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3105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胶州鼎峰中央公园C26#楼工程项目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策划方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公司胶州鼎峰中央公园C26#楼项目2016 年 5 月一、工程概况 - 4 -、工程概述 - 4 -、工程简介 - 4 -二、新技术应用计划 - 4 -、本工程分解 - 4 -、本工程选用的新技术 - 5 -三、新技术应用解析 - 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 6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陶粒砼) - 7 -、混凝土控温、控裂技术(大体积文凝土施工) - 7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 9 -

2、、整体爬升脚手架技术 -10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11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11 -、工程信息化应用技术 -13 -四、新技术应用实施管理措施 -16 -、经济措施 -16 -、组织措施 -16 -、技术管理措施 -16 -新技术应用与推广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胶州市福州南路,东面为福州南路。现场有可供材料加工的场地,基础施工阶段现场材 料加工场地狭窄。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打,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7719打,地下建筑面积为7588打,地上层数19 层,地下 2 层,建筑功能:地下室为汽车库、设备房、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上塔楼为商业住宅综合 体。建筑物结构大屋面结构板面高

3、,建筑物结构最高点为。基础采用 CFG 桩,结构体系采用框架 剪力墙结构。、工程简介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胶州鼎峰中央公园C26#楼工程2建设地点胶州市福州南路与福州支路交汇处3建设单位青岛鼎峰瑞胶置业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青岛泰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6质量监督单位青岛工程质量监督站7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公司9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0安全目标杜绝死亡、火灾事故,重伤率V2%。,轻伤率V3%。11质量标准争获青岛市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工地二、新技术应用计划、本工程分解、土方工程:由我方承包和管理。、基础及地下室工程:26#楼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室两层,地下室地面标高,

4、负二层 层高,嵌固层层高,室外地下室顶面标高。、主体结构工程:首层层高,首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为框剪结构。、屋面工程:本工程为平屋面,屋面设有防水层、保温层、保温保护层等。、装饰工程:内装饰;墙体粉刷、大白,顶棚直接批灰,地下室内墙直接批灰,柱、剪力墙面 直接批灰。外墙:粉刷、无机砂浆保温、抗裂砂浆压入玻纤网、外墙涂料。、门窗工程:窗为铝合金窗、一级防火门及普通木门、防盗门。、楼地面工程:主要有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地砖地面。、本工程选用的新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关键在于推广应用。在施工期间,我们将对工程技术难点进行攻关

5、。同 时,将把施工现场作为科技进步的主战场,围绕工程项目,根据施工需要,充分推广 应用“四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质量、缩 短工期、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圆满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熟练、掌握新技术运用,推 广新技术应用。根据本工程设计概况及实际施工作业需要,施工过程中本工程应用的 主要新技术有:本工程新技术应用列表技术项目技术特点应用范围1咼强咼性能混凝 土技术材料中添加粉煤灰,提咼混凝土性能,降 低成本。材料中添加缓凝剂,降低水化热,控制温 度。本工程混凝土浇 巩大体积混凝土浇巩2轻骨料混凝土技 术自重小,强度能达设计要求屋面保护层、及 部分楼地面咼差 回填。3混

6、凝土控温、控 裂技术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巩4大直径钢筋直螺 纹连接技术施工方便,接头合格率咼大于25mm钢筋连 接5整体爬升脚手架 技术节约成本、施工方便、缩短工期转换层以上外架6铝合金窗断桥技 术断桥铝合金门窗自重轻、强度咼,加工装 配精度、准确,因而开闭轻便、灵活、无 噪声,密度仅为钢材的1/3,其隔音性好主体结构窗7遇水膨胀止水胶 施工技术施工简便、可操作性强,是各种接缝部位 的密封止水。与水接触膨胀;耐久性好地下结构8工程信息化应用 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加快信 息传递,也利于文件资料的查阅工程资料、信息 管理三、新技术应用解析、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采用

7、新技术的具体措施在有泵送砼中掺加粉煤灰,其作用是保证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工业固体废渣,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符合国家的环保政 策,是建设部八五、九五期间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之一。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不仅改善了混凝土性能,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 降低了工程成本。推广应用粉煤灰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有效地节约了 能源,社会效益显着。在本工程结构混凝土施工中普遍掺加粉煤灰,不仅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工程 质量,而且降低工程成本,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保证超长混凝土无 裂缝的一项有效

