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57173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分析总结总结: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成功,归纳为:1、合理的股权设置,确保决策的效率2、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3、正确的产品组合4、正确的目标区域/终端5、合适的产品定价和市场进入策略6、人才/领导力/执行力一、外资医药企业基本情况2二、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国的历史4三、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设立情况5(一)股权的设置5(二)产品选择61、知识产权方面的选择62、治疗领域的选择7(三)外资制药公司行之有效的市场调研8(四)外资品牌药品的营销9(五)外资医药企业技术质量管理水平9四、外资医药企业部门的设置特色9五、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发展趋势121、外资纷纷加大投入122、研

2、发向东转移,在华设立研发机构132、制剂生产本土化143、变处方药为OTC154、加紧第三终端市场开发15六、结语161一、 外资医药企业基本情况2008年排名企业名称 产品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资产合计 计量单位:万元2008年增减(%)2007年增减(%)2006年2008年增减(%)2007年增减(%)2006年2008年增减(%)2007年增减(%)2006年12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394,545 9.5360,316 12.11321,403 35,709 2.8834,711 12.7430,789 187,823 12.04167,637 22.53136,814 20上海罗氏制药

3、有限公司277,139 9.6252,859 32.04191,50143,501 15.337,728 21.7830,980 168,210 10.94151,626 35.52111,88721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80,74426.12143,30625.09114,5627,002 104.093,431 287.05-1,83488,979 19.7274,32516.0264,06127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287,611 8.55264,962 66.05159,565 7,472 -54.7916,529 13.3814,578 218,658 29.81168,447

4、 62.43103,704 30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52,561 34.78187,386 38.06135,726 23,696 54.6215,32599.737,673 290,041 177.98104,339-36.5162,03031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37,589 36.88173,576 51.11114,871 21,234 8.7319,530 233.925,849 150,943 4.06145,047 16.91124,064 36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10,974 23.6170,684 -7.58184,679 45,737 66.1327,531 1021.

5、4-2,988 228,914 29.11177,298 36.37130,011 37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206,594 43.02144,446 46.4398,645 64,761 97.2932,825 87.1217,543 124,805 54.5780,744 35.0459,793 42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191,846 22.17157,026 29.48121,279 32,342 54.8420,887 84.1811,340 97,057 8.3889,555 30.8368,450 62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39,133 13.37122,724

6、 21.58100,942 40,695 27.7131,865 40.3622,702 100,649 8.7392,564 -22.76119,846 71华瑞制药有限公司126,025 14.07110,479 44.9576,218 30,244 -0.5230,402 95.3515,563 95,110 23.1377,244 10.2770,048 82惠氏制药有限公司113,76431.486,58024.6469,4645,009-8.275,460-32.428,08083,94112.8574,38610.8467,11390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87,580 19

7、.473,351 21.1460,55210,299 12.59,154 10.538,282 58,007 17.5449,353 21.8140,515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81,748 48.2955,126 20.6945,677 5,578 999.98507 -52.091,058 64,729 57.241,175 11.736,863 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37,413 26.5829,558 40.721,008-2,509 19.45-2,100 -32.34-1,587 17,675 33.4113,249 29.3410,244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8、199,626 18,775 84,397 0 合计2,825,265 29.692,332,380 28.431,816,091 370,769 37.27283,785 68.89168,027 1,975,539 36.691,506,990 15.441,305,44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销售收入的年平近30%,净利润的增长年平均高达40%,资产扩张速主达15%以上,并且有加速的迹象,无论是收入或是利润增速远远高于国内的医药企业。特别是具有专科用药的外资企业,比如北京诺华,诺上海罗氏、珠海联邦等外资医药企业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速度都非常快。二、外资医药企业进入中

9、国的历史中国医药工业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工业之一, 医药工业第一次大规模的外资进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冢、上海施贵宝、无锡华瑞、西安杨森和苏州胶囊先后在中国顺利建厂投产,这5家最先在中国成立的医药合资企业被业内称为“老五家”。他们的先行者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年均40%以上的销售额增长和十分优厚的利润回报。这直接导致了随后在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中国制药业的第二次大规模投资。其中包括辉瑞(Pfizer)、默克(Merck)和葛兰素(Glaxo)等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继在华设立生产和销售实体。至2010年,跨国药企进入中国已有30年多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均

10、已在华设生产基地。跨国制药公司在华投资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跨国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授权等手段,利用中国医药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在华设厂和分公司;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主要通过在华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等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第三个阶段则是中国加入WTO后,跨国企业通过独资、加快并购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等手段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整合,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并加大在华的外围技术研发力度。第四个阶段:现在,跨国药企已经从过去单纯以注重产业投资为主向产业投资与研发投资并重转变。金融危机也促使跨国企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加大投入。三、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设

11、立情况(一)股权的设置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刚在初期,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中外双方的比例相差不大,在股权设置中,50:50股权设置的企业很多,但随着合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外方逐步收购股权,甚至达到完全控股。在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4家,其中外方控股的有13家。对近年筹建的合资企业,外方往往要求拥有90以上的股份。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生产投资中,57的跨国公司倾向于独资新建;有37的跨国公司愿意与具备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合资;倾向于通过并购相关生产工厂来投资的跨国公司为28。由此可见,独资已经取代合资成为今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首选。在我国医药市场上,外商投资

12、越来越多地采用独资方式设立企业,或通过收购中方股东的股份对原有合资企业实现独资,使我国合资制药企业呈现出独资化趋势。北京诺华、上海强生、赛诺菲-安万特、费森尤斯等都是从合资转变成独资的。 (二)产品选择1、知识产权方面的选择跨国医药企业在国内设立的合资厂中,进行基础研究和开发新药的并不多。他们往往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制定进入不同市场的时机。对于跨国企业在华的子公司来说,原则上他们确定在华生产的具体产品时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申请和生产新药(即还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或者专利保护期已过但是尚未在中国境内生产的药品),另一种选择是申请生产在中国境内已经生产的非专利药品。这两种选择都是可行的,但是申请程序

13、不同。对制药业而言,在全球竞争中由于新药享受专利制度所带来的高额利润,研发新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新药开发的成本和周期也在不断递进。因此跨国制药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往往把开发新市场、延长已开发成熟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为战略目标之一。辉瑞的案例中,它主要表现在辉瑞把畅销欧美市场的拳头产品引入中国,并争取销售上的良好回报。跨国公司适应海外当地市场的压力则体现在对当地市场条件和消费者有充分的了解、在已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中选取适用部分投入进行本土化改进或适合当地市场进行独立创新等。在辉瑞的案例中,对中国市场的响应主要体现在了解中国医药市场的特定需求结构,并有选择地对市场需求大、辉瑞又有产品储备的业务领域进行深度开发,通过推出不同剂型和剂量的产品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2、治疗领域的选择要领跑中国市场,需要在领先的治疗领域成为领导者。外资企业在产品的治疗领域的选择,充分考虑中国尚未摆脱发展中国家疾病谱系特征,从基础的抗染药到抗肿瘤、疫苗、唐尿病等专科用药上外资企业有选择的搭配及突出各自优势,即各公司的产品都相对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1)抗感染领域从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