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591851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精选-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对顶角相等 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A.30 B.60C.90D.1203如图1,所示是一条街道的路线图,若AB/CD,且ABC = 130,那么当CDE等于( )时,BC/DEA40 B 50 C70 D 1304如图2,1=20, AOC=9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度数为( )A、115 B、110 C、120 D、1055如图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的是( )ABCDE

2、AB=ECD BB=ACB CA=ECD DB=ECD 图1 图2 图36如图4,若mn,1=105 o,则2=()A、55 oB、60 o C、65 oD、75 o7如图5,已知B、C、E在同一直线上,且CD/AB,若A=105,B=40,则ACE为( )A、35 B、40 C、105 D、1458如图6,OBOD,OCOA,BOC=32,那么AOD等于( )BCEADA.148 B.132C.128D.90图4 图5 图69当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不能确定10如图7, 则图中与相等的角共有( )个A、6个 B

3、、5个 C、4个 D、2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7,直线被直线所截,若,则 1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4倍,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_。13如图8,COAB于O,DE经过点O,AOE=40,则COD= 。12图7cabCEDOBA图814如图9,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的拐角ABC为140,则第二次的拐角BCD的度数是 ;15如图1-8 , a / b,且2是1的2倍,那么2= ;16如图10,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0,则AOC的度数是_. 17如图11:如果1=3,可以推出一组平行线为 ;图10 图1118如图11,ABED

4、,则ACD AACADAEABAFA1三、 解答题(第19题每空2分,共18分,第20题8分,第21,22题每题10分,共46分)19(1)如图,已知AF,CD, 根据图形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解:AFAC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 D(_)1 DC D1_(等量代换)BD_(_(2)已知:如图,ABCD,A = D,试说明 ACDE 成立的理由。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推理,请你将他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6分)解: AB CD (已知) A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 A = D = (等量代换) AC DE ( )20、 如图,EFAD,1 =2,BAC = 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解: EFAD,2 = 。又 1 = 2, 1 = 3。 AB 。 BAC + = 180。又 BAC = 70,AGD = 。21、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你能算出BAD、EAC、C的度数吗?22、如图,已知AB/CD,试猜测BED、B和D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试说明理由。解:你的结论是: 理由:23、如图,ADBC,且1=2,3=4,则DE与CF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试说明你的理由;解:你的结论是: ;理由:24、 如图24所示,B、E分别是线段AC、DF上的点,AF交BD于G,交EC于H,且1=2,D=C.求证:AC/DF. 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