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随班就读儿童的课堂教学.docx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47KB
约6页
文档ID:545544242
浅谈随班就读儿童的课堂教学.docx_第1页
1/6

浅谈随班就读儿童的课堂教学   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要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新格局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平等的教育已逐渐被学校、社会、家庭所接受,要真正达到随班就读的效果,就有必要正视和研究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把他们统一于同一教学进程中,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尽量使智力落后儿童赶上正常儿童的学习  随班就读儿童在课堂上如何学习,教师必须针对残疾儿童的个性特点,组织随读课堂教学在保证正常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让残疾儿童也尽可能提高如何以普通教材制定出适合弱智儿童学习目标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接受能力,降低教学要求,设计出让他们能理解的问题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也能体会到在学习上的成功和喜悦,从而逐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一、随班就读的基本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模式中的组织,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具体行为的总和  1、“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运用有效的外部奖赏,做到淡化分数观念,将奖赏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合理使用惩罚,坚持正面教育,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帮助特殊儿童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培养随班儿童的自尊、自信、兴趣和学习态度,改变“被嫌弃”的角色地位,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喜悦  2、“近、多、勤、快、常”的教学策略  指:近距离、多提问、勤检查、快订正、常表扬  第一、近距离一指把随班就读学生尽量安排在班级前部,距离教师最近的地方,有利于教师与帮助第二、指面对面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课前课后,课前补好旧知识,课后补好缺漏知识  第二、多提问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模仿同学或书上的话和练习,回答简单的问题,使他们学会知识  第三、勤检查阶段性测试,比其他学生放低要求,加强平时对学习信心、态度、习惯、纪律、成绩等方面的检查肯定成绩,鼓励进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快订正,对随班就读学生要求做基本题先做模仿题,基本会以后再做基本题,有错及时纠正、订正  第五、常表扬坚信随班就读学生的进步,要多表扬,勤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多接近他们,多注意、多观察、多谈心、多关心、多帮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细微的变化与进步  3、优化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全班的、分组和个别的三种,最优化的教学形式是要求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把各种教学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实际上不降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采取有区别的帮助方法个别化教学正是符合这种要求的最优化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补救班级教学的弊端,又能顾及智力落后儿童的个体差异这种方法在随班就读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模式是:以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为主分组学习,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拓宽学习的范围;在分组和个别时,除了教师的积极指导外,还可以发动同伴对随班就读儿童参与补救,他们年龄相当,心理发展基本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更容易相互沟通,相互接纳,也侧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所以,在学生中培养骨干,成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是优化随班就读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随班就读常用的教学模式  1、“点面结合”教学模式  该模式“点”(随班就读学生)处理的教学环节:让随班就读学生获得成功  (1)目标恰当——给以成功的期望:教学目标处于随班就读生的最近发展区,严格有分寸  (2)提供机会——给以成功的机会:对随班就读学生有适当提问,板演和练习的机会,恰当照顾、提问、板演和练习的内容能够切合随读生的实际水平 ,对提问、板演、和练习中的困难给以适当铺垫、辅助  (3)及时反馈——给以成功的体验:在提问、板演、练习中及时了解、反馈、矫正、补救、填补教学不足,充分利用提问、板演、和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同学间的互补和合作。

  2、“合作伙伴”教学模式“伙伴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功能  (1)提醒功能:如思想开小差时,提醒集中注意  (2)提示功能:如答不出问题时,提示问题答案  (3)互助功能:如在共同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互相互补不足  (4)新旧联系:预习指导,帮助背诵、默写、查字典、配对阅读、朗读纠正等  (5)传授新知:发言时的提醒、补充、更正、讨论时的质疑、引导、互磋等  (6)复习巩固:练习的讨论、互查、答疑、作业的批改、订正等  三、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与技巧,对当堂所学的新课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与训练,使他们当堂消化和巩固知识此时正常生与随班生同时进行练习,对于随班就读学生不能扔下不管,他们所做的练习与正常生相同之处是基本题,这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主要看全班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时重点放在随班生身上,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补救后再巩固做基本题备课时要设计好专供随班生使用的习题,统一教材不做统一要求通过强化训练环节促进随班生智能进一步提高,如在学习带分数加减法时,正常生做带分数加减法计算,随班生做同分母加减法简单计算。

在巩固练习中教师对随班生除亲自外,还要给他们安排一名小帮手,做到正常生和随班生都有发展  四、适度评价、及时鼓励  儿童长期受到来自社会的冷落、歧视,甚至嘲弄,入学后,由于接受知识能力差,还要经受学习失败的打击,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如自尊心、自信心受损,进取心不够,自制力差等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表现得畏缩、压抑、自感落后,但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落后儿童的赞许需求强烈,他们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鼓励和肯定  Bioom认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那他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就会提高如果他感到能力不足,那他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开始厌恶自己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随班就读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运算符号,一步正确的计算,甚至纪律好、认真听课,都要及时在班上表扬,有时在来一点物质奖励,如一块橡皮,一支铅笔等,以此慢慢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此外,注意创设让随班就读生体验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或板演时选取简单的内容让他们来完成,使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成功——表扬——喜悦——学习”的良好心理循环,调动学习的内动力  以上实践证明,一定要给随班就读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激趣促学,诱导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习积极性,不断产生“我也行、我能行”的自信心。

这样,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把学习转化为乐趣,同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身心缺陷得到一定补偿,使他们真正的做到既随班又就读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认同、友爱的学习氛围,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和及时的表扬的鼓励,相信一定能逐步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成绩,最终实现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社会化教育的双重目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