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56096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二十品简介及碑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门二十品简介: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窟”之一。在龙门山上, 有自北魏至北宋开凿的大大 小小的佛窟,至今尚存的就有一千三百五十二个,有佛龛两千三百四十五个,造像多 至十万余尊,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 书风古拙、天然率真、 多姿多彩,为北魏造像刻字的代表作。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 韵。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 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 660 窟(慈香窑) 这些造像记中的功德主多是北魏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有道高僧。他们为孝文帝歌 功颂德或为祈富欀灾而开龛造像。他们的名字多在史书上有所记载。这些造像记中往 往

2、涉及当年的史实,因此,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 法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龙门二十品包括:1. 牛橛造像记(公元 495 年)2. 一弗造像题记(公元 496 年)3. 始平公造像记(公元 498 年)4.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公元 498 年)5. 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公元 477 年-499 年间)6. 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 (年月不详,或于北魏太和、景明)7. 郑长猷造像记(公元 501 年)8. 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公元 502 年)9. 高树造像记(公元 502 年)10. 惠感造像记(公元 502 年)11. 贺兰汗造像记(公元

3、502 年)12. 马振拜造像记(公元 503 年)13. 太妃侯造像记(公元 503 年)14. 比丘法生造像记 (公元 503 年)15. 杨大眼造像记(公元 506 年)16. 元燮造像记(公元 507 年)17. 齐郡王元佑造像记 (公元 517 年)。18. 慈香造像记(公元 520 年)19. 比丘道匠造像记(年月不详)20. 魏灵藏造像记(公元 506 年)碑文内容 :1、牛橛造像记(公元 495 年)简介:牛橛造像记全称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 弥勒像记,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后改”尉”姓)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过 去曾有牛橛龛之称,是龙门二十品

4、造像龛之一。牛橛造像龛在古阳洞北侧,位于杨大 眼龛上方。圆券形,龛楣刻十一童子牵花绳,童子手持莲花,二童子间刻莲花蕾,两 端各一飞天,飞天头前一浅雕小飞天。二狮蹲距弥勒膝下,交脚下刻力士,手托弥勒 双足。龛楣下方左右,身着胡服的供养人。主尊是戴宝冠交脚弥勒坐像,为弥勒上兜 率天宫时的菩萨形象。头光内刻莲花,外刻七身坐佛。背光外参外层火焰纹由各以坐 佛为中心的十七组火焰纹组成,内层十身飞天分两侧相对以璎珞供养。碑文:太和十九年十一月,使持节司空公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请工镂 石,造此弥勒像一区,愿牛橛舍於分段之乡,腾逰无碍之境,若存托生,生於天上诸 佛之所,若生世界妙乐自在之处,若有

5、苦累,即令解脱三涂恶道,永绝因趣,一切众 生,咸蒙斯福。2、一弗造像题记简介:一弗造像题记即一弗为张元祖造像记 ,全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 造像记。正书, 10 行,一行 3 字。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是龙门二十品造像龛之 一。下方邻比丘惠感造像龛,是龙门二十品中最小的两个造像龛之一。龛高 36 厘米, 宽 19 厘米,深 30 厘米。龛为忍冬卷草纹尖拱楣圆券形,连珠纹立柱,龛底施水波纹。 内刻袒右肩斜披袈裟佛及二菩萨。龛下锩刻造像记。字数虽少,却端庄整肃,遒劲沉 稳。曲直变化,奇正相生,令人叹为观止。碑文:太和廿年,步辇郎张元祖不幸丧亡,妻一弗为造像一区,愿令亡夫直生佛国。3、始平公造像

6、记简介:始平公造像记本是附属於佛龛的题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 题记,刻於河南洛阳龙门古阳洞北壁。造像记在龛的右侧,高 130 厘米,宽 40 厘米。 此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的阳刻作品,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是龙门石刻 中的代表作。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逐字界格,为历代石刻所仅 见,在造像记中独树一帜。此碑文方笔斩截,笔画折处重顿方勒,结体扁方紧密,点 划厚重饱满,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碑文:夫灵踪启,则攀宗靡寻;容像不陈,则崇之必。是以真於上龄,遗形敷于下 叶,暨于大代,兹功阙作。比丘慧成,影濯玄流,邀逢昌运,率竭诚心,为国造

