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32536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走进三国北城小学 卓晓娴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1、我校开展“营造书香校园,弘扬人文精神”的读书活动,而语文科组又有一个区“十一五”课题:“读书活动与写作结合”,要求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2、五年级下册第19课是草船借箭,教参建议教学完这课书后可让学生拓展阅读三国演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三国,获得更多课外知识。 3、小说三国演义多次被改编成小人书、连环画、漫画、电视剧、电影,一版再版,销量惊人,学生可谓相当熟悉里面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生会很有兴趣,如果阅读原著有一定的难度,也可阅读儿童版的三国演义。

2、4、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读书活动中,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研究,譬如计谋、人物形象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制定方案,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问题,记录下这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二)主题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三国知识,学习三国语言,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积累。(2)学会写读后感,学会归纳故事梗概、学会评析人物形象、学会运用成语、歇后语、学会为精彩片段写旁注等。(3)学会交流、学会总结、学会评价,不断完善自我。2、能力目标(1)在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2)通过评析人物

3、,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3)通过制作阅读卡、手抄报、绘画、泥塑等,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3、情感目标(1)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2)通过活动,了解三国有关历史,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他人交流、分享的乐趣。(三)、活动方案设计1、第一单元:开题活动课内1课时,课余两周完成。考虑到小说三国演义多次被改编成小人书、连环画、漫画、电视剧、电影,一版再版,销量惊人,学生可谓相当熟悉里面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就直接进行开题活动:a、学生阅读语文书上的草船借箭故事,

4、引起阅读兴趣;b、发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版本,可以是原著,也可以是少儿读本,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读三国;c、学生自由分组。d、各小组制定读书计划并认真阅读。2、第二单元:实践活动课内2课时,课余一周完成。指导写读书笔记课:主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老师给提示,可以是摘录式,可以是体会式,可以是提纲式,可以是批注式;可以是书签式、卡片式等等。指导制定活动计划课:主要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分工合作研究主题,同时教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国的资料,让学生借助网络,把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搜集、整理出有用的信息来。3、第三单元:汇报交流课内两课时,课余一周完成。交流汇报课一:“慧眼识三国”,以各小组汇报的形

5、式开展读书汇报交流活动,检查各小组实践活动情况。交流汇报课二:“话说三国”,以竞赛的形式开展读书汇报交流活动,分享成功答题获得的喜悦。考题事先制成课件。4、第四单元:成果展示课堂一课时完成。成果展示课:各小组把自己组的一系列成果摆放出来,供同学们观赏、评议。老师作总结谈话。二、活动过程(一)、第一单元:开题活动1、激趣导入a、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一段带主题曲的片头视频给同学看。b、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家喻户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相信大家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并不陌生。2、生:回顾语文课本中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3、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6、的主题“走进三国”和活动的目标。4、出示三国演义的原著和儿童版。要求学生去借阅或购买其中一个版本。5、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工作的协调和开展。6、指导各小组制定读书计划,利用空余时间认真阅读。附其中一组的读书计划: 小组读书计划组长邵杏敏组员黎卓颖、何猗澄、李晓惠、伍楚柔、刘映彤读书口号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快乐成长。读书计划为了了解三国知识,为了活动的成功开展,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更为了培养自己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课余生活,净化精神世界,我们组特制定如下阅读三国计划:1、每天至少阅读一个小时,并作好读书笔记,或摘抄好词好句,或写读后感。2、养成“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精彩处或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写旁注。3、每周组员间至少讲一个三国故事。4、每天组员间交流一次阅读速度与阅读心得。5、星期六星期天都腾出2小时阅读,争取两周时间内读完。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书、交流)(二)第二单元:实践活动指导写读书笔记(一课时)1、导入:自从班里开展了走进三国的研究性读书实践活动以来,班里读书的身影多了,人手一本三国,看得津津有味,课余还能看到同学们互相交流的兴奋情景。“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增进大家对这本书的了解,提高阅读效果,大家应该写读书笔记。2、课件出示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摘录式:读书时,把书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段摘抄下

8、来。摘录词语,可以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分类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批

9、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圈圈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画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卡片式: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分类存放。还可以按类别编上号码,写上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3、学生认真阅读读书笔记的几点写法,并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写读书笔记。4、投影学生的读书笔记,让学生评价。5、汲取他人经验

