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649470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期末试卷一、 选择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尽管有种族、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但全世界人民都盼望和平繁荣的理想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属于整个世界,它是我们对未来的共同期盼。回答13题。1 种族、国家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说明A不同的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B不同的区域文化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有了种族和国家才有了人类文化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2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节日,只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是展现人们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得赋予它新的内

2、容,由此可见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B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C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民族的文化 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005年5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牢记“两个务必”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赴腐朽思想,运用所学知识,回答46题。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

3、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全部内容是在长期生活和学习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响影响的结果A B C D 5.之所以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因为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会自发形成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C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响影响的结果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6牢记“两个务必”弘扬优良传统,我们就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更好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表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B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

4、活动 D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7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而言,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1/5。这说明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A B C D 8.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到湖南老家省亲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这表明A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C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永恒不变的9不

5、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我们应如何看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A文化多样性度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B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应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D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C经济活动必然催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七次

6、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文化传播是指人民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 B C D 12郑和下西洋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是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新形式A B C D 13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进行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文化继承和发展的

7、关系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传统文化应辩证的继承A B C D 2005年6月10日,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冼星海,这位抗日音乐家,他的音乐和精神永远感动着人们。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415题14尽管是抗日乐曲,每当冼星海创作的、雄浑激越的黄河大合唱旋律响起时,总会让人热血沸腾。黄河大合唱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号角。这说明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思想多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A B C D 15冼星海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积极创新

8、,创作出呼唤抗日、鼓舞民众的现代革命音乐。这说明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B文化继承是对历史文化全面、彻底的承接C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会徽以印章为主体,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的夸张变形,将“京”字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运动人形。“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体现现代奥运精神。这个会徽受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赞赏,认为它极具创意。据此回答1617题。16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可以反映不同民族文化之精粹不同

9、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民族文化是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催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A B C D 17. 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动和静的有机融合。他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进行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在与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18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社会实践是

10、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9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产生,与当初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回答2021题20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是因为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11、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 B C D 21.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消极作用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已经不再适应今天时代的发展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A B C D 2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是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帅地位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 B C D 2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

12、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个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4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所以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A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2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得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应该具体体现在实际

13、行动中爱国主义即使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A B C D 第卷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材料:湖南强力保护“红色文化”。湖南伟人辈出,人杰地灵,“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在中国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刘少奇、彭徳怀等伟人故居是“红色旅游”的品牌。该省文化部门、卫生部门表示,要以“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旅游”反哺“红色文化”。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保护“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27、(12分)“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质清新,就必须清理它的源与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8、(16分)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指出,必须善于学习。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