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92413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公共安全课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但因小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因而会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胁。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灌输安全的意识。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本学期,为切实搞好安全教育教学工作,特制订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总目标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

2、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具体目标(一)社会安全教育1. 了解在公共场所活动时的安全常识,遵守公共规则,避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发生。2. 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3. 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1. 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2. 了解本年龄段常见

3、传染病的预防常识,培养疾病预防意识。3. 了解有关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意外伤害安全教育1. 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2. 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了解简单的居家安全常识,3.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紧急求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 110、119、120、122 等电话。4.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四)自然灾害安全教育1.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逐步提高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意识。2.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

4、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的简单技能。(五)校园安全教育1. 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102. 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三、实施措施1、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真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2、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3、充分利用多

5、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安全教育。如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与当地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学校进行安全教育。4、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辩论、防谈、演习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 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丰富情感体验。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第一课 预防校园意外伤害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弄清什么是意外伤害、造成校园意外伤害的

6、原因,寻找校园生活中的意外伤害隐患。2、了解意外伤害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安全、健康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 1、讲故事。2、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读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的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只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玩耍嬉戏,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竟然使小乔的眼睛一辈子都无法看见光明,竟然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真是太悲惨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正是因为同学们拥有对危险的模糊认知能力、较差的防范意识、柔弱的体质和脆弱的心理素质,才导致了这一类意外伤害的发生。因此,为了使自己和同学们能够健康地、安全地快乐地学习、活动与生活,在校园内活动时,

7、我们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了解一些在校内活动时怎样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二、什么是意外伤害?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具体的实例。1、概念界定2、师适当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在黑板上三、出示思考题。1、如果让你碰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来克服。2、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告诉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品质。四、师总结五、想一想1、赵江同学今天来学校的时候,在路上捡了一个毛毛虫小玩具,进了教室后,他悄悄来到一个女同学的后面,猛地将毛毛虫拿到这个女同学的面前,女同学“啊”地大叫一声,往后一躲,结果踩到了后面同学地脚。如果你是老师,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件事?2、天天在水房洗

8、完抹布,随便拧雷了几下就走了结果水房门口的地上洒了几滴水,正好小华进来了,差点摔跟头。于是她拿起拖布把地上的水擦干净,然后才走回教师。你知道小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六、教学儿歌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体育活动要注意,加强保护很重要。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扫地拖地不玩耍,擦门擦窗要小心。七、总结: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发事件时,要坚持真理、诚实、勇敢、谦虚、自尊、俭朴、清廉、坚毅、乐观等品质。第二课 伙伴之间别吵架教育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吵架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看起来都是小事, 其实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2、通过学

9、习,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良好品质,养成事事处处多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互相尊重。教育过程:一、故事引入。1、讲将相和的故事。(尽量让学生讲)2、师: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适时讲评) 二、吵架害处多1、伤害感情,破坏友谊2、影响学习3、影响身体健康4、违反纪律,受到处罚三、联系实际生活中,你和同学吵过架吗?你是怎么化解矛盾的? 四、总结1、学会让步2、主动解决矛盾3、宽容是优良品质同学们尊重他人,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只有尊重他人,大家团结一心,才能相处得更和谐、更快乐!第三课 饮食起居好习惯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饮食起居教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

10、饮食习惯,自己的哪些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成绩。2、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通过观察,表扬一些吃饭不挑食、不剩饭、细嚼慢咽、吃饭不说话的学生,逐渐引导学生都能做到以上几条。3、教会孩子讲究卫生,做到饭前洗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教学过程1. 饮食要营养均衡有些食品要少吃,不能偏食、挑食。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胃肠疾病。定时吃饭,不贪吃零食。2. 饮食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或含有致病微生物及有毒物质的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喝开水。不用报纸包食品。不随便用塑料制品装食物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打闹。步行、骑车、乘车时不要吃东西。3睡觉好习惯睡觉要早睡早起。

11、睡觉时不要蒙头。睡觉要盖好被子,以免着凉。要选好床。午睡好处多。睡姿要正确。资料: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一、二年级不宜少于 10 小时,三至六年级不宜少于 9 小时。想一想:生活中,你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写下来。第四课 活动课:家庭卫生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健全的卫生制度、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健康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2、通过教育让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改善、达到、维持和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教学过程: 1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

12、手,防止手上沾染的各种细菌通过食物进入体内,染上疾病。放久的开水不要喝,放久的食物不要吃,紧好倒掉。发霉的食物不要吃。发霉的食品里面含有含有致癌物质。当家庭中有人生病时,病人吃饭的碗、筷应该分开放。吃饭的碗、筷要消毒,不要放在灶台边,防止蚊、蝇传染疾病。瓜果、蔬菜要洗干净。2个人卫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刷牙洗脸睡前饮水量开水或牛奶: 洗脚开窗衣服要勤洗勤换,被子要勤晒,以消灭细菌。3讲卫生小游戏瞭望塔牙刷的历史大约在 1770 年,英国的威廉阿迪斯因为煽动骚乱,被监禁在新盖特监狱的一间牢记里。一天早晨,他洗过脸后,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用一小块布擦牙齿。从古代起人们就是这样擦的。突然

13、,阿迪斯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主意: 在吃肉留下的一块骨头上钻一些小孔,再向看守要几根硬的猪鬃,把它们切断, 绑成小簇,一头涂上胶,嵌到骨头上的小孔中去。就这样,阿迪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实际上,我国用牙刷的历史最早。在辽代应历九年(公元 959 年)的古墓中,已发现两排八孔的牙刷。不过,现代牙刷还是从阿迪斯的发明起步的。想一想:生活中你有哪些好的生活习惯,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第五课 不随地吐痰、扔垃圾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吐痰会使细菌传播,扩大疫情,破坏环境,不文明, 受人反感,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垃圾祸害大,不利环保与健康。还要学会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14、: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教学过程: 1随时吐痰有害健康2. 吐痰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是说有痰不吐,如果把痰咽进肚子里更不好,会引起慢性胃炎、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有的可能因结核杆菌传染而引起原发性肠结核出现发热、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要养成讲卫生、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吐痰时,最好吐在痰盂里,或用纸巾包好,再把它们扔到痰盂或垃圾箱里。3. 扔垃圾的学问小垃圾祸害大,不利环保与健康。同学们不仅不能乱扔垃圾,还要学会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为我们创造一个洁净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

15、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可以回收利用, 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可以生产成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要投入到指定的回收箱里。其他垃圾包括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乱扔垃圾是一种坏习惯,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它既容易传染很多疾病,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大家要从我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当然,从我做起,并非只是我一个人,而是每个人都要这样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才能改变一切。不乱扔垃圾只是自己不乱扔,还要提醒别人不乱扔垃圾,劝阻和制止别人乱扔垃圾,或者是把别人扔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等。4、瞭望塔在日本,居民在扔垃圾前要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专用的垃圾袋。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和可回收利用 3 类,可燃垃圾又细分为日常生活垃圾、塑料制品、旧衣物等多类。这些垃圾要分别装在不同的垃圾袋里。假如有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