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55665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机制版画图说明.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画 图2.1 画图工具箱 画图是制版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熟练掌握画图工具箱中各工具的使用,往往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图2.1所示的画图工具箱。 图2.1 2.1.1 任意形状的裁剪 用此工具在图象上自由拖动,可创建一些无规则、外形复杂的选择区域。2.1.2 选定 选择此类型可拖动鼠标无任何约束地创建任意大小、任意宽高比例的矩形(含正方形)选择区域。注:选区创建后可进行移动,不管最初建立这个选择区域使用的是哪种工具,用任意一种选择类工具放在选区中间然后拖动鼠标均可移动选区。技巧:选区创建后,按住Ctrl键拖动鼠标,然后松开。即可复制一个所选区域。任意形状的裁剪

2、和选定均属选择类工具。用选择类工具可将图象的一部分内容包围在一个蚁线形状的遮罩中,遮罩的范围称为选择区域,或简称选区。在图象中如果使用了选择类工具,操作时就必须在选区中进行。当光标出现在选区中2.1.3 橡皮 橡皮属于绘图类工具。用它可擦除颜色(背景为白色时)或添加颜色(在背景色非白色的情况下)。技巧:使用该工具的过程中,按小键盘上的“一”键可缩小橡皮;按“+”键可放大橡皮。2.1.4 用颜色填充 在介绍此工具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颜色拾取器。在画图主界面的左下方,您可看到如图所示: 图2.2前景色由鼠标左键控制;背景色由鼠标右键控制。可任意选取各种颜色。现在我们再来看颜色填充工具。此工具最重要的

3、一点就是可以用来替换颜色。下面举例说明。下图中有四种颜色,现在我们要将其中的一种换成黑色。先试试将蓝色换掉,然后大家可按此例的操作步骤自己练习。 图2.3先用鼠标点击“选定”,在选定区域中右击鼠标。您可看到如图所示: 图2.4点击“全选”,再右键。选择“剪切”,然后用黑颜色填充。注意:此时颜色拾取器中的背景色一定要为蓝色;且选择位于工具箱下部的“透明”!然后再右键,选择“粘贴”即可。注:若进行上述操作后仍不能将颜色替换,则要先将图片保存为256色位图,然后再进行替换。2.1.5 取色取色的功能是将图象或调色板上的颜色吸取到颜色拾取器中。吸色时点击鼠标左键,所吸颜色会出现在颜色拾取器的前景色中;

4、反之,则会在背景色中出现。2.1.6 缩放工具 缩放工具可对图象进行放大或缩小。放大的最大极限为800%。即原图象大小的八倍。修改图象时,一般用它放大修改,而后再缩小直观其效果。点击缩放工具,即可看到如图所示: 图2.52.1.7 铅笔 用此工具在图象上拖动鼠标可产生类似于铅笔绘画的效果。按住左键,线条显示颜色为前景色;按住右键,线条显示颜色为背景色。2.1.8 刷子 点击“刷子”,工具箱下部会出现如图所示: 图2.6 这里提供了几种刷形,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2.1.9 喷枪 画图时,若图案上需布满杂乱无章的点,这时我们会考虑用喷枪来进行绘制,然后再加以处理。有三种可供选择: 点数分布由密

5、到稀。2.1.10 文字 顾名思义,文字工具栏就是可以用它来输入文字或字母的工具。在主界面“查看”的下拉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字工具栏”。在此,您可任意选择字体格式、字体大小、斜体、粗体等等。注:必须在图象不放大任何倍数的前提下方可使用此文字工具栏。2.1.11 直线 此工具的功能类似于铅笔。一般我们画图时都会用它。按住Shift键后拖动鼠标可在0度、45度、90度方向上画直线。根据不同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粗细不同的线条。见下图: 图2.72.1.12 曲线 若图象中有弧状线条时,我们可以用此曲线工具。用法:先取一点,然后拖动鼠标至另一结束点。再确定弧度的范围,双击即可。2.1.13 椭

6、圆 一般我们绘制领口时会用到此工具。用法:确定一点,然后拖动鼠标即可出现一椭圆。技巧:按住Shift键,无论怎样拖动鼠标出现的总是一个正圆。 矩形、多边形、圆角矩形这三种由于基本不常用,故略不介绍。注:不管是使用工具箱中的哪一种工具,在主界面的右下方总会有参数出现。前面一个数字表示多少列,后面一个数字表示多少行。2.2 画图的菜单栏 打开“画图”,进入其主界面,在工具箱的上部,您可看到:这就是“画图”的菜单栏。 在“文件”的下拉菜单中,“新建”、“打开”、“保存”、“另存为”等等都和Flower里的用法类似。(见Flower1.2.2.2) 在“编辑”的下拉菜单中,您可以看到: 在画图的过程中

