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常识及欣赏.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74170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剧常识及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京剧常识及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京剧常识及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京剧常识及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京剧常识及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常识及欣赏.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剧常识及欣赏英德一中音乐教师:马丽霞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欣赏现代京剧、,让学生感受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2、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热爱京剧艺术,提高学生欣赏京剧的兴趣和能力。3、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感受京剧里的锣鼓点特色。教学重点:1、京剧的基本常识:行当、历史、唱腔、伴奏乐器。2、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了解并体会京剧里的几种锣鼓点。教学方法:1、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声音图像结合、视听结合。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参与、体验、感受京剧。教学过程:一、音乐情境导入播放拾玉镯录像片段1、 提出问题:刚才播放的是关于我国戏曲中的哪个种类?2、 学生

2、回答后打出投影: 中国京剧3、 简介京剧,导入课题内容京剧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是我国的“国粹”,具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更加应该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京剧艺术,京剧的内容有很多,如:京剧行当、历史、唱腔等,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有关京剧的基本常识以及欣赏现代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投影课题内容-京剧常识及欣赏)二、观察、比较、学习交流京剧常识1、 播放京剧常识:京剧行当、唱腔、乐队京剧行当: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四行。京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京

3、剧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等弓弦、弹拨及管乐器。武场包括有单皮鼓、板、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2、播放四幅京剧脸谱(生、旦、净、丑各一幅)(1)、提出问题:这四幅脸谱分别代表了京剧常识里的哪个内容?在京剧艺术里属于什么角色?每个角色各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观察四幅京剧脸谱,分析问题。(3)、归纳、讲解、板书京剧行当:有生、旦、净、丑四行。生行为男性人物,分武生、小生、老生、红生、娃娃生等。旦行为女性人物,一般分青衣、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刀马旦、彩旦。净行俗称花脸,分文花脸和武花脸。文花脸以“铜锤”和“黑头”为代表,武花脸以“工架摔打”为代表。丑行又称

4、“小花脸”,分文丑、武丑两类。3、播放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打虎锣鼓,了解并体会京剧里的几种锣鼓点。(1)、提出问题:在音乐中,我们听到了有哪些乐器在演奏?有什么节奏特点?如果加入西洋管弦乐队好听吗?如果音响效果好,我们把京剧里的乐器去掉行吗?(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3)、投影京剧里的乐器图片和出示写有京剧几种锣鼓点的图片。(4)、根据锣鼓点创作相应的动作-走步。三、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的戏曲剧种和学习了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和了解了京剧的无限魅力,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里共同热爱京剧艺术,并将它不断的发扬光大。四、播放梅兰芳的生活照和有关的剧照来结束这节课。 教学反思: 作为普通高

5、中的音乐教师,在这节京剧常识及欣赏的教学中,从理论上承认音乐教育应以鉴赏教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是容易的,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真正认真地以音乐鉴赏教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却是不易的。因为,只有透彻地理解这一指导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去体现和应用。在这节欣赏教学里,我认为是较成功的一节课,从以下几点谈谈:一、 引导学生通过看京剧片段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戏曲的魅力,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欣赏音乐兴趣。二、 通过观察、比较、学习交流京剧常识,提高学生对京剧常识的初步认识,感受和体验京剧的锣鼓点,分析京剧的伴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之间的关系, 三、 通过展示京剧中的几种锣鼓点的图片和根据锣鼓点创作相应的动作-走步,进而理解锣鼓点在京剧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的教学,已经很好的把教学目标表现出来,达到了这一节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和体会知识。虽然,这节课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时间安排的比较少,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具的准备上不够充分,如能够有具体的面具让学生观察,教学效果就会更加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