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59907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时艳荣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分清详略。2、自由读课文,形成画面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有关中国春节的传

2、统文化和老舍的资料。教学过程: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你们知道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

3、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3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4、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

4、十天。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

5、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准备充足的吃的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孩子逛庙会初六铺户开张,

6、逛庙会,逛天桥,听戏元宵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

7、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研读课文详写的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感受老北京浓浓的年味。2、对比阅读过年、除夕,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中受到启发。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 童谣激趣引入课题1、老北京春节童谣引入课题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8、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2、复习巩固新词 出示课件词语开火车读词语初旬、蒜瓣、饺子、熬腊八粥 、杂拌儿、掺和、小贩、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色如翡翠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又甜又黏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张灯结彩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娴熟技能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

9、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板书:详写、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自由练读。 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四、深入详写

10、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熬腊八粥:出示课件一“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泡腊八蒜:出示课件二“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

11、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除夕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板书 :热闹 团圆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

12、先生描写的细腻。、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用“”线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

13、到。板书:喜庆 祥和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六、作业设计1、学习“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2、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过春节的部分读读,联系实际以家乡的春节为题写篇小练笔。3、搜集古今名人描写春节的对联、诗词、童谣等。板书设计:6、北京的春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详写) (详写) (详写) (详写)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