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72712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NO:6-2高程传递与竖向投测1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测量定位、高程传递。2施工准备2.1材料准备2.1.1 油漆,排笔2.1.2 线坠,20kg2.1.3 墨线2.1.4 太阳伞2.1.5 铅笔2.1.6 200mm200mm10mm预埋铁板2.2机具准备2.2.1 J2经纬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2.2.2 50米塑钢尺一把,需经过检测合格,且无严重锈蚀现象,刻度清晰,无损伤2.2.3 5米钢卷尺一把,需经过检测合格2.2.4 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2.2.5 光学垂准经纬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2.2.6 水准标尺一根2.2.7

2、激光铅垂仪一台,需经过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2.3作业条件2.3.1 0.000标高点一般由基准点引测到施工现场的塔吊塔身上,或者电梯井筒的内侧、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处。2.3.2 在高程传递过程中,拉尺要平直,不得弯曲。2.3.3 在轴线传递中,必须在楼层上留置200mm200mm洞口,且要上下垂直,使用线坠垂吊时,应该在无侧向风力的情况下进行,如有侧向风,必须采取挡风措施。3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1.1 高程竖向传递必须同楼层模板同步,在平台模板完工后,根据标高线对模板进行拉线检查。3.1.2 竖向轴线投测时,应上下通视,吊线坠时,保证拉线无阻挡,传递轴线洞口部位无桁龙木枋。3.2

3、 操作工艺3.2.1 建筑物的高程传递A:传递位置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主要为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电梯井、塔吊的塔身等处。一般结构高程至少要由三处向上传递,以便于施工层校核,使用。B:传递步骤a):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传递点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高程线。b):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整数水平线,各层的高程线均应由起始高程线向上直接量取。c):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校差应在3mm之内,并取其平均值,以确保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C:操作要求a):由0.000

4、水平线传递高程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尺身铅直、拉力标准,并应进行尺身及温度改正(塑钢尺不加温度改正),且做到专尺专用。b):在预制装配高层结构施工中,不仅要注意每层高度误差不超限,更要注意控制各层的高程,防止误差累计而使建筑物总高度的误差超限。因此,在各施工层高程测出后,应根据误差情况,通知施工人员对层高进行控制,必要时还应通知构件厂调整下一阶段的柱高。钢结构工程尤为重要。c):超高层建筑高程传递时,最好每隔十层重新设置一次统一的起始高程水平线,且应校测、闭合、调节其高差,以确保其误差控制在最低范围内。3.2.2 经纬仪竖向投测的方法随着建筑物设计高度的增加,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显得越来越

5、重要。多层或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前,先根据建筑物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将建筑物各轴线测设到首层平面上,再精确地延长到建筑物以外适当的地方,妥善保护起来,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用经纬仪竖向投测,是控制竖向偏差的常用方法。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有以下几种测法:A:延长轴线法当场地四周宽阔,可将建筑物外轮廓主轴线延长到大于建筑物的总高度,或附近的多层建筑物顶面上时,则可在轴线的延长线上安置经纬仪,以首层轴线为准,向上逐层投测。B:侧向借线法当场地四周窄小,建筑物外廓主轴线无法延长时,可将轴线向建筑物外侧平移(俗称借线),移出的尺寸视外脚手架的情况而定,在满足通视的原则下,尽可能短。将经纬

6、仪安置在借线点上,以首层的借线点为准向上投测,并指挥施工层上的测量人员,垂直仪器视线横向移动尺杆,以视线为准向内测出借线尺寸,则可在楼层上定出轴线的位置。C:正倒镜挑直线法当场地内地面上无法安置经纬仪向上投测时,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施工层上,用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直接在施工层上投测出轴线位置。D:全站仪投点法多层建筑的轴线传递可采用全站仪投点法进行,此种方法是先计算出建筑物的轴线交点坐标,以及建筑物轴线的方位角,架全站仪于建筑物外部的坐标控制点上,后视另一个坐标点。建筑物上的投测人员直接随机性的在建筑物上设置点,用棱镜对点,全站仪可直接照准棱镜,读出棱镜所在点的坐标,再将全站仪架于棱镜所在点,后视

7、坐标点,根据方位角测出纵横轴线的平行线,计算X,Y值,根据X,Y值直接由平行线量出X,Y控制线,再由控制线分别量出各轴线位置。3.2.3 经纬仪竖向投测的要点为保证竖向投测精度,应注意以下三点:A:严格校正仪器(特别是注意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校),投测时严格定平度盘,以保证竖轴铅直。B:尽量以首层轴线作为后视向上投测,减少误差积累。C:取盘左、右向上投测的居中位置,以抵消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影响。3.2.4 铅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当施工场地窄小,无法在建筑物以外安置经纬仪时,可用铅直线原理将轴线铅直投测到施工层上,作为各层放线的依据,根据仪器设备不同,有以下四种测法:A:吊线