8、技术措施。主要技术内容(1) 节约水泥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根据本工程不同的施工条件,可掺加1015%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粉煤灰单 位价格仅为水泥的 1/3左右,混凝土量越大,经济效益越好。(2) 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化热,确保大体积 混凝土不因内外温差超过25C而引起温度裂缝。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季节、气温和设计标号、厚度等重要因素,在不影响设计 强度的前提下掺加水泥用量的1015%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可最直接有效地降低 混凝土的水化热。(3) 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由于掺加了粉煤灰,增加了混凝土中细粉料数量,使粗细骨

9、料得到了充分的包 裹,使混凝土骨料粘聚性增强,从而增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在泵送混凝土施 工中,有利于防止了因泵送高度高、距离远而产生的堵泵现象。(4) 增强了结构自防水能力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掺加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增强结构自防水能力。其原 理是掺加粉煤灰后,使混凝土拌合物中细粉料增加,更好地堵塞和填充了混凝土中的 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渗透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在本工程的应用情况:(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热,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外掺 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用量,为保障超长混凝土成功浇筑发挥作用,而且也可取得较好 的经济效益。(2) 改善混凝土和

10、易性,提高混凝土泵送性能通过推广应用粉煤灰混凝土,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为结构施工提供了 极大的方便,为工期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3) 本工程推广部位结构混凝土施工中。、轻骨料混凝土技术(陶粒砼)轻骨料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是指采用轻骨料的混凝土, 其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所谓轻骨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热工效果 为目的而采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人造轻骨料又称为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 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轻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工业与民用

11、建筑及其他工程,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用 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途不同,分为保温轻骨料混凝土、结构保温 轻骨料混凝土和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此外,轻骨料混凝土还可以用作耐热混凝土,代 替窑炉内衬。2.技术指标(1)轻骨料(陶粒)性能:粗骨料的级配和最大粒径:粉煤灰陶粒最大粒径为20mm;天然轻骨料为40mm ;其 他陶粒为30mm;不同用途的轻骨料混凝土对骨料级配的要求如表。不同用途的轻骨料的级配表用途筛孔尺寸/mm最大粒径51015202530保温及结 构保温用不小于90070不大于10不宜大于30结构用不小于903070不

12、大于10不宜大于20注:1.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2倍的颗粒;2.采用自然级配时,其空隙率不大于50%。(2)制备技术匀质性控制技术是制备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关键,通过控制最大粗骨料粒径,提 高水泥浆体黏度,大掺量粉煤灰可有效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均质性,可配制出性能优 良的大流态轻骨料混凝土。(3)泵送技术轻骨料混凝土易分层离析,坍落度损失快以及轻骨料在压力作用下会吸收混凝土 中的水分而导致堵泵等问题。因此,1)优选轻骨料是配制良好可泵性轻骨料混凝土的 重要环节,2)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大量掺入粉煤灰,以增大胶凝材料用量,增加 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保水性,并能一定程度

13、上防止轻 骨料上浮;3)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4)混凝土搅拌前,宜将骨料浸湿。3.适用范围轻骨料混凝土利用其保温、减轻结构自重等特点,适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大跨 度结构等工程。、混凝土控温、控裂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 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 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等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提及施工中需采 取的一些技术措施等。1. 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要求1)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比 表面积宜小于350m2/kg

14、;水泥碱含量应小于。水泥中不得掺加窑灰。水泥的进场温度 不宜高于60C;不应使用温度大于60C的水泥拌制混凝土。2)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粗骨料,粗骨料的堆积密度宜大于1500kg/m3,紧密密 度的空隙率宜小于40%。骨料不宜直接露天堆放、暴晒,宜分级堆放,堆场上方宜设罩 棚。高温季节,骨料使用温度不宜大于28C。3)应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施工工艺分别选用标准 型、缓凝型或防冻型产品。高性能减水剂引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以Na20+计)应小于 m3;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m3;引入混凝土中的硫酸盐含量(以Na2so4 计)应小于 m3。4)采用的粉煤灰矿物掺合料

15、,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GB1596的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II级,且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应不大于 100%,烧失量应小于5%。严禁采用C类粉煤灰和II级以下级别的粉煤灰。5)采用的矿渣粉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的规定。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应小于450m2/kg,流动性比应大于95%,28d活 性指数不宜小于95%。(2)配合比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工 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2)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300kg/m3,其中最低水泥用量不应低于 220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