能方面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3、 能源节约,是至关重

6、要的,可以说,人们缺少不了能源,可是相对而言,也是因为能源,现在的生活环境才会极其恶化,煤炭的燃烧,释放出了 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烟尘,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等诸多不好的环境,所以说,节约能源,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一环,能源的节约,也并不是十分的困难, 例如,我们可以用乙醇来代替,那样可以更好的减少环境污染,同事,在不必要 的情况下,不烧煤炭。更加充分利用能源。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节能,一定会尽心的使环境更好。 其实,还有很多节能的渠道让我们来行动,实际上,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能源和节能工作。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提出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的方针, 将节能纳入国家经济

7、和社会发展计划;90 年代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节约能源法。一方面,中国能源开发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中国的能源效率不断提 高。统计数字显示:2003 年我国每万元 GDP 能耗比 1980 年下降了 65.5%;每万元 GDP 取 水量比 1980 年下降了 84.7%;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 1985 年的 14.6 倍;废旧物资回收 利用总值为 1985 年的 12.4 倍。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 仍然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按现行汇率计算近几年我国 GDP 约占世界的 4%,但重 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 7.4%、原煤

8、为 31%、钢铁为 27%、氧化铝为 25%、水泥 为 40%。 钢铁、 有色、 电力、 化工等 8 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 40% 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 23 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1525 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20 个百分点。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节约能源资源潜力巨大,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例如:我们可以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 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 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

9、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 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等等诸多措施与方法。 节能,已经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与不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紧密相连。

10、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现有的资源就很可能支撑不住,环境就很可能容纳不下,经济“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此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上的压力,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有着明显的重化倾向,这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能力大为提升。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大致为1.8吨标准煤多一点。同时,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保持在10%15%高位之间。照这一趋势估计,今年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应该在2.2吨以上。这一数值大致在世界人均消费的水平上。具体到上海,2005年,本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8500万吨标准煤。按增长

11、惯性,今年应该会接近1亿吨标准煤。即使以1800万常住人口计算,这也意味着上海已经达到了日本和英国这些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水平。 严峻的“节能”形势之外,“减排”重任的完成也不容乐观。事实上,依据当前的经济增长惯性,我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企业或机构的排放量也很难立马降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发展模式已无法回应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192个发展中国家都派了代表,这是二战以后规格最高和范围最广的国际谈判会议,哥本哈根会议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就减排温室气体责任和义务分担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大会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约

12、束力的协议。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明确表示希望在2020年之后发达国家要承担进一步的减排任务,把谈判目标聚焦在南非召开气候大会上,重点的问题就是能否促使发达国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个承诺期减排的义务,当然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进一步自主的减排行动。哥本哈根和墨西哥的会议尽管没有取得有法律约束力的约定,但是有一个积极的成果,就是实现全球范围内温度上升不超过2度成为了一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25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6年的水平至少减少50%,这样就对全球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个严重的挑战。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这必然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经济的发展和

13、保护全球气候,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解决途径就是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张形势下,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责任义务的分担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国际共识。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下,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就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这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受到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制约越来越强,不论是从资源保障角度出发,还是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来讲,中国都不可能延续发达国家高能耗为支撑的发展模式,所以我们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

14、展的阶段,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的排放方面会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加严重的挑战,任务也更加艰巨。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讲,中国节能减排的力度是世界最大的,从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我们单位GDP的能源消费下降了55%,发达国家在同期下降的幅度不到30%,世界平均也只有15%左右。另一方面,在这20年中我们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GDP增加了7.3倍,相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增加了3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要大幅度降低GDP能耗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这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一个方面就

15、是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就是要提高能源效率,同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中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改变当前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要扩大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工业产能的扩张,出口也主要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这都需要较多的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我们做过一些测算,如果投资在GDP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而消费增加一个百分点,GDP的能源强度相应就可以下降0.45个百分点。所以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产能扩张,抑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这将有利于促进GDP能耗强度的下降。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

16、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新兴产业,这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未来40年内每年在低碳领域新增的投资就会有1.25万亿美元,中国要是实现2020年GDP的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未来在低碳领域投资也要有10万亿人民币,所以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和经济的增长点。所以企业要抓住世界低碳技术的发展机遇,将国家的政策激励和企业自身的动力相结合,加强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打造我们低碳的竞争能力。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抓住了黄金发展机遇期,变成了经济大国。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仍然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经济大国成为经济强国。所以我们在第二个10年要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从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到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方式上来,用稳固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用模仿追赶型的高碳发展的路径转移到自主创新型的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上来。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