7、石 窟口,系答皇恩,有资来业。父使持节、光大夫、洛州刺史始平公奄焉薨放,仰口 颜,以摧躬,匪乌在,遂亡父造石像一区,愿亡父神飞三,口周十地,玄照则万 口,震慧响则大千斯。元世师,父母眷属,凤翥道场,鸾腾兜率,若悟洛人间, 三槐独秀,九棘云敷,五群,咸同斯愿。太和廿二年九月十四日。朱义章书,孟达 文。“”表示缺字)4、北海王元详造像记简介: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全称北海王元详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 。造像高 88 厘 米,宽 42 厘米,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造像龛位于洛阳龙 门石窟古阳洞北壁,长乐王丘穆灵亮夫人尉迟造像龛上方。龛高 138 厘米,宽 102 厘 米,深 17 厘米

8、,在古阳洞中属于中型洞窟。龛内主佛为交脚弥勒。两侧胁侍菩萨皆双 手合十侍立。圆拱形龛楣内刻十五天人持花绳。碑文:维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帝亲御六旌,南伐萧逆。军国二容,别于洛汭。 行留两音,分于阙外。太妃以圣善之规,戒途戒旅,弟子以资孝之心,戈言奉泪。其 日,太妃还家,伊川立愿,母子平安,造弥勒像一区以置于此,至廿二年九月廿三日, 法容刻就,因即造斋,镌石表心,奉申前志。永愿母子长餐化年,眷属内外,终始荣 期,一切群生,咸同斯福。维大魏太和廿二年九月廿三日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 详造。5、司马解伯达造像记简介: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北魏太和间刻,正书。在古阳洞北壁。正书, 14 行,其中

9、 6, 7,8 行,一行 3 字,余皆一行 5 字。可见 64 字。此记具有笔力方峻、气势雄强的 时代风气,又不拘成法地发挥自我创造意识和智慧,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 能。碑文:都绾阙口游激校尉,司马解伯达,造弥勒像一区,愿皇道赫宁,九荒沾泯,父母 康延,智登十地,仕达日迁,眷属道场,声求响和,斯福必就,六趣群生,咸同此愿。 太和年造。6、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简介:简称孙保造像记 ,在古阳洞顶部。正书, 5 行,一行 6 至 12 字不等。造像龛 位于窟顶偏北侧, 高 40 厘米、宽 26 厘米,与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造弥勒像龛 (邻 近约 60 厘米)和广川王祖母为幼孙造弥勒

10、像龛呈三角形布于窟顶。像龛高 110 厘米、 宽 80 厘米、深 14 厘米。圆券形龛楣,龛内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坐双狮座,二菩萨 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伫立两侧。背光及龛楣无饰,似未完工。推测此龛开凿开景明年间。 碑文:孙保失乡,播越,历载,终始冥愆,未及免之,不幸早死,今为保造像一区,使 永脱百苦。魏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7、郑长猷造像简介:全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正书,可见八十四字,书法劲厉朴拙,结 体方整,隶意较重。景明二( 501 )九月刻。古阳洞南壁。正书, 8 行,一行 12 字。 有翻刻本,其第 7 行敬造敬字左上点漏刻。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六龛, 均为圆券形浅

11、龛。分上、中、下三排,每排两龛,其大小不等。圆楣拱内刻卷草葡萄 纹,主尊为交脚弥勒 (已经残破)。左右二胁侍菩萨侍立。 景明二年九月三日 (公元 501 年)完成。造像记位于佛龛右侧,高 50 厘米、宽 35 厘米,记景明二年郑长为亡父、 母皇甫、亡儿士龙以及其妾陈玉女为亡母徐,各造弥勒像。碑文书法有上承汉隶、下 启唐楷的重要意义。碑文:前太守护军长史,云阳伯长猷为亡父敬造弥勒像一躯,一躯郑长猷为母皇甫敬造 弥勒像一躯,一躯郑长猷为亡儿士龙敬造弥勒像一躯,一躯郑南阳妾陈玉女为亡母徐 敬造弥勒像一躯。景明二年九月三日诚讫。8、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简介:简称孙秋生造像记 。在古

