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74151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系统h疾病护理常规1.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概念: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由于感染、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变性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疾病。二、临床特点:病人常出现昏迷、瘫痪、抽搐、吞咽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三、护理目标(一)防止压疮等并发症。(二)能自我调整情绪。(三)最大限度重返社会。四、护理问题(一)自理能力缺陷 与肢体活动障碍,神经肌肉损伤有关。(二身体移动障碍 与瘫痪有关。(三)感知改变 与感觉缺失有关。(四)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肌麻痹有关。(五吞咽障碍 与神经肌肉损伤有关。六)呼吸型态改变 与自主呼吸力弱、呼吸肌麻痹有关。(七)语言沟通障碍

2、与沟通障碍,舌无力,讲话不清有关。(八)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吞咽障碍,进食减少有关。(九)潜在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废用综合征。五、专科评估(一)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运动。(二)瘫痪病人的肢体运动和感觉好转。(三)癫痫病人抽搐发作的时间缩短、次数减少,并注意抽搐部位。(四)消化道有无出血。六、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生活、工作,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恐惧心理,告诉病人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2.活动指导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床头抬高1530,偏瘫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给予被动肢体康复训练.3.饮食 给予高蛋

3、白、低脂肪饮食,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可行鼻饲。(二)专科护理1.瘫痪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避免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禁用热水袋,以防烫伤。2.眩晕的病人卧床休息。3.癫痫发作的病人及时给镇静剂,专人守护,防止意外发生。4.体温高的患者应及时物理降温,必要时可行人工冬眠低温疗法。5.消化道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血剂,严重腹胀者可行胃肠减压。6.呼吸肌麻痹者,备好气管切开用药,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三)病情观察1.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活动。2.呼吸肌麻痹者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七、健康教育(一)环境 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二)饮食指导1.给予高蛋白、

4、低脂肪、粗纤维素饮食。2.昏迷或吞咽困难的病人可行鼻饲,临床多以混合奶为主,避免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注意鼻饲饮食的温度和量,两次鼻饲饮食中间可喂温水或果汁。(三)日常活动:卧床病人肢体保持功能位,可被动活动肢体,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应正确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活动灵活的病人应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四)心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恐惧、紧张等心理。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1.严格执行医嘱,定时给予病人药物,告诉病人药物的副作用。2.告诉病人导致并发症的易感因素,共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限制探视,戒烟、戒酒等。八、急危重症的观察及处理脑疝(一)观察呼吸、血压、

5、意识、瞳孔的变化。(二)处理1.立即遵医嘱给予脱水药,血压下降者,遵医嘱用升压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2.呼吸频率减少,血氧饱和度低者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第二节 脑梗塞一、概念: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二、临床特点:急性起病,可有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三、护理目标(一)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二)患者和家属掌握语言、瘫痪肢体的康复锻炼。四、护理问题(一)身体移动障碍 与神经肌肉受损有关。(二)语言沟通障碍 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失语、面瘫等有关。五、专科评估(一)言语是否清楚,能否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二)主观上对疾病的反应是焦虑、悲观,还是平静。(三)日

6、常活动是否受限。六、护理措施(一)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分级护理.(二)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 多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客观规律,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卧位 平卧位,以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3.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4.饮食 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三)瘫痪肢体的护理1.避免患肢受压,勿对患肢进行冷敷和热敷,以防冻伤和烫伤。2.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以防静脉血栓的发生。3.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施以相应的康复锻炼,减少后遗症。(四)病情观察1.观察血压的变化:血压过高或过低都要通知医生,给予相应

7、的处理。2.观察病情的变化:语言、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活动、肢体功能等有无变化。七、健康教育(一)环境 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空气清新的环境,保证患者的身心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二)饮食指导1.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2.戒烟酒。(三)日常活动1.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2.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其自我照顾能力。(四)心理指导: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多与大家交流,减轻精神压力。(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1.教会家属协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2.提醒病人避免诱发因素,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定期进行复查。八、危重期的观察及处理(一)观察1.注意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2.观

8、察有无中枢性的高热。3.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和呃逆。4.注意高颅压,防止脑疝。(二)处理1.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2.头置冰袋,降低脑代谢,保护脑细胞。3.持续低流量吸氧。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将头偏向一侧。5.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应给予止血药和胃粘膜保护药,并注意血压的变化。6.留置尿管,注意尿量、尿色及性质的变化。7.中枢性高热的病人可身下置冰毯、酒精擦浴物理降温。8.按时快速输入脱水剂(20%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第三节 脑出血一、概念: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死亡率高,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等。二、临