8、坠法一般用于高度为100m之内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可用1020kg重的特制线坠,用直径0.50.8mm的钢丝悬吊,在0.000首层地面上以预先校测完毕的轴线控制点为准,逐层向上悬吊引测轴线和控制结构的竖向偏差。用此法施测时,如用铅直的塑料管套着线坠线,则精度更高。为保证线坠悬吊稳定,坠体应有相当的重量,为保证投测精度,坠体不受风力影响。一般67层间隔可转换,即将轴线由首层控制点转到七层,这样可以避免坠吊高度太高,受测向风力的影响而影响坠吊精度。但转换控制点时,在坠吊时应选择风力相对较小时进行。转换控制点应反复校核,避免在转换控制点时出差错。B:激光铅直仪法激光铅直仪是一种铅直定位专用仪器,适用于

9、高层建筑的铅直定位放线测量。该仪器可以从两个方向(向上或向下)发射铅直激光来用它作为铅直基准线,精度比较高,仪器操作也简单。用此方法必须在首层楼面上做好平面控制,并选择四个较合适的位置做控制点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180mm18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保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靶上,查看红色斑点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即为投测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的控制点用同样方法作上传递。C:天顶垂准测量(仰视法)垂准测量的传统方法是

10、采用挂锤球,经纬仪投影和激光铅垂仪法来传递坐标,但这几种方法均受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的制约,当视线受阻,超过一定高度或自然条件不佳时,施测就无法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一代垂准测量方法进一步完善。天顶法垂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经纬仪望远镜进行天顶观测时,经纬度仪轴系间必须满足下列条件:a: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b: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c:横轴应垂直于竖轴。则视准轴与竖轴是在同一方向线上。当望远镜提向天顶时,旋转仪器,利用视准轴线可以在天顶目标上与仪器的空间画出一个倒锥形轨迹。然后调动望远镜微动手轮,逐步归化,往复多次,直至锥形的半径达到最小,近似铅垂。天顶目标分划上的呈像,经望远镜通过90度折

11、射进行观测。D:天底垂准测量(俯视法)天底垂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经纬仪上的望远镜,旋转进行光学对中取其平均值而定出瞬时垂准线。也就是使仪器能将一个点向另一个点高度面上作垂直投影,再利用地面上的测微分划板测量垂准线和测点之间的偏移量,从而完成垂准测量。基准点的对中是利用仪器的望远镜和目镜组,先把望远镜指向天底方向,然后调焦到所观测目标清晰、无视差,使望远镜十字丝与基准点十字分划相互平行,读出基准点的坐标读数A1,转动仪器照准架180度,再读一次基准点坐标读数A2,由于仪器本身存在系统误差,A1与A2不重合,故取中数A=(A1A2)/2,这样仪器中心与基准点坐标A在同一铅垂线上,再将望远镜调

12、焦至施工层楼面上,在俯视孔上放置十字坐标板(此板为仪器的必备附件),用望远镜十字丝瞄准十字坐标板,移动十字坐标板,使十字坐标板坐标轴平行于望远镜十字丝,并使A读数与望远镜十字丝中央重合,然后转动仪器,使望远镜与坐标板原点O重合,这样即完成一次铅垂点的投测。一系列的垂准点标定后,即可来完成建筑物各层轴线的投测工作。4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4.1.1 铅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按下表所示):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4.1.2 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按下表所示):项 目允许误差(mm)每 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

13、60mH90m1590mH204.2 一般项目为保证悬吊投测的精度,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4.2.1 线坠体形正,重量适中,用钢丝悬吊。4.2.2 线坠上端固定牢实,线间无障碍(不抗线)。4.2.3 线坠下端左右摇动3mm时取中,两次取中之差2mm时再取中定点,投点时视线要垂直结构立面。4.2.4 防震动,防侧风。4.2.5 每隔5层左右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核。5施工注意事项5.1 调焦镜及目镜调节,目标视觉不能存在明显晃动现象,自动补偿器灵敏度要好,十字丝位置正确。5.2 悬吊线坠体形要正,尖部要尖准,否则要用车床车尖,方可使用。5.3 仪器搬运过程中,要确保仪器安全,搬运路途较远时应装箱。5

14、.4 测量人员要爱惜仪器,确保仪器不损伤。5.5 仪器箱上严禁坐人,非操作人员不能随意调用,经常检查测量仪器的水准管轴、竖轴、视准轴、横轴相互关系要符合要求,光学对中器完好。6成品保护6.1 向上传递的标高、轴线必须得到有效保护,发现异常及时检查。6.2 坐标点必须砌筑窨井,且加盖保护。7安全环保措施7.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境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7.2施工现场坐标点,在施工现场要防止边坡变形。7.3观测、投点时,确保观测人员及测量仪器的安全。7.4吊线洞应不小于20cm20cm。8质量记录8.1控制点平面布置图8.2必须按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记录。8.3传递高程及坐标必须记录存档,并绘制平面图,便于查找校核。 第2版 第0次修改 第1页 共7页 编制人:薛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