12、阳洞南壁。(黄易拓得)正书, 13 行,上列为记,一 行9 字;下列题名,行 30 字。额正书邑子像三字。额旁二太守名:右二行,右三行。 乾隆拓本,其记第三行刘起祖之刘字画完好。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北魏宣 武帝(元恪恪)景明三年( 502 年)五月廿七日造讫。此碑书犀利刚劲,宽博朴厚, 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孟广达文,萧显庆 书。楷书十五行,行三十九字。字体方劲峻拔,沉着劲重。笔法凝练自如。 碑文:大伐太和七年,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敬造石像一区,愿国祚永隆, 三宝弥显。有愿弟子荣茂春葩,庭槐独秀,兰条鼓馥于昌年,紧晖诞照于圣岁。现世 眷属万福云

13、归,洙输叠驾。元世父母及弟子等来身神腾九空,迹登十地,五道群生, 咸同此愿。孟广达文,萧显庆书。9、高树造像记简介:全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正书十行,一行 14 字。可见一 百三十九字,书法峻整劲健。景明三( 502 )年五月刻。在古阳洞北壁。造像龛位于古 阳洞北壁右侧,与步辇郎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为邻。龛高 94 厘米、宽 78 厘米、深 13 厘米,主佛结跏趺坐,主佛两侧有二胁侍菩萨,均有背光。此龛完成于景明三年五月 三十日。造像记位于造像龛左下方,高 40 厘米,宽 28 厘米。记载邑主高树、解伯都 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见存眷属的来生。造像时间于孙秋生

14、二 百人造石像记同年同月完工,发愿文也大致相同。碑文:景明三年五月卅日,邑主高树、唯那解伯都卅二等造石像一区,愿元世父母及现世眷属,来身神腾九空,迹登十地。三有同愿。10、惠感造像记简介:全称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正书, 14 行,一行 5 字。可见六十六字, 书法沉劲方重,犹存隶意。景明三( 502 )年五月刻。古阳洞北壁。有翻刻本,第 12 行顾字左上缺一点;末行像字缺二笔。碑文: 景明三年五月卅日,比丘惠感为亡父母敬造弥勒像一区,愿国祚永隆,三宝弥显, 旷劫师僧、父母、眷属与三涂永乘,福锺竟集,三有群生,咸同此愿。11、贺兰汗造像记简介:全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15、 。正书,原共有一百六十字, 本帖精选清晰的前二十行精品一百三十二字, 书法峻整隽永。 景明三( 502)年八月刻。 在古阳洞顶部。正书, 5 行,一行 10 字。碑文:景明三年八月十八日,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侍中、使持节、征北大将军、广 川王贺兰汗造弥勒像,愿令永绝苦困,速成正觉。12、马振拜造像记简介:全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优填王造像题记) ,正书, 连额书“邑子像”可见一百二十八子,书法峻丽,别有风味。景明四( 503)年八月刻。 在古阳洞顶部。正书, 9 行,一行 15 字。额正书邑子像三字。最初选拓的龙门二十 品中无此题记,康有为提出质疑,方岩校碑随笔以优填土为唐刻而删去。 顾燮光梦碧移石言亦如此。碑文:景明四年八月五日,邑主马振拜、维那张 *成、维那许兴族卅四人为皇帝造石像一区。13、太妃侯造像记简介:全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景明四( 503 )年七月刻。在古阳洞顶 部。正书, 29 行,前 22 行一行 6字,字较大;后 7 行,一行 4 字,字较小。碑文:景明四年十月七日,广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