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6889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行楷将这两句话书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字形美观。(3分)胸藏文墨虚若古,腹有诗书气自华。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分外(fn)风骚(so)消逝(sh)B、沁园春(qng)凝望(nng)暗哑(yn)C、幼稚(z) 忐忑(tn) 扶掖(y)D、凌驾(lng)睿智(ru)庸碌(l)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顿失滔滔(立刻) 原驰蜡象(白色的象) 忍冬(能够忍受冬寒)B、略输文采(差、失) 红装素裹(白色覆盖着大地

2、) 妖娆(娇艳美好)C、断章取义(截取) 百行业为先(德行) 亵渎(轻慢,不敬)D、强聒不舍(过分啰嗦)恪尽职守(谨慎恭敬) 骈进(骑马前进)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一首词,沁园春,词牌名。B、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田园诗人叶赛宁。C、致女儿的信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信中阐述了他对爱情的看法,饱含人生哲理。D、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睢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星星变奏曲开头以“如果”这

3、样的假设句式引领诗行,用诘问宣泄着诗人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期盼。B、雨说一诗是诗人用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C、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D、致女儿的信一文中上帝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爱情、事业、心灵的追念三种不同的东西。 6、下列有关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繁星 春水用短小轻灵的文学形式,表现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本是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三次买车的经历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C、水浒成功塑造了一批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4、脾气火爆、粗中有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D、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C、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刘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D、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8、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编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

5、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2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以改编成散文 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可以改编成小说A、 B、 C、 D、9、某校九年级(1)班举行以“雨的诉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积极参加。(6分)(1)成语组该组同学在成语词典中查出一部分与“雨”有关的成语,请你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A、指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渡难关。( )B、多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恶势力猖獗(

6、)C、指冒着风雨赶路( )(2)诗词组该组同学发现诗人常常借“雨”寄托情感,他们对此作了一些分类。请你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连续的两句诗。A、表现淡淡的愁绪,示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B、寄托忧国忧民情怀: (1分)(3)辩论组该组同学针对雨的功过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反方,你该如何呈述?正方:我方认为,雨之功大于过:雨水可以浇灌禾苗,涤荡灰尘,滋润万物。反方:雨之过大于功: (2分)10、古诗文默写。(7分)(1)足蒸暑土气, 。(2) ,只有香如故。(3)沁园春 雪一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4) ,奉命于危难之间。(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

7、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相同。二、阅读与探索(40分)(一)古诗词赏析(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1、下列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2分)A、长烟/落日/孤城闭 B、将军/白发/征夫泪C、衡阳雁/去无/留意 D、塞下/秋来/风景异12、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

8、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二)文言文阅读(10分)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善:善于 。回:回转,扭转。上:指唐太宗李世民。霁(ji)威:息怒。谒告:请假。南山:终南山,在今西安市东南七八十里。严装:装备整齐。中辍:中止;辍:停止。鹞:猛禽。固:同“故”,故意。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

9、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每犯颜苦谏(触犯) 今亡亦死(逃走)B、自臂之(用手臂架着) 秦王色挠(屈服)C、外皆严装已毕(妥当)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控制)D、上尝得佳鹞(尝试)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15、文意理解。(4分)(1)魏征“奏事固久不已”的原因是什么?(2分)(2)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出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三)记叙文阅读(12分)寂静除夕夜 (1)每当 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 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

10、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 的打击让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

11、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

12、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 (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 (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 (14)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 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姐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

13、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15)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熬不住睡着了。 (16)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17)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 。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18)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

14、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一如我们全家。 (19)我再次遥望远方,默默祈祷:愿你们永远平安。 16、依次加到文中_ 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清脆 响亮 情不自禁 意想不到 平反昭雪 B、震耳欲聋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报仇伸冤 C、清脆 响亮 不由自主 意想不到 报仇伸冤 D、震耳欲聋 情不自禁 突如其来 平反昭雪 17、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是(2分)。 A、文章所叙主要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B、本文叙写的人物是“我”的一家及众乡亲。 C、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给我们一家带来的灾难。D、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18、下面对文意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7)段中姥姥吩咐我们的话,意思是求求乡亲们除夕之夜别放鞭炮,以免触发了母亲的伤痛。 B、(11)段中“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这句话表现乡亲们对我们一家的遭遇深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