9、床特点: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大多数在兴奋中或劳动中发病,数分钟或数小时达高峰,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血压多增高,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三、护理目标(一)积极抢救,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二)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三)积极给予康复指导和训练,降低致残率。(四)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生活。四、护理问题(一)排便异常、尿失禁或尿潴留 与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紊乱有关。(二)便秘 与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紊乱、活动减少、摄入纤维不足有关。(三)体温过高 与出血吸收有关。(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意识障碍、吞咽困

10、难有关。(五身体移动障碍 与偏瘫有关。(六)有脑疝的危险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五、专科评估(一)意识障碍 病人意识是否清楚,能否回答问题,回答是否正确。判断力、计算力是否正常。(二)语言沟通障碍 与病人沟通有困难,失语、说话困难,能听懂不能表达。(三)偏瘫 影响活动,用肌力05级表示。六、护理措施(一)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分级护理.(二)常规护理1.活动 为避免出血,加重或再出血,忌行走或头部剧烈运动,应卧床24周。有躁动现象,给予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给予镇静剂,使其安静。2.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去除对皮肤剌激的有害因素。每2小时翻身

11、一次,并将发红部位的皮肤给予按摩,在骨隆突处放棉垫或铺气垫床,避免使用易损伤皮肤的便器,防止压疮发生。意识障碍者做好口腔护理,有假牙应取下,防止窒息。3.饮食 低盐低脂的食物。急性脑出血重症患者发病48小时内一般禁食,以静脉输液来维持营养、补充足量的热能。每日液体量为1500ml2000ml,48小时后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以混合奶或匀浆为主。鼻饲过程中注意温度和量。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使情绪稳定利于患者康复。4.心理护理 对意识清楚的、意识好转的患者讲解疾病的转归、治疗,消除其紧张心理,使情绪稳定利于患者康复。(三特殊护理1.颅高压护理(1)体位 颅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1530,昏迷者采取平

12、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口腔内分泌物引流。(2)降温 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若体温高,给予头置冰袋、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措施。体温在38.5以下尽量采用物理降温。(3)保护脑细胞 及时、准确、清楚地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同时观察药液有无外渗,避免发生组织坏死。为减少脑细胞损坏,及时吸氧,氧流量23L/分。2.大、小便护理(1)对有尿潴留者,禁止膀胱区加压按压,防止血压升高,应给予留置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2)尿失禁者,注意更换尿布、床单,防止尿液对皮肤剌激,发生压疮。(3)由于疾病影响、卧床时间过久、活动减少、饮食摄入减少、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

13、3天以上未大便应给予灌肠。3.瘫痪的护理注重肢体摆放及功能锻炼。(1)急性期 应将肢体摆放于正常功能位,避免因关节位置的错误而影响肢体的活动甚至出现并发症(如肩手综合征)。(2)恢复期或稳定期 积极进行肢体及全身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和预防关节变形及肌肉挛缩。(四)病情观察1.观察瞳孔大小,意识障碍有无加重,及脑疝的发生征象。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七、健康指导(一)环境 创造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减少探视、陪护人员,避免声光剌激,保证休息。病情好转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二)饮食 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的食物为主。血糖增高的,应控制食物的

14、量、种类。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多饮水,确保大便通畅。(三)日常活动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并摆放好肢体功能位,2周后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心理护理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对疾病要有认识,不要独处,有事可以向他人倾诉,保持血压的稳定。(五)医疗护理措施的配合 高血压患者要知道降压药物使用原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血压不可降的过快、过低,以免引起心、脑、肾灌注不足,应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维持在160/95mmHg左右。八、急危重症的观察和处理(一)脑疝1.观察(1)注意瞳孔的变化,如有一侧瞳孔突然散大,或两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疝发

15、生。(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压急骤上升,呼吸、脉搏变慢,剧烈头痛、昏迷都是颅压升高的表现,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记录。2.处理(1)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快速给脱水剂20%甘露醇250500ml。(2)抬高床头1530呼吸不好者给予呼吸兴奋剂或气管插管。第四节 脑 室 出 血一、概念:脑室出血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脉络丛血管出血及室管膜下1.5cm内出血破人脑室者。继发性指脑实质出血破人脑室者。二、临床特点:意识障碍明显加重,常呈深昏迷,脑膜剌激征明显;体温增高,呼吸、脉搏频率与节律改变,眼球浮动,眼球分离瞳孔针尖样缩小;颅内压增高,常合并脑疝等,死亡率相当高。三、护理目标(一)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二)积极抢救,保存个体。(三)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四、专科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