7、,您可以对当前操作进行“撤消”或“重复”,但只可连续“撤消”或“重复”三次。 当使用选择类工具时,您可以使用“剪切”、“复制”、“粘贴”、“全选”等等对图象进行操作。(它们的含义见Flower1.2.2.2) 在“查看”的下拉菜单中,我们常用“缩放”中的“显示网格”和“缩略图”。 点击“缩放”,“显示网格”。这样您就可以很清楚地查看或修改图象。 注意:用它的前提条件是先放大图象。这一步骤的快捷键是Ctrl + G。 在“显示网格”的下面有一个“缩略图”。选择它,您可以一边修改图象,一边直观修改后的效果。 在“图象”的下拉菜单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属性”。点击“属性”,您可以定义花型的宽度和高度。

8、它与FLOWER的“新建”规则类似。在“单位”选项中,必须选择“象索”;在“颜色”选项中,必须选择“颜色”。第三章 分析织物 当我们接触一个织物时,首先看一下它是单面还是双面。然后分析它的组织结构,再画图。这时我们会碰到两种情况:一是按图形去画,通过输入特定的组织代码直接转换;二是只能按织物的编织规律去画,然后再转换。 3.1两色提花 下面是一些可输入特定组织代码直接转换的常见两色提花织物的特征:(仅供参考)3.1.1双面二色提花空气层 此种织物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正面和反面花型一样,中间空,提花颜色刚好相反。编织状态如下: 3.1.2双面二色提花反面芝麻点此种织物的特征是:正面是提花,看起来针

9、法比较粗糙;反面两色呈“芝麻点”排列,如图(1)。但也不排除反面呈图(2)状。 图(1) 图(2)编织状态如下: 3.1. 3双面二色提花空气层后针床1+1编织 此种织物的特征是:正面是提花,中间空;反面一隔一列编织,针数只有正面的一半。编织状态如下: 3.1. 4四平二色不规则提花编织 此种织物的特征是:正面是提花编织,反面两色呈“单、双芝麻点”排列。 编织状态如下:3.1. 5双面二色提花加集圈编织 它的特征是:正面和反面花型一样,提花颜色刚好相反,但中间不空。(集圈丝将正面和反面集住了)编织状态如下:3.1.6前针床单面二色有虚线提花此种织物的特征是:正面是提花编织,反面是有虚线。编织状

10、态如下:注:虚线最多不要超过10针。3.1.7后针床单面二色有虚线提花 此种织物的特征和前针床单面二色有虚线提花的特点刚好相反:正面是有虚线,反面是提花编织。编织状态如下:注:虚线最多不要超过10针。3.1.8双面三平二色提花 此种织物的特征是:正面是提花,反面两色交替,一行隔一行。后面的行数是前面的双倍。编织状态如下: 3.2.3绞花 绞花俗称扭麻花,在羊毛衫生产中应用较多,它是通过两组相邻行线圈相互交换位置而形成麻花效应的。通常绞花的编织方法如下图:1、2、3、4、5、 在图中,3、4、5针上的线圈与6、7、8针上的线圈相互交换位置移圈,从而形成绞花效应。但是在这里可以看到,在交换位置之后

11、,原来针5上的线圈移到针8上,针6上的线圈移到针3上,这样,原来仅跨过一针的沉降弧5 6现在跨过5针,在编织时可能由于纱线强度不够而造成纱线断裂,出现破洞等问题。为此,人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编织。1、2、3、4、5、6、7、8、3.2.4收针(1) 暗收 与“挑孔”类似,(将最边上的一针收去)略不介绍。(2) 明收 这里介绍一下单面明收。一般,边上留几条“辫子”,见下图演示: 1、 2、3、4、3.3 三色提花 一般三色提花以三色提花反面芝麻点、三色提花空气层、三色提花空气层中间加集圈为最常见。(判断的依据与两色提花反面芝麻点、两色提花空气层、两色提花空气层中间加集圈类似。) 当我们确定了织物的组织结构为上述三种中的任一个时,我们可以画出图象,用转换程序转换即可。3.4 无虚线提花编织 无虚线提花编织又叫嵌花编织。该组织有单面提花和双面提花的优点,在羊毛衫生产中应用较多。在电脑横机上编织色纱数较多,花型比较细腻,图形比较复杂的嵌花织物仍然比较困难,效率也难以提高。但对一些不甚复杂的嵌花织物来说,电脑横机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在制版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1) 一定要保证每一个纱嘴均能循环;(2) 各部分色块之间须由集圈联结起来;(3) 集圈的最佳位置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做到“天衣无缝”。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