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70655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诚待人”为专题,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主要阅读本组课文,重点理解语句和段落。中彩那天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我”的思想感情变化(高兴失望理解),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教学难点: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尊严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深奥,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很难去解释什么是尊严,即使查了字典也搞不懂。与其寻求不懂的答案,不如多读读书,只要在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讨论、交流,这就够

2、了。年轻人哈默不愿意不劳而获,就是他的尊严。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赏识、理解和支持,跃然纸上。学习目标1. 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学情分析“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等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很熟悉,从小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就比较多,以诚待人的事例也知道很多,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教材选编的课文内容很有感染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读中品味,感受文中人

3、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教学方法措施1. 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2. 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3. 运用课文中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搜集身边的有关事例,加深理解,促进行动。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文字材料和事例、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课时 精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带着课后问题,把课文读通读透。1课时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课时 习作第一课时通读课文,画住生字新词,给生字注音组词,理解新词,认识新出现的多音字

4、1.要求学会的字(会读、会听写、理解意思) 维 财 属 驰 赠 驶 德 惑 码 库 捎 橡 拨 尊 沃 呈 惫 堪 善 款 例 瘦 杰 喉 捶 僵 配2.下面的字只识不听写(会读) 拮 寐 馈 巷 津 损 晾 签 耽 甩 赚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维持 财富 属于 百货商店 奔驰 馈赠 行驶 道德 迷惑不解 号码 仓库 捎带 橡皮 拨打 尊严 肥沃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善良 款待 例外 骨瘦如柴 杰出 喉结 捶背 僵硬 许配4.多音字(弄清读音,理解意思) (1)中彩:中,zhng动,正对上;恰好合上。 家中:中,zhng名,范围内;内部。(2)逃难:难,nn,不行的遭遇;灾难。 难题:难n

5、n,形,不容易;做起来费事(跟“易”相对)。 ( 3)拮据:据,j。形,缺少钱;境况窘迫。 据说:据,j,介,按照;依据。动,据别人说。(4)扎针:扎,zh,动,刺。 挣zhng扎:扎,zh。动,用力支撑。捆扎:扎,z,捆;束。 (5) 闷闷不乐:闷,m,形,心情不舒畅;心烦。把火炉闷好:闷,mn,动,使不透气。5.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拮据 财富 精湛 器重 梦寐以求 属于 闷闷不乐 道德 教诲 富有 走街串巷 邀请 讲究 实在 受益 狼吞虎咽 赞赏 惬意 将心比心 沉重 抱怨 果然 宽容第二课时1. 学生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读的时候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和段。2.指名读课文,把

6、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畅。第三课时1. 交流感受: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 读读特别令人感动的句子。3. 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4. 提出疑问。教师随机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然后梳理共性的问题。【设计意图】读书自问题始。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质疑问难,还要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培养梳理问题的能力。第5课 (一)中彩那天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不明

7、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我迷惑不解地问。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喜悦( )闷闷不乐(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迷或不解:拮据:精湛: 梦寐以求:馈赠:3.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中彩并没给父亲带来喜悦,你能用“”把它们画下来吗? 4. 文中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5. 父亲那天为什么特别高兴? (二)“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

8、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

9、当的词。 ( )的事情 ( )地安慰( )的体会2.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印痕( )分辨( )教导( )3. 文中指父亲面临着道德的难题是:4.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第6课 读议结合,感悟理解“万年牢”1. 第一处的“万年牢“是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1)为什么叫“万年牢“?(2)这种“万年牢”的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选料的讲究。每一个环节的一丝不苟。2. 第二处的“万年牢”是指什么?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的人是如何“凭着良心做买卖的”?

10、(3)父亲是如何走正道的?画出文中与此有关的词语。(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4)“万年牢”指什么?(认真实在地做出来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凭着良心做买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这是生意的万年牢。(生意)(5)读出父亲的真诚和正直。3.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读出父亲对我的谆谆教悔。教学反思: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紧紧抓住母亲经常用以安慰大家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为切入口,以及当中彩领取汽车时, “我”与父亲迥然不同的神情去引导学生思考,为领悟下文父亲正面临一个道德难题做铺垫。这一处是课文的教学难点,我首先让

11、学生思考什么事道德难题? “道德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联系上下文读书回答问题很不错,接着,我又围绕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展开讨论,假如你就是这位生活贫穷,靠一个人的工养活一家六口人的父亲,你的心里会怎样想?这一环节,旨在拓展想象,联系说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我觉得这一环节设计的不错。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阅读,当讲完课文后,我给学生讲述了一则真实的故事,并设计了两个问题:1.想一想,中国留学生缺的是什么?2.请你送给这位留学生一句话。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课外的一则资料,结合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实力正确的价值观。 一节课下来,不足之处还是很多的:在讲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总

12、给学生提问,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回答问题。也使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显得很被动。因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练习说话的时候,我对学生的评价语激励性不高。板书不及时,这与平时自己的课堂随便有很关系。 第7课(1)这个年轻人的例外表现在哪里呢?他那三次所说的话,给了我们许多启示。轻声自读24自然段,划出年轻人的话,每一次给你留下什么体会,做上思考痕迹。第8课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个关于爱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找找课文中反复出现让作者感动的词语第四课时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125页、157页、173页、183页的文章。边读边画重点词句,在旁边作批注

1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后交流读书体会和收获。第五课时 习作一、日积月累1. 学生自读名句,自己能弄懂哪些句子的意思。2. 同桌互查。3. 学生质疑,教师释疑。(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2)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4. 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二、学习“我的发现”1. 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1)进行对话朗读。(2)说说他们交流了哪几点习作经验,对你有什么帮助?(3)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2. 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的事,或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好这次发现,引导学生悟到写作技巧,做到学以致用,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