10、,修改、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课余学生继续看书,写读书笔记) 指导写活动计划(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阅读三国都有一段时间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对三国里面的什么感兴趣?2、同学们纷纷汇报:黎子华同学发言:我对里面的故事感兴趣,如火烧赤壁、三顾茅庐、步步为营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三顾茅庐了。三顾茅庐讲的是一个冬天里,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卢海杰同学发言:我对里面的计策感兴趣,如“美人计”、“借刀杀人计”、“空城计” 陈焕明同学发言:我最喜欢里面的成语和歇后语,如:望梅止渴、割发代首、乐不思蜀、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有的同学说对人物的性格感兴趣,有的同学说对人物的绰号

11、感兴趣,有的同学对每一章节的题目感兴趣,还有的同学说对里面的名言、诗句感兴趣3、教师小结:老师把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做了归纳,发现同学们感兴趣的主题有:经典故事、三国计谋、人物形象、人物绰号、成语、歇后语、名言、诗句等等,希望各小组讨论一下,定出自己组最想研究的主题,再写个活动计划出来。4、学生写活动计划。附邓煜琦组的活动计划:小组活动计划活动主题研究三国人物使用的兵器组长邓煜琦组员.黄鹏涛、邱文迪、黎子华、陈铭豪、陈肇业人员分工1、邱文迪负责上网查资料,了解各种兵器的外形、用途、威力等。1、黎子华负责用橡皮泥塑自己喜爱的兵器。2、陈铭豪负责画画。4、黄鹏涛负责列出人物与兵器相对应的表格。5、组长

12、邓煜琦负责安排、督促、完善所有工作。 4、教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国的资料,告诉学生借助网络,把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搜集、整理出有用的信息来。(课余学生根据自己组制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三)、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慧眼识“三国” (一课时)A、导入谈话:现在,我们就来以各小组汇报的形式举行一次慧眼识“三国”的读书汇报交流活动。 B、各小组汇报自己组的研究情况:第一小组的陈焕明组长首先汇报:我们组研究了每一章节的题目,发现这些题目非常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现听我背几条:宴桃源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万关斩六将你们看,题目像对联一

13、样,人物对人物,动作词对动作词,对仗非常工整。 组员补充了几个章节的题目。 小组长小结:我们感受到了这本书是那么精彩,连每一章节的题目都是精心撰写的。虽说有许多地方看不懂,但由于故事和人物的吸引力太大,我们也跳过不懂的部分,一直津津有味地读完了。第二小组的黄兆朗汇报:这本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歇后语,我给大家背几条: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组员补充说了书中的一些精彩的成语、诗句、名言等。小组长小结:这些精彩的歇后语、成语、诗句、名言等,我们都摘抄了许多,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准确地运用的话,文章会更生动具体。第三小组的组长邓煜琦汇报:我们组都是一些调皮贪玩

14、的同学,我们都对三国人物使用的兵器很感兴趣。我知道张飞使用的兵器叫丈八蛇矛,我们上网查找了丈八蛇矛的有关资料: 蛇矛,亦称虵矛,矛头如弯曲的蛇体,属于长杆兵器。相比于直刃的矛和枪,蛇矛刃部弯曲的造型既能在刺杀敌人时获得更大的创伤面。见插图:张飞丈八蛇矛: 全长:4284厘米 (东汉一丈八尺)矛头:952厘米材料:钢铁、青铜、木、大漆工艺:煅打、铸造、浮雕、錾刻、腐蚀纹饰:神兽纹饰色彩:青铜原色、钢铁原色特点:长大、雄浑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个烈性的英雄,他使用丈八蛇矛最合适不过了。组员拿出他们组制作的泥塑兵器又介绍了起来。小组长作小结:我们发现网络的信息量

15、非常庞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搜集、都能整理出满意的答案。第四小组的组长邵杏敏拿着小组制作的人物剪贴画,滔滔不绝地汇报起来:我们组对三国人物感兴趣: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办事谨慎,鞠躬尽瘁;张飞,粗鲁勇猛,直率性急;曹操,深谋远虑,精明干练,顽强乐观,但又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多疑;周瑜,精明干练,但又急躁不稳重,心胸狭窄组员补充:我们还会用一个字来评人物,如,曹操奸;关羽义;诸葛亮智;张飞勇小组长小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发现,正面人物身上也有缺点,反面人物身上也有优点,所以我们应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第五小组的陈志辉、梁楚贤出场了,他们一起说起了三句半:诸葛亮城上捂琴,镇定自若,空城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