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67521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12篇)教学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试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试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重点 1、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知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试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预备: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 二、活动:磁极的相互作用 1、确定教室里的

2、南北方向 2、学生推断磁铁的S极与N极的指向。 3、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争论、猜测。并提出留意事项:试验时,四周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 4、设计试验证明自己的猜测。 小组试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屡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 (1)观看发生什么现象? (2)争论:试验中消失的现象说明白什么问题? 5、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刚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 6、全班沟通,汇报试验结果, 7、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试验记录。 8、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磁铁的正负极 磁极的相互作用 消失的现象 作业: 总结观看现象 课后反思:

3、 通过磁微小嬉戏,吸引孩子们观看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过动手试验,课堂气氛活泼。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惜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一样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

4、的表达方式。 教学预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熟悉常见的小草 1.师生沟通: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熟悉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熟悉?供应熟悉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看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看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看挨次、观看方法、记录方法来观看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看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

5、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相互补充:这是我们观看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拟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一样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常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拟)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非常得意,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拟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争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拟樟树和狗尾草的一样和不同之处? 2.沟通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一样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

6、展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作业 1.比拟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穿插位置中。 2.全班争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一样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穿插框内。 五、板书 大树 小草 区分 常见的植物 根 茎 叶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2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依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讨论内容。 3谈话:今日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

7、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缘由。 (二)探究土壤室外活动: 带着学生采集土层。 1争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留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室内活动。 1探究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看采集到的土层,你发觉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沟通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2探究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觉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瘦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

8、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学生观看,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爱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争论:有人说蚯蚓是“自然的犁”和“改进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爱护蚯蚓。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究竟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情愿亲自做个试验来验证一下吗? (2)争论如何设计试验。(给学生充分的争论时间,教师启发比照试验的做法) (

9、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同桌为一比照小组,依据争论结果做肥料袋。 教师巡察,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看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 (三)延长活动: 治理肥料袋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头,每天都要介入这个试验的治理、观看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当怎样来解决?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水变成水蒸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熟悉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试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看、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试验力量以及想像推理力量。 教学预备: 酒精灯、火柴、小烧杯、水、一块湿

10、抹布,毛巾等一个大烧杯,有水,一小袋盐,小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两个中烧杯,事先贴上标号(1号和2号),半杯水,每组一块手绢,培育皿,吹风机,小电池,热水袋,电熨斗,小电风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蒸发觉象 今日,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水单元(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请你猜想一下,这个“水”会有什么变化? 2.学会汇报,(变干了,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 3.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为什么吗?) 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亮的气体) 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板书)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蒸发觉象吗?

11、 7.学生举例。 二、知道加快蒸发的三个条件。 1.从刚刚的答复中,唐教师发觉大家在平常生活中都是一个有心者,这一点唐教师特别喜爱。 不知道大家的生活阅历怎么样。比方说,唐教师这儿有一块湿毛巾,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让上面的水蒸发掉呢? 2.学生思索后答复。 3.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拟长了。 4.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看哪组想到的方法比拟好。 5.小组争论。 汇报时留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试验过程 6.汇报(按方法汇总) 7.唐教师事先预备了几样实物,但还有几组的同学只能对不起你们了,参加到其它组去吧,好

12、吗? 8.分组试验 9.刚刚的试验大家都做得很仔细,谁能说说你们观看到的现象? 10.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就可以加快蒸发呢? 三、稳固,小结 1、今日,我们主要讨论了水的蒸发,关于这水和水蒸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唐教师倒预备了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答复。 (1)你知道盐是从哪来的吗?(出示盐)现在,唐教师把它放入烧杯中,搅拌一下(边说边演示),现在,我又想把放进去的盐取回来了,你有方法吗? (2)有1号和2号这样两杯水,我想让1号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发掉,你有什么方法?你能让2号中的水尽量不削减吗? 一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擅长对四

13、周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 2、能表达沟通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查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土照相机。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简易照相机,提高学生的动手力量,并且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学习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讨论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了与探究与发觉四周事物神秘的愿望。 2、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情愿合作与沟通,情愿用所学的学问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点 熟悉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凸透镜的科学原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 从而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最奇妙的“照相机”更加珍爱和爱护眼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预备 凸透镜片、纸盒、半透亮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